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後蛛是一種動物,屬於後紡亞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背後蛛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目:蜘蛛目
- 亞目:後紡亞目
- 科:肖蛸科
- 亞科:後蛛亞科
- 屬:後蛛屬
- 分布區域:貴州等
原始文獻,生境,資料來源:,雌蛛形態描述,雄蛛,鑑別特徵,地理分布,
原始文獻
Acta. arachn. Tokyo 43: 66, figs.1~10.
生境
生活在洞內。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五卷 蛛形綱 肖蛸科:63-65
雌蛛形態描述
兩眼列均後凹,等寬。眼基部具較大的黑褐色眼斑。間接眼具較寬的舟型反光色素層。
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13:0.10);後中側眼間距明顯大於後中眼間距(0.15:0.05);前、後側眼相接。
中眼域長0.53,前邊寬0.45,後邊寬0.40。前中眼=前側眼=後中眼=後側眼(0.18)。
脛節有2列聽毛,後跗節Ⅰ~Ⅲ近基部各具1根聽毛。跗節器大,位於跗節近端的1/3處。步足測量: Ⅰ9.99 (3.06+3.60+2.34十0.99), Ⅱ8.37 (2.61+2.97十1.89十0.90), Ⅲ4.68(1.53+1.53+0.99+0.63), Ⅳ6.93 (2.34+2.25+1.62+0.72)。 足式: 1, 2, 4,3。
腹部卵圓形,長明顯大於高。背面黑色,前方色較淺,兩側緣黃褐色。腹面淺黑褐色,近中部具一對銀白色斑點。
外雌器為一橫向長卵形膜質結構,該結構的前半部稍凹;納精囊具一較寬大的受精管,連線管短,位於納精囊的外側。
雄蛛
而且顏色較淺。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1.67(0.58+0.24+0.24十0.61);步足Ⅰ10.26 (3.06+3.69+2.52+0.99),Ⅱ8.18(2.52+2.88+1.93+0.85),Ⅲ 5.21(1.44+2.25+0.94+0.58),Ⅳ6.03(2.07+1.89+1.44十0.63)。
足式同雌蛛。觸肢的跗舟具一大的跗節器,位於腹面頂部;引導器和插入器位於盾板的頂部;副跗舟大,外側具2個等大的分叉。
鑑別特徵
本種腹部背面具一大的黑色葉狀斑,雄蛛觸肢的脛節長大於寬,副跗舟的外側具2個等大的分叉,而不同於沈氏後蛛 M.shenae。
地理分布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