默照禪

默照禪

默照禪禪宗術語,是一種禪定修行方法,以禪坐方式進行。始於宏智正覺禪師,是曹洞宗的代表性修行法門,與臨濟宗看話禪並稱。默照禪的來源很早,源自般若學與止觀。東晉慧遠曾以照寂二字來統括禪修方法。僧肇作《般若無知論》,闡明般若以照寂為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默照禪
  • 說明:守默與般若觀照相結合的禪法
  • 描述:以打坐為主的修習方式
  • 史料:《宏智禪師廣錄》
介紹,修持法,

介紹

默照禪禪宗術語,是一種禪定修行方法,以禪坐方式進行。始於宏智正覺禪師,是曹洞宗的代表性修行法門,與臨濟宗看話禪並稱。
默照禪的來源很早,源自般若學與止觀。東晉慧遠曾以照寂二字來統括禪修方法。僧肇作《般若無知論》,闡明般若以照寂為體。
至南宋時,曹洞宗宏智正覺作《默照銘》與《坐禪箴》來介紹這種禪修方法。默是指是不受自己內心以及環境的影響,讓心保持安定的狀態,而照,則是指清楚的覺知自己內心與周遭一切的變化。
道元禪師以“只管打坐”來概括這種修行方式
中國曹洞宗的源頭,是洞山良價禪師(西元八O七~八六九年)及曹山本寂禪師(八四O~九O一年)。而日本曹洞宗的源頭是中國天童如淨禪師(一一六三~一二二八年)及日本道元希玄代,其第十代真歇清了,是宏智正覺的同門,同出於丹霞子淳座下。其系統可列表如下:
│─宏智正覺—淨慈慧暉—明極慧祚—東谷妙光—直翁德舉 
丹霞子淳─│
│─真歇清了—天童宗珏—足庵智鑒—天童如淨—道元希玄

基本上,日本曹洞宗的只管打坐,和中國曹洞宗的默照禪,是有差別的。
宏智正覺的默照禪是開悟以後寫的,它是從悟境中,告訴我們什麼是默照禪?然而,對於尚未達此程度的人,想要實踐是相當不容易的,因此,必須從基礎的方法開始,才能知道開悟以後,所體會的默照禪是什麼?
如何開始學習,我將它分為三個層次:
一、只管身體
把姿勢坐好,身心放鬆,以有心無心的注意自己整個的身體;不是只感覺身體的某一部位,而是在同一時間內,觀照整個身體的任何部位,同時要放輕鬆;緊張的話,很快會累。
所謂放鬆,是神經、頭腦不要緊張,但是身體及坐姿必須正確,背及後腰不能放鬆,否則馬上彎腰駝背,那就是懈怠了。鬆懈時容易打瞌睡,方法也用不上,頭腦必須保持非常清醒,如果感覺有點懶,並且迷迷糊糊的,這都不是只管打坐或者默照時應有的狀態。
二、把環境當作身體的一部份
清楚的知道身體在那裡,但是,它並沒有給你負擔及感覺,雖然身體的痛還在;甚至於,痛也沒有,而周遭之環境如同你身體的一部份,此時有風吹聲、鳥叫聲,但是,對你來講,環境沒有打攪到你的心,而是很自然地,跟你的身體在一起。身體在、環境在、你的心也在;有主觀的自己、客觀的身體,同時被觀照得很清楚,但是,就是沒有負擔,沒有受到干擾。
三、以空作為觀照
向內觀照,內心無限的深遠;向外觀照,外境無窮的廣大。環境在、身體在,但是自己已經不在;沒有主觀的自己及客觀的環境,一片明朗、清淨。到了這個程度,身心世界,整個宇宙,都是我自己;以為沒有境界,事實上,空境即為觀境。此時,是否開悟了呢?還是沒有,一離開打坐,進入生活的環境中時,還會受到干擾。
洞山良價修行時,認為自己體會到佛經中祖師們所講的悟境,可是,他的師父雲岩曇成禪師始終認為他還得努力。後來,洞山離開雲岩去行腳,有次經過一條溪流,水面清澈,清楚的看到自己所反映的倒影,他的面孔、他的身體,他便大悟雲岩所示百年後的真象“即庶個是”的意旨,他便很歡喜地說:
“切忌從公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么會,方得契如如。”
因此,沒有開悟的人,總是執著的,不是執著於“有”,就是執著沒有語言的對象的“空”;當洞山良價看到空和有,內和外,不相妨礙、不得對立、也不是統一,不執著境界,不否定現實時,還能和現實融合在一起。沒有時間、空間,沒有自我、對象;心念不動,但是歷歷分明。心中無物、無相,但是明淨靈活,此時,就是默而常照,照而常默;默中有照,照中有默,到了這個層次,便是大開悟。
開悟以後會怎樣呢?不要好奇,初學者需從第一階段開始,自然而然會進入第二、第二個層次,一步步的做到,一步步的不要執著,這是開悟的過程。
此寵智正覺時代稍晚的,有一位長蘆宗賾禪師(生卒年不詳,約為西元十一世紀末十二世紀初),撰有一篇〈坐禪儀〉,他所教的禪修方法,就是主張調飲食、調睡眠、調坐姿、調息,然後“一切善惡莫思量,念起即覺,覺之即失,久久忘緣,自成一片。”而宏智正覺的〈坐禪箴〉,一開始就說:“佛佛要機,祖祖機要;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用默照下手,不用天台止觀的前方便。可是,一般人如果一開始就用默照,是很不容易的,必須還是從止觀的前方便做起,這是一種預備階段的輔助法。
此外,日本現代有一新派,就是原田祖岳禪師的龍澤寺派,名義上屬於曹洞宗,實際上是融會了曹洞、臨濟兩宗之長,而創立一派生氣蓬勃的禪佛教,成為今日日本向國內外傳播禪法的主流之一,他沒有用只管打坐或默照,而是教人數息、參公案。
默照,其實就是止觀並有,止的時候,心中沒有雜念,觀的時候,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沒有雜念;因此,觀的時候止,止的時候觀;照的時候也在默,默時候也在照。將觀用作照,將止用作默。所以雖然源出於止觀,卻不是止觀。
基礎方法剛開始用時,是觀照自己身體的全部,觀整體不觀局部。必須要有一樣對象讓心有所住,然後才能無住;有所住,並不是住於不斷起伏的雜念、妄念,而是住於正念,此正念便是觀整個的身體,同時通過注意身體的整體,而不讓自己有妄念。身體的痛、癢,腿的不舒服,一定還有,但是,你要不管。就像我們看到地板上有很多墨跡,但是,不是只看到某一點,而是意識到整個的地板上有很多的黑點。
開始時心不安沒有關係,只是留意身體的全部,其他什麼都不要管,慢慢就會專心在方法上。

修持法

「默照禪修持法」- 靜坐 放鬆,看著你的心…… 文/聖嚴法師
一、方法
1.調身/打坐時,怎麽坐?
調身、調心,是從調息開始,先把呼吸調勻了,身體自然會舒暢,心念自然會安靜。
調身,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坐姿,讓身體感到平穩、舒服、輕柔。打坐姿勢的要領是,將身體的重心感,放在臀部和墊子之間,脊椎和後頸是垂直的,後腦、後頸,直到尾椎骨為止,呈一直線。不要彎腰駝背,也不要左曲右歪;坐的時候頭頂與上空呈一條垂直線,不要低頭或仰頭,下半身最好將雙腿盤起,如果不能盤腿,兩腳交叉坐或者坐在椅子上也是可以的。雙手的手心朝上,左手掌在上,右手掌在下,重疊置於腿上;然後輕合嘴唇、舌頭輕抵上顎、輕扣上下牙齒,眼球放鬆,兩肩、兩臂、兩手均不用力,腰部挺直,小腹放鬆──這是最正確的姿勢。
正確的坐姿,可以使身體穩定、心念集中,全身的氣脈循環更為通暢。重心的感覺,不在頭部或上身,而是在臀部和墊子之間,身體其他的部分則不去管它。眼睛可以閉著,但是這樣很可能會昏沉打瞌睡、有幻境、有雜念,那麽,可以將眼睛睜開20%,但只是睜開而已,眼前的東西不需要去注意它。要練習將我們的心,用來享受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能夠如此,心有所寄,就不會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了。
2.調息/打坐時,怎麽呼吸?
呼吸的感覺,是在鼻孔的前端部位,但是不要特別去留心空氣進入鼻孔之後,是進到肺部或進到哪裡;就是自然的平常呼吸,不要控制它,不要故意讓呼吸快或慢、深或淺,只要知道有呼吸出及呼吸入的感覺就好。這時你的心,就好比站在電影院門口的收票員,收到一張票,就讓一個人進去,至於進去之後是坐在哪一個位子上,那就不是收票員該管的了。
有些人想控制呼吸,希望呼吸越長越好,越深越好,這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會引起呼吸不順、胸悶氣塞的副作用;也有的人呼吸時注意小腹,最初開始能夠感覺到小腹在蠕動,但是,這只能使心一時間安定下來,卻沒有辦法入定和開智慧。所以,當橫隔膜下降時,呼吸的深度可能會使小腹起伏蠕動,但不要試著用意志去控制它蠕動,只曉得呼吸的感觸是在鼻孔就好。也許有人已經習慣呼吸在小腹的蠕動,並且心境平靜,那麽可以暫時用它,直到你的心已安定之後,就不要再去注意小腹了。
每次開始打坐,都要把姿勢坐好,這是調身。坐好之後覺得身體很舒暢,然後曉得呼吸,享受呼吸,知道自己的身體在打坐,而呼吸只是身體的一部分,所有的感覺也都只是身體的一部分,不須特別注意某一或某些部分。
不特別注意局部或局部的狀況,不受身體、環境以及心裡的狀況困擾,保持清明的心,知道自己的身體在打坐,這是「默」;曉得身體在打坐,清楚知道身體及周遭環境的狀況,也覺察到心裡所產生的雜念妄想,則是「照」。很清楚知道身體在打坐,也知道身體上的狀況,但是不去管它,這便是「默照同時」。
3.調心/打坐時,怎麽安心?
默照修行法有四個調心的層次:
(1)收心:
把心從「緣過去境」以及「緣未來境」的狀況,收到「緣現在境」的這一點上。舍下過去境及未來境,是「默」,緣現在境是「照」。
(2)攝心:
是將收回的心,攝於現前正在用的方法上。也就是把心從過去境及未來境中收回來,只緣現前境之後,進一步將現前境的範圍縮小,對於現前環境所發生的種種狀況,雖然可能都看得到、聽得到,但是不要被它們所影響而生起情緒反應。接著,很清楚地把現在的這一念,既不被雜念、妄想、瞌睡所困擾,也不要跟雜念、妄想、瞌睡纏鬥,只要把心輕鬆而又綿密地用在方法上,其他問題就不會產生了。不跟雜念、妄想、瞌睡纏鬥是「默」,把心用在方法上是「照」。
(3)安心:
是將心念安住於正在用的方法上。此時的心,已經可以不受身心環境的各種狀況所影響,平穩、安定、持續地在用方法。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打坐,也清楚知道自己已在平穩、安定的狀況中打坐。清楚知道就是「照」,平穩安定則是「默」。
(4)無心:
放下一切攀緣心,既不執妄境也不求真境,如常人一般生活,這便是《金剛經》的「無住生心」,亦即《六祖壇經》的「無念心」、「無相心」。從安心而至無心,是持續用功,不斷地放舍諸相,一直到了無心可安亦無相可舍的狀況。在這過程之中,收心的層次要舍過去、未來;攝心的層次要舍雜念、妄想;安心的層次要捨身心環境正在發生的狀況;無心的層次要舍妄、舍真,不執有無兩邊,也不著中間。一如〈永嘉證道歌〉所說的「不除妄想不求真」,但也不是躲在無事窟中享受安逸,而是隨緣攝化,悲智無量。
二、態度
修習默照禪必須遵守的基本態度,有如下三點:
1.發大悲心:
大悲心就是菩提心,也是能讓我們徹悟成佛的心。
發起大悲心的目的,在於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以及體驗到各人的本地風光。為了達到修行的目標,就得從放舍諸相下手,雖然尚未見到本來面目,尚未體驗到本地風光,但是要練習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放舍諸相即是「默」,努力於放舍諸相的練習即是「照」,這就是默照禪法的入門方便。
2.放舍諸相:
放舍諸相就是不執著任何現象,實際上就是無住心。心不住於心理現象、不住於身體現象、不住於環境現象。所有心內、心外的一切現象,雖有,但不要去執著它,不要去在乎它,便是放舍諸相。不住於任何一種現象,就是「默」;知道所有的現象都是正在發生中,那就是「照」。所有的生滅狀況,都是知道的,只是不去執著它,不因各種狀況發生而心生波動,這就是放舍諸相;在打坐中,了知任何現象出現時,能夠不起第二念,當下就是默照同時的放舍諸相。
如何放舍諸相?就是從放鬆身心、安定身心著手:第一,先把眼球放鬆,然後將整個身體放鬆,頭腦不要去注意什麽,也不要去思考什麽,只曉得自己是在放鬆狀態。第二,身體坐直,臉部的肌肉放鬆、肩頸放鬆、臂不用力、手結法界定印置於腿上,不再管它;後腰放鬆、小腹放鬆,然後享受呼吸、欣賞呼吸從鼻孔出和入的感覺,其他的不要管。第三,進一步,心已比較安定,雜念也少了,此時如果不清楚體驗呼吸從鼻端進出的感覺,很可能會打瞌睡。這時便可用「只管打坐」的方法,輕鬆地體驗、知道自己的身體正在打坐即可。
3.休息萬事:
對凡夫而言,修行和煩惱都是事,心中有所牽掛,就叫「事」。隨時隨地讓心中的牽掛停止,心裡沒有任何牽掛時,雖也照常過生活,但那就是休息萬事。
事,是不可能沒有的,你千萬不要把前一念已發生過的事,以及後一念尚未發生的事,牽掛在身上。剛剛做的事已經做過了,可以有記憶,但不必牽掛;還沒有發生的事,可以有計畫,但不要懸念;凡跟當下所用的方法不相應者,全是閒事,必須隨時放下,這就是「休息萬事」了。
默照禪就是守默與般若觀照相結合的禪法,是基本上以打坐為主的修習方式。默照禪的提倡者曹洞宗人宏智正覺(1091年~1157年)認為臨濟宗宗杲的看話禪,滯於公案功夫,不利解脫。與看話禪相對立,他提倡默照禪的觀行方法。“默”指沉默專心坐禪;“照”是以智慧觀照原本清淨的靈知心性。宏智正覺強調,默與照是禪修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兩者應當結合,統一起來。他說:“緘默之妙,本光自照。”(1)默是照的體(本),照是默的用,體用融合為一。他在《默照銘》中也說:“默默忘言,昭昭現前。……妙存默處,功忘照中。……默唯至言,照為普應。”(2)他還說:“照中失默,便見侵凌。……默中失照,渾成剩法。默照理圓,蓮開夢覺。百川赴海,千峰向岳。如鵝擇乳,如蜂採花,默照至得,輸我宗家。宗家默照,透頂透底。”(3)這是說,默即有照,照體現默,默照相即;照中不能失默,默中不能失照,只有默照宛轉回互,相輔相成,才是理圓無礙。只有默照理圓,才能透頂透底,完全覺悟,終至解脫。
宏智正覺還把默照修持與體用學說結合起來,提出了以“四借”(4)法來啟導學人的禪修要路。“四借”法是:
(一)“借功明位”,“功”指用,“位”指體,這是透過現象界萬物的作用以明確其本體。
(二)“借位明功”,以萬物的本體明確其作用。
(三)“借借不借借”,萬物的本體與作用共忘,空寂無物。
(四)“全超不借借”,超越第三的空位,進入一念不存的自由境界。這也是默照禪修持的過程。
在唯心論和般若學的思想基礎上,宏智正覺以“心空”為默照禪追求的目標。他說:“一切諸法,皆是心地上妄想緣影。”(5)認為一切現象、形相,都是心的產物。心是萬法的本體,也是解脫的樞紐。他說:“你但只管放,教心地下一切皆空,一切皆盡,個是本來時節。”(6)“心空”就是“心地下一切皆空,一切皆盡”,就是“本來時節”,就是眾生和宇宙的本來面目。為了達到“心空”境界,宏智正覺特別注重這樣幾點:
(一)參究“空劫前事”
《正覺宏智禪師塔銘》云:“蓋師初以宴坐入道,淳以空劫自己示之,廓然大悟。其後誨人,專明空劫前事。”(7)“淳”,子淳,宏智正覺禪師的師父。所謂“空劫前事”也就是靜坐觀照“如何是空劫以前自己”(8)。佛教認為,世界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不斷循環的過程,每循環一次,稱為一“大劫”。“空劫”是“唯有虛空”的階段,也就是世界出現前的空寂時代,此時天地未開,渾沌一片,無一切對待差別,是為本來面目。宏智正覺提倡觀照空劫前的狀況,以使“心空”冥合空劫前的本來面目。
(二)“徹見離微”
宏智正覺說:“默照之道,離微之根;徹見離微,金梭玉機。”(9)“離微”(10),指法性的體用。“離”是離開諸相而寂滅無餘,是法性的體,“微”是微妙不可思議,是法性現象存在的用。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默照是徹見法性體用的根本途徑,能徹見法性體用,也就機用自在。宏智正覺認為,遵循默照之道,就能徹見人生宇宙一切現象存在的本源,也就能顯示般若智慧的微妙作用,滅除煩惱,獲得解脫。
(三)“不對緣而照”
宏智正覺在《坐禪箴》中說:“佛佛要機,祖祖要機,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不觸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對緣而照,其照自妙。”(11)認為諸佛和祖師的禪修秘要是“不觸事而知”和“不對緣而照”,如此必知微照妙。對於“不對緣而照”,宏智正覺還展開說:“真實做處,唯靜坐默究,深有所詣。外不被因緣流轉,其心虛則容,其照妙則準;內無攀緣之思,廓然獨存而不昏,靈然絕待而自得。”(12)“不對緣”是既不為外緣所流轉,也不為內緣所左右;既不受外界事物所影響,也沒有內在感覺思維活動,如此就能心虛照妙,不昏自得,廓然忘像,皎然瑩明,進而面對一切事物,也就無纖毫芥蒂的障礙,獲得圓通自在。以上三點也可說是默照禪的特徵。
十分明顯,宏智正覺的默照禪是淵源於菩提達摩的壁觀安心法門,以及神秀的長坐不臥禪法,是對菩提達摩和神秀坐禪法門的回歸。但是在觀照的對象與內容方面,默照禪與神秀的禪法又有很大的差別。宏智正覺批評神秀禪法說:“菩提無樹鏡非台,虛淨光明不受埃。照處易分雪裡粉,轉時難辨墨中煤。”(13)這是說,神秀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的說法,猶如區分“墨中煤”一樣的荒謬。宏智正覺認為,本心虛淨光明,不受塵埃污染,而神秀主張觀心看淨,拂拭塵埃,是自尋煩惱。在宏智正覺看來,並沒有身、心一類的特定照觀對象,觀照時應當“照與照者,二俱寂滅,於寂滅中能證寂滅者是爾自己。若恁么,桶底子脫去,地水火風,五蘊十八界,掃盡無餘。”(14)不僅要掃除一切的觀照對象,而且觀照者自身也要寂滅。不是基於原罪意識的宗教救贖,而是基於本心虛淨的心靈超越。從這方面看,默照禪又是繼承石頭希遷以來的禪法宗旨,並將其推向身心徹底空寂的極致。
看話禪的倡導者宗杲激烈地批評了默照禪,他說:“近年以來,有一種邪師說默照禪,教人十二時中是事莫管,休去歇去,不得做聲,恐落今時,往往士大夫為聰明利根所使者,多是厭惡鬧處,乍被邪師輩指令靜坐,卻見省力,便以為是,更不求妙悟,只以默然為極則。”(15)又說:“有般杜撰長老,……教一切人如渠相似,黑漆漆地緊閉卻雙眼,喚作默而常照。”(16)宗杲認為,默照禪只會使人增加心頭的迷霧,虛生浪死,無有了期,永遠不能覺悟,不得解脫。宗杲還認為,默照禪源自菩提達摩的“外息諸緣”、“內心無喘”的禪法,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可以入道,是方便門;借方便門以入道則可,守方便而不捨則為病。”(17)說達摩禪只是入道的方便手段,把方便手段視為究竟方法是不對的。 宗杲不是籠統地反對坐禪,他認為坐禪是入道的手段,不能作為究竟的方法,更不能視為唯一的目的。宗杲對默照禪的批判,表現了看話禪與默照禪的差別與對立。
默照禪雖受到宗杲的批判,在流傳上也沒有看話禪那樣廣泛久遠,但也非常盛行。宏智正覺住浙江天童寺垂三十年,四方學者聞風而至,多逾千二百人,該寺遂為一代習禪中心,一時影響至為巨大。
(1)【《宏智禪師廣錄》卷九,《大正藏》卷四八,109b。】
(2)【《宏智禪師廣錄》卷八,《大正藏》卷四八,100a~b。】
(3)【《宏智禪師廣錄》卷八,100b。】
(4)【《宏智禪師廣錄》卷八,《大正藏》卷四八,99b~c。】
(5)【《宏智禪師廣錄》卷五,《大正藏》卷四八,60c。】
(6)【《宏智禪師廣錄》卷五,60b。】
(7)【《續藏經》第1輯第2編第29套第5冊,455頁。】
(8)【《大明高僧傳》卷五《釋正覺傳》,《大正藏》卷五十,915a。又,《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一《示呂機宜(舜元)》中評默照禪:“一味以空寂頑然無知喚作威音那畔空劫以前事。”見《大正藏》卷四七,901c。】
(9)【《宏智禪師廣錄》卷八,《大正藏》卷四八,100b。】
(10)【參見《寶藏論·離微體淨品》:“無眼無耳謂之離,有見有聞謂之微;無我無造謂之離,有智有用謂之微;無心無意謂之離,有通有達謂之微。又離者涅盤,微者般若。般若故繁興大用,涅盤故寂滅無餘;無餘故煩惱永盡,大用故聖化無窮。”見《大正藏》卷四五,147a。】
(11)【《宏智禪師廣錄》卷八,《大正藏》卷四八,98a~b。】
(12)【《宏智禪師廣錄》卷六,《大正藏》卷四八,73c。】
(13)【《宏智禪師廣錄》卷四,《大正藏》卷四八,37b。】
(14)【《宏智禪師廣錄》卷五,《大正藏》卷四八,70c。】
(15)【《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六,《大正藏》卷四七,923a。】
(16)【《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七,《大正藏》卷四七,925a。】
(17)【《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五,《大正藏》卷四七,919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