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垃圾是大量使用塑膠袋所造成的垃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色垃圾
- 外文名:Black litter
國務院曾發出通知:「鑒於購物袋已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今後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應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膠購物袋,並將實行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
此通知一出,平日裡即使觸目可見,卻從不引人注目的膠袋幾乎立即成了全體中國人民關注的對象。而在一家網站所舉行的「關於使用膠袋」的調查中,10萬個參與者,有近半數的人表示:告別免費膠袋,購物習慣會受影響。
不知國人是否真正意識到「膠袋」之所以禁用,之所以使國家甚至不惜動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正在於「影響」這兩個字。
人類最愚蠢的發明
膠袋的發明問世至今已有106年的歷史,它的出現給人類的生活起居帶來極大方便,因而被稱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
公正地說,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膠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確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方便、實用、靈活,使用成本低廉,「隨用隨棄」的生存快樂。可是,科學已經證明,人類在膠袋中所獲得的「隨用隨扔」的快樂卻是以膠袋的不可降解、對環境造成持久污染為代價換來的。
在當今世界上,膠袋早已被人們無奈地視為最可怕的「白色污染」及「人類最愚蠢的發明」。
據調查,全國膠袋加工製品廠有6百多家,其中不少生產膠袋的企業,往往是某個人昨天才做一個夢,今天立馬花上幾千塊錢買一台吹塑機,就可「開張大吉」了。而由於所用的原料都是回收的垃圾袋,這些工廠生產出來的膠袋,「便宜」的確是便宜到可讓超市「免費提供」的水平上去了,可它對於我們生存環境及人體所造成的污染和傷害卻「昂貴」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據中國塑協塑膠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對膠袋的使用量高達30億個,其中僅用於買菜的膠袋就達10億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超市節能報告顯示,全國超市行業每年消耗的包裝袋價值高達50億元人民幣,其中以塑膠購物袋為主。當前,僅北京每年廢棄的膠袋就達23億個,生成廢舊塑膠包裝垃圾14萬噸,占生活垃圾總量的3%;上海每年生成廢舊塑膠包裝垃圾19萬噸,占生活垃圾總量的7%。
而比每天高達30億個膠袋使用量更可怕的是,當前商場贈送的膠袋主要都是不可降解的,如果用作垃圾袋,將嚴重危害環境。膠袋埋在地下要過大約200年才能腐爛,並嚴重污染土壤;如果採取焚燒處理方式,則會生成有害煙塵和有毒氣體,長期污染環境。
「限塑令」考驗眾生
為保護和改善我們的環境,在未來的某一天,在全世界,薄型膠袋肯定要退出市場,可是在棄用膠袋的過程當中,我們也必將遭遇到來自於「生活習慣」等慣性力量的強大障礙和抵制。
比如說,在香港自備購物袋的「生活習慣」已經提倡並推廣好幾年了,但是,不少人去超市購物時仍經常會「情不自禁」需要超市提供的「膠袋」,以至於香港特區政府不得不擬向立法會提出「徵收膠袋稅」的議案,希望藉助法律的力量來強制推行「取消免費膠袋」,進而引導居民走向更環保的「購物方式」,改變用「膠袋」購物的生活習慣。
比如說,幾年前,國家也曾出台檔案禁止餐館使用一次性塑膠餐盒,可時至今日,在一些地區,一次性塑膠餐盒仍大行其道。
比如說,瀋陽、北京、杭州、深圳也曾極力推行過全面禁用塑膠垃圾和筷子、餐巾紙等一次性用品的法規,可是,縱觀各地的治理效果,我們不無遺憾地發現,便宜的發泡餐飲具及超薄膠袋在市場上還是無所不在,可降解的環保替代品依然是「曲高和寡」。而在深圳,該市宣布,政府正在考慮對使用膠袋收費,並向免費給顧客發放膠袋的商家罰款5萬元的時候,幾乎立時就遭來了商家們反對。
由此可見,對白色污染的治理,政府除了出台禁產、禁用法令之外,還應有新的舉措。以此次為例,如果國家在出台「限塑令」的同時,也出台一些支持相關產業對研發可降解的環保製品企業進行財政補貼或是減免稅收的政策,是不是更有利於避免因為「禁贈膠袋」而增加消費者負擔的可能性呢?
「限塑令」是人類理性的選擇,是不讓世界變成膠袋垃圾場的必須,更是人類生存方式的環保自救。
然而,歷史的經驗卻不止一次地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環保生活習慣的培養,僅靠「外在」的行政手段是遠遠不夠的,換言之,也就是說左右一個人是否棄用膠袋的決定力量在於這個人擁有怎樣的「生存方式」。
重建生存方式 任重道遠
怎樣才能讓「人類最愚蠢的發明」早日在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怎樣才能讓每天膠袋的使用量高達30億個這樣一個龐大的數量呈下降趨勢?筆者以為,用「禁贈」膠袋等「限塑令」來抑制消費只是可供選擇的途徑之一,根本出路不僅在於儘快找到傳統塑膠的替代品,而且還在於重建我們的生活習慣和生存方式。
有道是,任何一種生活習慣養成乃至延續,其前提都必須是有利於人類自身的健康安全的;而一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其實就是「方便快樂」的生活習慣與「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二者之間,進行不斷博弈,有所取捨的歷史。在這個博弈過程中,人類的理性力量不足以抑制並戰勝自身快樂欲望的需求的時候,人類就必然而然地轉而借用「外在」的力量。
「禁贈膠袋」令的出台,說明了中國正在環境保護領域走向世界前列,而筆者在祈願這個禁令能在6月1日後成為「全民共同自覺遵守」的生活習慣的同時,也祈願「環保的生存方式」能隨之成為中國人的生存方式。
每一個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人,他首先必須生存在環境中,爾後才是其他。可遺憾的是,在一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人類處於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時代,人類的每一個進步,總是用損害環境、破壞環境、糟踏環境為代價的。
而今天的人類終於覺醒,環保的必需和環保的必要不僅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而且還成為了各個國家各級政府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
至此,當「環保」已成了維繫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環保呢?
禁贈膠袋,拒絕白色污染,讓地球充滿生機,我們的地球將因此而成為萬物眾生的樂園;讓環保成為我們的生存方式,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居住者,每一個百姓才能自由地呼吸,青草一樣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