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清河林業局檳榔寨抗聯遺址

黑龍江省清河林業局檳榔寨抗聯遺址隸屬於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清河林業局。位於清河林業局響河林業站施業區內的檳榔溝,占地面積300公頃,建於2008年。2009年被省委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省清河林業局檳榔寨抗聯遺址
  • 位於:清河林業局響河林業站施業區內
  • 詞性:名詞
  • 屬性:建築
黑龍江省清河林業局檳榔寨抗聯遺址,主營地檳榔寨,營房,深遠文化影響,

黑龍江省清河林業局檳榔寨抗聯遺址

該遺址在深山密林之中,原為土匪山寨,後被抗聯收編擴修為營房和陣地,成為東北抗日聯軍秘密大本營,寨名由抗聯戰士、原黑龍江省省長、書法家陳雷題寫。檳榔寨由主營地——主陣地——前沿哨卡——兵工廠——被服廠——倉庫——醫院——跑馬場等組成,現如今各種遺蹟仍清晰可辨。

主營地檳榔寨

主營地檳榔寨為木質結構,北面臨山,南面臨河,是四合院建築風格,牆由立木排列而成,房屋為木刻楞,四角建有4座炮樓,並有一條暗道與外界相通;主陣地設在主營地南山樑上,在山樑上平坦處建有主陣地營房,約220平方米,駐軍200人,由營房向東南沿山樑有200餘米長的戰壕。連線2個哨所6個掩體,兩個哨所距營房80米,南北距兩米相對,為連環碉堡,由營房通西山樑,設有哨所,並有200米戰壕,東側山下三棟營房300平方米,可住150人,營房東側20米處有水井二眼。主陣地戰壕寬1.5米,深1米,哨所面積小的9平方米,大的40平方米,掩體直徑1.5——3米,營地周圍為原始森林適於隱蔽。主營地距主陣地2500米,為抗聯三軍領導機關駐地,營房四棟,前三棟為三合院狀,有兩個長6米寬2米大菜窖,兩個石壘鍋台為小灶,有水井一口,其附近有兩個石壘大灶,所有石灶完整,從石灶可見鍋直徑為1米。

營房

營房附近有馬場,練兵場,糧田和菜場。三合院前有直徑49公分,厚17公分的石磨一對。密營地還發掘出朝鮮族白鋼碗,瓷碗,搪瓷行軍盆,馬鐙,長槍,軍刺,修槍機械等抗聯物品。抗聯領導人金策、馮仲雲、趙尚志、張蘭生、張壽箋(李兆麟)、李延祿、李福林、魏長魁等均在這裡指揮過戰鬥。三軍執法處、少年連、警衛旅經常駐防在此密營,是三軍在1936至1938年的活動中心。抗聯三、四、六、八、九軍曾在此召開過抗日聯軍聯席會議。距此密營東北11公里左右的鷹窩是當時北滿臨時省委駐地,此密營還肩負保衛北滿臨時省委的任務。

深遠文化影響

“檳榔山寨,壁壘森嚴,抗聯遺址,風煙猶在,壯士浴血,記憶猶新,追溯歷史,感慨明天”。清河林區群山峻岭,江河縱橫,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我黨開發較早的革命老區之一,愛國主義教育資源豐富,有許多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隨著改革開放和林區發展進程的加快,清河林業局黨委、林業局始終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作為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性工作,納入全局精神文明建設和城鎮發展的總體規劃,全面布局、穩步推進。通過多渠道籌措資金,在場館興建、陳列更新、設備添置、環境美化等方面加大投入,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僅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課堂,同時也成為林區文化景觀的亮點和紅色旅遊的重要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