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頂麻雀

黑頂麻雀

黑頂麻雀(學名:Passer ammodendri):為雀科麻雀屬的鳥類。體重24-35克,體長144-167毫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麻雀。繁殖期雄鳥頭頂有黑色的冠頂紋至頸背,眼紋及頦黑,眉紋及枕側棕褐,臉頰淺灰。上體褐色而密布黑色縱紋。雌鳥色暗但上背的偏黑色縱紋以及中覆羽和大覆羽的淺色羽端明顯。虹膜深褐色,雄鳥嘴黑色,雌鳥嘴黃色,嘴端黑色;腳粉褐色。

多棲息于海拔850-1100米的荒漠紅柳及胡楊樹間以及也見於沼澤地。棲於沙漠綠洲、河床及貧瘠山麓地帶等生有梭梭樹的地方。甚懼生。冬季常與黑胸麻雀混群。分布於蒙古、中亞以及中國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頂麻雀雄鳥頭頂中央黑色,從額至後頸形成一道寬闊的黑色中央冠紋,其中在枕部較窄到後頸後又變寬,形成一黑色半環狀。眉紋白色,到眼上後變為桂皮黃色或沙棕色而且逐漸變寬,到枕側形成一寬的桂皮黃色斑眼先和經過眼有一條黑色貫眼紋。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上體沙灰色或沙棕色、具稀疏的黑色縱紋,到腰部縱紋逐漸消失。兩翅灰褐色或黑褐色,羽緣淡沙棕色,翅中覆羽基部黑色,端部白色在翅上形成寬闊的白色翅斑。大覆羽暗褐色具沙棕色羽緣,形成翅上第二道白色翅斑。尾暗褐色,羽緣淡沙灰色。飛羽暗褐色具窄的淡沙棕色或淡棕色羽緣,尤以內側飛羽羽緣較寬闊。頦、喉黑色,頰、喉側和其餘下體白色,體側沾沙棕色或灰褐色。秋季新換的羽毛頭頂具沙棕色羽緣,因而使頭頂不全為黑色而為斑點和條紋。
雌鳥上體淡沙灰褐色,頭頂、後頸至上背微具暗色縱紋,眉紋赭紅褐色。下體沙棕色或沙灰色而沾赭色,喉部有一不明顯的、隱約可見的暗色斑,腹中央白色。兩翅飛羽和尾羽褐色具淡色羽緣,翅上覆羽暗褐色,中覆羽基部一半褐色、端部一半白色,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
幼鳥和雌鳥相似,但頭頂和背部暗色縱紋少而不明顯,喉部暗色塊斑亦不明顯。
虹膜褐色,嘴黑色(雄)或黃褐色(雌),腳肉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24-34克,♀29-35克;體長♂145-167毫米,♀144-164毫米;嘴峰♂10-12毫米,♀10-12毫米;翅♂73-81毫米,♀72-77毫米;尾♂59-67毫米,♀57-68毫米;跗蹠♂9-21毫米,♀8-22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荒漠、半荒漠和有稀疏灌木的沙漠、沙漠中的綠洲、河谷、農田等地,也出現於山腳平原和沼澤濕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生活習性

留鳥,部分遷徙。常成3-5隻的小群,多活動在紅柳、胡楊等樹木和灌叢間,頻繁地在枝間跳躍穿梭,同時發出一種低而圓潤的啾啾聲及短促哨音。
雜食性。繁殖期間主要以昆蟲為食,非繁殖期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昆蟲類有象甲、金龜甲、虎甲、瓢甲、蠅等,植物性食物有草子、種子、果實、胡楊、紅柳及其他植物的葉芽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起源不確定:阿富汗。
地區性常見。北疆亞種分布於中國新疆極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至馬納斯河);新疆亞種分布於中國天山、喀什、崑崙山至內蒙古西部及寧夏。
黑頂麻雀分布圖黑頂麻雀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成對分散營巢,偶爾也成小群在一起營群巢。築巢於樹洞中,主要由草莖、植物纖維、蘆葦葉、羽毛和獸毛等構成,距地高2米以上。1年繁殖1-2窩,每窩產卵4-6枚,通常5枚。卵白色、被有灰銹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1.8-22.8毫米×16.2-17毫米。

亞種分化

黑頂麻雀(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黑頂麻雀指名亞種
Passer ammodendri ammodendri
Gould, 1872
2
Passer ammodendri nigricans
Stepanyan, 1961
3
Passer ammodendri stoliczkae
Hume, 1874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