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翅牡丹鸚鵡雄鳥濃綠色,額頭、鳥喙和眼睛之間、眼睛周圍的羽毛帶深紅色;胸部、腹部、翅膀內側覆羽為淺綠色;翅膀內側覆羽和飛行羽為黑色;尾巴為綠色;鳥喙紅色;虹膜深棕色。雌鳥頭頂和眼部沒有紅色,翅膀下翅羽為綠色,其餘黑中帶一些綠色。幼鳥的顏色和此鳥很像,但是體色較暗淡,鳥喙為黑底黃棕色,要到3或4個月開始才會漸漸開始變成成鳥的顏色,完全長成成鳥般的體色需要8-18個月。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森林高地,偏好檜屬植物、合歡屬植物和大戟屬植物;介於1800-3200米的熱帶草原也是它們活動的地區。野生種生活在熱帶叢林中。
生活習性
平時大多組成8-20隻的群體,會在棲息的樹木附近聚集許多族群;偏好比較高大的樹木,通常都會在破曉時分飛到覓食地區搜尋食物,然後在夕陽西下前一小時抵達樹洞,然後整晚待在同一處枯死的樹洞內,數隻鳥會一起彼此警戒守候。
時而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槳果(偏好無花果)為食。也常集群危害農作物及果園。
分布範圍
分布於厄利垂亞和衣索比亞,屬於來自衣索比亞的高原鳥類。
繁殖方式
黑翅情侶鸚鵡一年中除炎熱的夏季外,其他季節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鳥每窩產蛋6-8枚,孵化期約19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並飼餵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外出外,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後由親鳥飼喂,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獨立生活,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
人工飼養牡丹鸚鵡可成對或成群籠養。繁殖鳥的活動空間不得小於0.5立方米。鳥籠需用12號的鉛絲編制,網眼的直徑不得超過2厘米,以防鳥鑽出飛走。籠底應鋪細沙,並及時清理糞便,保持籠內清潔衛生。如果養一對牡丹鸚鵡進行人工繁殖,可自制一個70厘米×60厘米× 50厘米大小的繁殖籠,內放20厘米×16厘米×16厘米大小的人工巢箱,箱的前面開一直徑5厘米的圓形出入口,口下設一木台,供鳥進出時蹬踏。
牡丹鸚鵡的飼料是稻穀、穀子、粟子、小米等,為增加飼料的營養成分,還要加餵10%的麻子或葵花籽、牡蠣粉、青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穀、穀子按3:2:2的比例混合餵給。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