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黑翅鳶
兩性相似。
眼先和眼上有黑斑,前額白色,到頭頂逐漸變為灰色。後頸、背、肩、腰,一直到尾上覆羽藍灰色。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黑色,大覆羽後緣,次級和初級覆羽藍灰色,
初級飛羽暗灰色,外側7枚具黑色尖端。中央尾羽灰色,尖端綴有沙皮黃色,兩側尾羽灰白色,尖端綴有皮黃色,其餘具暗灰色羽軸。整個下體和翅下覆羽白色,但初級飛羽下表面黑色,
次級飛羽灰色,具淡色尖端。
跗蹠前面一半被羽,一半裸露。平尾,中間稍凹,呈淺叉狀。幼鳥頭頂褐色,具寬的白色羽緣。上體更褐,亦具寬闊的白色羽緣;翅覆羽黑灰色,亦具白色羽緣;胸部羽毛具窄的褐色羽軸紋,羽緣綴有茶褐色或灰色,其餘似成鳥。
虹膜成鳥血紅色,幼鳥黃色或黃褐色,嘴黑色,
蠟膜和口角淡黃色,腳和趾深黃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長310-340mm;嘴峰20-21mm;翅259-300mm;尾116-134mm:跗蹠30-34mm。
棲息環境
棲息於有樹木和灌木的開闊原野、農田、
疏林和草原地區,從平原到4000米多的高山均見有棲息。
生活習性
遷徙:多數地區系
留鳥不遷徙,中國在雲南省為留鳥,在浙江、廣西、河北為
夏候鳥。春季於4-5月到達繁殖地,秋季於10-11月離開繁殖地。
習性:常單獨在早晨和黃昏活動,白天常見停息在大樹樹梢或電線桿上,當有小鳥和昆蟲飛過時,才突然猛衝過去撲食。有時也在空中盤旋、翱翔,並不時地將兩翅上舉成‘V’字形滑翔。間或也鼓翼飛翔,兩翅扇動較輕,顯得相當輕盈,發現地麵食物時突然直撲而下。叫聲細而尖,似‘Kyuit’或‘knee’。
食性:主要以田間鼠類、昆蟲、小鳥、野兔和爬行類為食。覓食方式主要通過守候在電線桿上和高大樹木頂端,等候過往小鳥和昆蟲,然後突然俯衝而下捕之;另一種方式是通過無聲無息地在天空長時間地盤旋、滑翔、觀察地面動靜,發現獵物再俯衝而下抓取。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孟加拉國、貝寧、波札那、布吉納法索、蒲隆地、高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中國、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埃及、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法國、加彭、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肯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賴索托、賴比瑞亞、利比亞、馬拉威、馬來西亞、馬里、茅利塔尼亞、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尼日、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葡萄牙、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獅子山、新加坡、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史瓦濟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突尼西亞、烏干達、越南、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旅鳥:阿富汗、奧地利、比利時、汶萊達魯薩蘭國、保加利亞、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德國、直布羅陀、希臘、以色列、義大利、科威特、黎巴嫩、馬達加斯加、荷蘭、阿曼、波蘭、卡達、羅馬尼亞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土耳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
繁殖方式
營巢於平原或山地丘陵地區的樹上或高的
灌木上。巢較鬆散而簡陋,主要由枯樹枝構成,裡面有時放有細草根和草莖,或根本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3-5枚,白色或淡黃色、具深紅色或紅褐色斑,呈卵圓形,大小為36-42mm×29-32mm,平均39mm×31mm。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和育雛,孵化期25-28天。
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經過30-35天的餵養,雛鳥即可飛翔離巢。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分 布 |
---|
1 | 黑翅鳶指名亞種 | Elanus caeruleuscaeruleus | 葡萄牙、非洲西北部、阿拉伯半島、亞洲南部 |
2 | 黑翅鳶菲律賓亞種 | Elanus caeruleushypoleucus | 爪哇、蘇門答臘、蘇拉威西島、蘇祿群島、菲律賓 |
3 | 黑翅鳶蘇門答臘亞種 | Elanus caeruleussumatranus | 蘇門答臘 |
4 | | Elanus caeruleusvociferus | 中國、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孟加拉、馬來半島 |
5 | 黑翅鳶紐幾內亞亞種 | Elanus caeruleuswahgiensis | 巴布亞紐幾內亞中東部高地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瀕危物種,生效年代:1997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生效年代: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