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工作方案》是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及我省實施意見落實落地,結合我省實際,進一步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特制訂的方案。由黑龍江省教育廳於2024年4月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省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工作方案
- 印發機關:黑龍江省教育廳
- 印發日期:2024年4月
方案全文,內容解讀,
方案全文
黑龍江省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工作方案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及我省實施意見落實落地,結合我省實際,進一步加強學校美育工作,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充分發揮黑龍江省地域文化、冰雪文化等資源優勢,傳承龍江優秀精神,以浸潤作為美育工作的目標和路徑,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深化學校美育內涵,將美育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各環節,潛移默化地彰顯育人實效,實現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功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總體目標
通過實施美育浸潤行動,以美育浸潤學生、教師、學校,推動學校美育工作的創新發展。到2027年,美育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展示機制基本建立,跨學科優質美育資源體系初步建成,面向師範類專業學生開設美育課程實現全覆蓋,藝術學科骨幹教師培訓全面開展,建設一批學校美育名師工作室,培育一批國家級示範性學生藝術團,湧現一批美育特色鮮明的示範區示範校。再用三到五年時間,使優質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普遍提高,教師美育素養顯著提升,學校美育氛圍更加濃厚,學校美育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成效明顯增強。通過持續努力,推動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全課程美育體系。
三、主要任務
(一)強化教育教學改革
1.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堅持把美育課堂作為“美育”第一陣地,嚴格按照各學段課程標準上好藝術相關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藝術課程1-7年級每周不少於3課時,8-9年級每周不少於2課時,普通高中藝術課程累計不少於108課時。非藝術類中職學校藝術類課程累計不少於72課時。高等教育階段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藝術專業及藝術高校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指導學生選修非本專業外的藝術素養學分。
2.完善美育全課程體系。整體構建校本課程的美育特色化實踐模式。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開好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課程。積極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藝術選修課程和課後服務。鼓勵在課後服務中開設藝術社團活動,進行規範化管理,建立學校藝術類別的校本課程體系,幫助學生通過在校學習掌握1—2項藝術專項特長。加強藝術特長學生一體化選拔和培養,拓寬藝術人才成長通道,鼓勵具備良好美育資源的學校開展試點,統籌本地區藝術教育資源,提供更為完善的實踐教學支撐。
3.豐富美育課程資源。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的融合,挖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品德美、社會美、科學美、健康美、勤勞美、自然美等豐富的美育資源,充分發揮藝術課程在學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鼓勵學校開設跨學科美育課程,培養學生跨領域學科知識融通能力和實踐能力。遴選一批跨學科、專業的美育教學、教研、教改優秀成果,推進成果轉化。
(二)強化普及藝術實踐活動
4.完善一體化藝術展演機制。將藝術展演作為美育實踐的“重要課堂”。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態化學校藝術展演機制,構建省、市、縣、校四級展演體系,形成校校有特色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發展格局。市、縣兩級每年舉辦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提高藝術展演活動覆蓋面和參與度,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全員參與的展演展示活動。
5.打造冰雪美育特色品牌。利用我省冰雪資源優勢,以冰雪為媒介,積極開展相關的繪畫、雕塑、書法、動漫、攝影、舞蹈、聲樂、器樂、徵文以及微電影等各具特色的冰雪文化活動,挖掘校園冰雪美育文化內涵,打造獨具一格的美育特色品牌。支持舉辦學生冰雕、雪雕大賽和中國小校園冰雪文化活動。繪製美育資源地圖,鼓勵中國小開展冰雪美育研學活動。
(三)提升教師美育素養
6.加強美育師資隊伍建設。加大中國小校美育教師補充力度,未配齊的地區應每年劃出一定比例招聘美育教師,優先補充邊遠農村學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各學科教師的美育意識和美育素養,將美育納入教育系統領導幹部和教師培訓計畫,多措並舉、因地制宜開展面向教育行政人員、學校領導的專題培訓和面向藝術骨幹教師的專業培訓。開展藝術學科教師素質與能力監測,提升教學與專業能力。抓好教師源頭培養,將美育課程納入師範類專業學生人文素養課程,舉辦高等學校藝術教育類專業學生和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則,確保美育教師的工作量核算準確無誤。對美育教師評獎評優、職稱晉升、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方面予以適當傾斜。
7.建立美育一體化教研機制。加強美育教研員隊伍建設,配齊配好各級教研員,鼓勵和支持各級教研員通過專題培訓、入校教研等多種形式進行專業指導。繼續推進教研員、教指委專家課程提升工作,定期通報教研員入校、美育教師課程開設情況。支持中國小美育教師進入高校進修訪學,提升美育教師專業素養。鼓勵高校發揮專家優勢、資源優勢,定向精準幫扶基層中國小校。依託省級智慧教育雲平台,構建基於線上環境下美育雲課堂模式,鼓勵美育教師錄製視頻課、微課等,編撰我省高質量的美育論文、案例集,為各級各類學校提供優質課程資源。探索推行大中國小校美育教師一體化教研培訓機制,建立相關考評制度。
8.發揮示範引領輻射作用。建設國家、省、市、縣各級學校美育名師工作室,構建名師和骨幹教師學習成長共同體。加強美育科學研究,進一步發揮我省高校和中國小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支持哈爾濱師範大學、哈爾濱音樂學院等高校牽頭建設一批美育高端智庫和高水平研究平台。鼓勵改革和創新教師評價辦法,激發美育教師工作積極性。
(四)提升校園美育文化
9.營造濃厚校園美育文化。推進中國小校合唱隊、舞蹈隊、樂隊、美術工作坊等“三隊一坊”及豐富多樣的學校課後服務藝術社團建設。充分利用校內各種平台,特別是櫥窗、展示屏、校園廣播、電視台、校園網等打造校園文化藝術展示空間。加強美育實踐活動場地建設,支持大中國小校根據實際建設小型美術館、博物館、展覽廳、音樂廳、劇場等,打造昂揚向上、文明高雅、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
10.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充分發揮黑龍江省地域文化優勢,深入挖掘“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龍江優秀精神。充分發揮民族傳統節日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融入美育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和體驗,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五)創新美育評價機制
11.推進中國小美育評價改革。發揮評價的牽引和導向作用,探索多元化教育評價方式。中國小依據課程標準組織實施全員藝術素質測評,拓展測評內容和方法,完善初、高中藝術科目學業水平考試,將美育評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加強對學校課程開設、師資配備、學生藝術測評、美育自評等的督導評估,並納入市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內容。
12.推進高校美育工作體系建設。落實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基本要求,注重與專業人才培養相結合,強化審美素養和創新意識培養的過程性評價。實施高校美育工作自評和年度報告制度,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把開展美育工作及其效果、承辦省級美育重要活動、社會反饋等作為高校辦學評價重要指標,納入年度高校高質量發展增值性評價考核。
(六)創新美育實施路徑
13.推進提高鄉村美育質量。推動縣域內優秀美育教師流動授課、優質美育課堂資源共享。建立高校與中國小、城鄉學校之間“大手拉小手”相互學習交流和幫扶機制,為鄉村薄弱學校提供課程建設、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和教師隊伍建設精準幫扶和志願服務。鼓勵舉辦鄉村學生課後服務藝術社團專場展演活動。鼓勵美育名師進鄉村、鄉村學生進城市藝術場館,開展城鄉中小學生美育主題研學、藝術三下鄉、藝術實踐項目等活動。開展以關心關愛睏境、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公益志願美育活動。
14.推進藝科融合賦能美育。以數位技術賦能學校美育,依託省級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充分利用優質美育數字教育資源,補齊農村薄弱地區的資源短板,助力學校美育課程建設,提升學生美育素養。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建立美育資源大數據平台、各級美育展演優秀作品展示平台,實現美育工作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探索藝術與科技融合背景下的浸潤式美育創新路徑。
15.推進社會美育資源整合。促進學校與社會聯動,創造性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社會實踐活動。探索嘗試通過藝術節、學生合唱聯盟等多種方式舉辦活動;建立校外社會美育基地,挖掘校內外美育資源,推廣普及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強化家庭、學校、社會整合融通。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完善制度保障,加強對本地學校美育改革發展的總體謀劃。加強統籌協調,健全多方協同推進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各級各類學校要將美育浸潤行動納入年度工作計畫,明確責任分工,健全工作機制,務實創新,增強工作實效。鼓勵高校建立健全美育工作專門機構和部門,加強公共藝術教育教學和管理。
(二)加強條件保障。各地各高校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學校美育工作,統籌相關經費保障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實施。各級各類學校要保障基本的藝術場地設施和器材器具,整合融通校內校外社會資源,滿足學生開展美育教學和實踐的多樣化需求。
(三)加強宣傳推廣。各地各高校要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拓展宣傳渠道,定期發布美育工作的最新動態、展演活動和經驗做法,廣泛宣傳美育工作成果和價值,營造共同關注和支持學校美育的良好環境和濃厚氛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及時總結凝練本地區典型經驗和實施成效,編制年度報告。
內容解讀
《黑龍江省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工作方案》發布丨普通高中藝術課程累計不少於108課時
2024年4月10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我省發布《黑龍江省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工作方案》,到2027年,美育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展示機制基本建立,跨學科優質美育資源體系初步建成。
再用三到五年時間,使優質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普遍提高,教師美育素養顯著提升,學校美育氛圍更加濃厚,學校美育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成效明顯增強。通過持續努力,推動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全課程美育體系。
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
堅持把美育課堂作為“美育”第一陣地,嚴格按照各學段課程標準上好藝術相關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藝術課程1~7年級每周不少於3課時,8~9年級每周不少於2課時,普通高中藝術課程累計不少於108課時。非藝術類中職學校藝術類課程累計不少於72課時。高等教育階段學生必須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才能畢業。藝術專業及藝術高校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指導學生選修非本專業外的藝術素養學分。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開好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課程。積極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藝術選修課程和課後服務。鼓勵在課後服務中開設藝術社團活動,進行規範化管理,建立學校藝術類別的校本課程體系,幫助學生通過在校學習掌握1~2項藝術專項特長。
鼓勵學校開設跨學科美育課程,培養學生跨領域學科知識融通能力和實踐能力。遴選一批跨學科、跨專業的美育教學、教研、教改優秀成果,推進成果轉化。
將藝術展演作為美育實踐的“重要課堂”
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態化學校藝術展演機制,構建省、市、縣、校四級展演體系,形成校校有特色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發展格局。市、縣兩級每年舉辦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提高藝術展演活動覆蓋面和參與度,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全員參與的展演展示活動。
利用我省冰雪資源優勢,以冰雪為媒介,積極開展相關的繪畫、雕塑、書法、動漫、攝影、舞蹈、聲樂、器樂、徵文以及微電影等各具特色的冰雪文化活動,挖掘校園冰雪美育文化內涵,打造獨具一格的美育特色品牌。支持舉辦學生冰雕、雪雕大賽和中國小校園冰雪文化活動。繪製美育資源地圖,鼓勵中國小開展冰雪美育研學活動。
將美育課納入師範類專業學生人文素養課程
加大中國小校美育教師補充力度,未配齊的地區應每年劃出一定比例招聘美育教師,優先補充邊遠農村學校。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各學科教師的美育意識和美育素養,將美育納入教育系統領導幹部和教師培訓計畫,多措並舉、因地制宜開展面向教育行政人員、學校領導的專題培訓和面向藝術骨幹教師的專業培訓。開展藝術學科教師素質與能力監測,提升教學與專業能力。
抓好教師源頭培養,將美育課程納入師範類專業學生人文素養課程,舉辦高等學校藝術教育類專業學生和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
鼓勵和支持各級教研員通過專題培訓、入校教研等多種形式進行專業指導。
繼續推進教研員、教指委專家課程提升工作,定期通報教研員入校、美育教師課程開設情況。
支持中國小美育教師進入高校進修訪學,提升美育教師專業素養。鼓勵高校發揮專家優勢、資源優勢,定向精準幫扶基層中國小校。
依託省級智慧教育雲平台,構建基於線上環境下美育雲課堂模式,鼓勵美育教師錄製視頻課、微課等,編撰我省高質量的美育論文、案例集,為各級各類學校提供優質課程資源。
探索推行大中國小校美育教師一體化教研培訓機制,建立相關考評制度。
學校將建設美術館、博物館、音樂廳
建設國家、省、市、縣各級學校美育名師工作室,構建名師和骨幹教師學習成長共同體。加強美育科學研究,進一步發揮我省高校和中國小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支持哈爾濱師範大學、哈爾濱音樂學院等高校牽頭建設一批美育高端智庫和高水平研究平台;鼓勵改革和創新教師評價辦法,激發美育教師工作積極性。
推進中國小校合唱隊、舞蹈隊、樂隊、美術工作坊等“三隊一坊”及豐富多樣的學校課後服務藝術社團建設。充分利用校內各種平台,特別是櫥窗、展示屏、校園廣播、電視台、校園網等打造校園文化藝術展示空間。加強美育實踐活動場地建設,支持大中國小校根據實際建設小型美術館、博物館、展覽廳、音樂廳、劇場等,打造昂揚向上、文明高雅、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
充分發揮黑龍江省地域文化優勢,深入挖掘“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龍江優秀精神。充分發揮民族傳統節日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融入美育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和體驗,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縣域內美育教師流動授課
落實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基本要求,注重與專業人才培養相結合,強化審美素養和創新意識培養的過程性評價。實施高校美育工作自評和年度報告制度,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把開展美育工作及其效果、承辦省級美育重要活動、社會反饋等作為高校辦學評價重要指標,納入年度高校高質量發展增值性評價考核。
推動縣域內優秀美育教師流動授課、優質美育課堂資源共享。
建立高校與中國小、城鄉學校之間“大手拉小手”相互學習交流和幫扶機制,為鄉村薄弱學校提供課程建設、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和教師隊伍建設精準幫扶和志願服務。
鼓勵舉辦鄉村學生課後服務藝術社團專場展演活動。
鼓勵美育名師進鄉村、鄉村學生進城市藝術場館,開展城鄉中小學生美育主題研學、藝術三下鄉、藝術實踐項目等活動。
開展以關心關愛睏境、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公益志願美育活動。
建立美育資源大數據平台
以數位技術賦能學校美育,依託省級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充分利用優質美育數字教育資源,補齊農村薄弱地區的資源短板,助力學校美育課程建設,提升學生美育素養。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建立美育資源大數據平台、各級美育展演優秀作品展示平台,實現美育工作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探索藝術與科技融合背景下的浸潤式美育創新路徑。
促進學校與社會聯動,創造性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社會實踐活動。探索嘗試通過藝術節、學生合唱聯盟等多種方式舉辦活動;建立校外社會美育基地,挖掘校內外美育資源,推廣普及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強化家庭、學校、社會整合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