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頭長尾山雀

黑頭長尾山雀

黑頭長尾山雀(學名:Aegithalos iouschistos):是一種體型小的山雀。頭側黑色,頂紋、髭紋、耳羽及頸側棕褐色,背、兩翼及尾全灰色;下體黃棕色,胸兜銀灰而略具黑色縱紋且具黑色倒"V"字形斑。幼鳥色淺且無具反差的的胸兜。虹膜黃色,嘴黑色,腳褐色。

主要生活於常棲息在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針葉林以及針闊混交林或高山竹林與杜鵑等灌叢間。結群取食於小樹和林下植被層。分布於不丹、尼泊爾以及中國西藏、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頭長尾山雀雌雄羽色相似,前額白色,頭頂一條寬闊的中央冠紋亦為白色,到後部中央冠紋變為淡棕色,眼先和頭頂兩側輝黑色。上體灰棕色而沾橄欖色,下背和腰較暗灰棕,腰羽具淺栗色端斑形成一棕栗色狹帶。兩翅暗褐色,內側飛羽羽緣灰棕色,小翼羽和初級覆羽外翈黑色;尾上覆羽暗藍灰色,尾羽黑褐色具藍灰色羽緣,外側3對尾羽先端白色,愈向外白斑愈大,最外側一對尾羽幾純白色。頦和上喉灰黑色,下喉白色,上胸、頸側和腹中部白色,胸帶、兩脅、肛周和尾下覆羽沙栗色,其餘尾下覆羽具灰白色羽端。
虹膜桔黃色,嘴黑色,腳棕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6-8.5-克,♀5-8克;體長♂107-118毫米,♀105-120毫米;嘴峰♂6.5-8毫米,♀7-8毫米;翅♂54-59.5毫米,♀53-59毫米;尾♂55-61毫米,♀53-57毫米;跗蹠♂17-19毫米,♀17-18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在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針葉林、針闊混交林或高山竹林與杜鵑等灌叢間,主要棲息於華山松、雲南松等針葉樹和櫟類植物混生的針闊葉混交林中。

生活習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常呈10多隻的鬆散小群穿梭於樹木枝葉間,並發出微弱的“吱、吱、吱”叫聲,叫聲包括重複的see-see-see-see及trrup聲。示警時作尖聲zeet,zeet或顫聲trr-trr-trr。
雜食性,以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果實和種子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尼泊爾、中國(西藏、四川、貴州、雲南)。
黑頭長尾山雀分布圖黑頭長尾山雀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巢築於杜鵑樹或高山櫟樹等枝杈上,距地高0.8-2米。巢呈橢圓形,開口於近頂端的一側,系用苔蘚、地衣、綿羊毛、細藤等材料網織而成,內墊有雉雞白腹錦雞山斑鳩以及家雞等鳥類的羽毛,並在開口處也用這些羽毛作檐,製作較為緊密、精緻。巢的大小平均外徑為9.3厘米,內徑7.2厘米,高9.3厘米,深7.4厘米。每窩產卵常4-5枚,卵為橢圓形或卵圓形,白色、光滑無斑,卵的大小為14.4毫米10.6毫米,重0.5-0.7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全身赤裸無羽毛。

亞種分化

黑頭長尾山雀(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Aegithalos iouschistos iouschistos
Blyth, 1845
2
Aegithalos iouschistos sharpei
Rippon, 1904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