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藨子(Ribes nigrum L.)是茶藨子科茶藨子屬的落葉直立灌木。小枝無毛,幼枝具柔毛,被黃色腺體,芽被柔毛和黃色腺體;葉近圓形,基部心形,下面被柔毛和黃色腺體,裂片寬三角形;花苞片披針形或卵圓形,花萼淺黃綠或淺粉紅色,萼筒近鐘形,萼片舌形,花瓣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果近圓形,熟時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黑茶藨子產自中國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地。黑茶藨子喜光,耐寒,適宜在北方地區種植,常野生於濕潤谷底、溝邊或坡地雲杉林或亞高山草甸。黑茶藨子用播種、扦插、壓條均可繁殖。
黑茶藨子果實可入藥,味辛,性溫,有解毒之功效,一般用於治療感冒。黑茶藨子果實富含多種維生素、糖類和有機酸等,尤其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以製作果醬、果酒及飲料等。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式,插枝,芽接,栽培技術,選地,定植,施肥,澆水,鬆土,修剪,防寒,採收,病害防治,主要價值,食物營養成分,
形態特徵
落葉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暗灰色或灰褐色,無毛,皮通常不裂,幼枝褐色或棕褐色,具疏密不等的短柔毛,被黃色腺體,無刺;芽長卵圓形或橢圓形,長 (3) 4-7毫米,寬2-4毫米,先端急尖,具數枚黃褐色或棕色鱗片,被短柔毛和黃色腺體。
葉近圓形,長4-9厘米,寬4.5-11厘米,基部心臟形,上面暗綠色,幼時微具短柔毛,老時脫落,下面被短柔毛和黃色腺體,掌狀3-5淺裂,裂片寬三角形,先端急尖,頂生裂片稍長於側生裂片,邊緣具不規則粗銳鋸齒;葉柄長1-4厘米,具短柔毛,偶而疏生腺體,有時基部具少數羽狀毛。
花兩性,開花時直徑5-7毫米;總狀花序長3-5 (8) 厘米,下垂或呈弧形,具花4-12朵;花序軸和花梗具短柔毛,或混生稀疏黃色腺體;花梗長2-5毫米;苞片小,披針形或卵圓形,長1-2毫米,先端急尖,具短柔毛;花萼淺黃綠色或淺粉紅色,具短柔毛和黃色腺體;萼筒近鐘形,長1.5-2.5毫米,寬2-4毫米;萼片舌形,長3-4毫米,寬1.5-2毫米,先端圓鈍,開展或反折;花瓣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3毫米,寬1-1.5毫米,先端圓鈍;雄蕊與花瓣近等長,花葯卵圓形,具蜜腺;子房疏生短柔毛和腺體;花柱稍短於雄蕊,先端2淺裂,稀幾不裂。
果實近圓形,直徑8-10 (14) 毫米,熟時黑色,疏生腺體。花期5-6月,果期7-8月。
近種區別
黑茶藨子 | 烏蘇里茶藨子 |
---|---|
花萼淺黃綠色或淺粉紅色,萼片舌形,先端圓鈍,開展或反折 | 花蒼白色或帶黃色,萼片直立 |
註:疑兩者為同物異名,因未見模式標本,也未採到標本。 |
生長環境
生長習性喜光、耐寒。生於濕潤谷底、溝邊或坡地雲杉林、落葉松林或針、闊混交林下。適宜在中國北方寒冷地區培植。腿符拒少
分布範圍
產於黑龍江(大興安嶺、齊齊哈爾、哈爾濱、阿城、尚志、海林)、內蒙古(大興安嶺、額爾古納旗、喜桂圖旗)、新疆(哈巴河、阿勒泰、阿爾泰、青河、福海)。歐洲、俄羅斯、蒙古和朝鮮北部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黑茶藨子用播種、扦插、壓條均可繁殖。
插枝
插條處理:選擇健壯的枝條,一般留2-3個芽,插條長8厘米 左右,上端離頂芽1-2厘米處平剪,下端離底芽0.5厘米 處斜剪,將剪好的插條捆成50 個一捆,粗細要分開。將其放入50%多靈菌1000倍水溶液中侵泡2 小時進行消毒,撈備想疊出以後用清水浸泡24小時,以補充水分。然後放在箱中或塑膠帶中保濕,注意防止失水和碰掉芽眼。
土壤處理:在上凍前,檢查溫室保溫及加溫設施是否完好,再用2-3 克/平方米的硫磺加鋸末煙燻消毒。扦插前5天,溫室開始加溫,以提高地溫及室溫。取肥沃菜地土、腐熟的有機肥和細沙以6:2:2的比例混合,再在土壤中加入適量的多靈菌靈粉劑,攪拌後密封2-3天進行土壤消毒。選用塑膠營養袋,直徑8厘米、長度12厘米的有底袋或無底袋。營養土裝袋時要上松下緊,距離袋口1-2 厘米,便於覆土。擺放時每3米左右留一便道,每平方米大約擺420個營養袋。也可在溫室或大棚做壟床,床土配置和消毒同前。
扦插:在溫室或大棚扦插,2月初即可進行。將裝好的營養袋澆一次透底水,然後扦插,土表外只留一個芽。在壟床上進行扦習幾宙插,可做1×2厘米壟床,株距10×15厘米,插條斜插入土中,上芽露出地面。
芽接
芽接法一般適用於枝條細、皮層較薄的樹種,其操作簡單、成活率高、春夏秋三套鑽獄季均可進行,但以秋季嫁接較多,一般在夏末秋初枝芽已經發育完全、樹皮容易剝離時進行。選擇當年生健壯、芽飽滿的枝條作接穗,去葉,葉柄用濕草簾包白漿紋組好泡於水中,以備取芽片用;選取2-3年生的苗木作砧木,砧木樹齡不宜過大,樹齡過大樹皮增厚,不易包嚴,影響成活。
芽接注意事項:
- 包紮時注意芽片上緣和切口橫邊密接,不要因綑紮而移動。芽接後2周左右可檢查成活率,葉柄如一觸即落或芽片新鮮說明已成活,如葉柄不易脫落或芽片乾枯變色,就不能形成離層,說明芽片已死,未接活的要進行補接。
- 芽接苗成活後要及時解除綁縛物,以利砧木與接穗的生長。
- 芽接苗在當年冬季土壤凍結以前應進行培土防寒,翌春土壤解凍後撤除。
- 接苗在早春發芽前,距接芽上方1厘米處,剪去上部砧木。也可採取二次剪砧,即第1次先在接芽上方留一活樁,長約15-20厘米,作為綁縛新梢的支柱,待新梢木質化後,再全部剪除,但二次剪砧不如一次剪砧效果好。
栽培技術
選地
選擇建園的地塊必須考慮園地的地形、土質、水分等影響黑茶藨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園地最好是平坦地塊,因平坦抹戀地塊土層厚且土質肥沃,人工管理方便,灌水條件獄糊棄好可以便於於機械化作業。若選擇山地、坡地,最好坡度不超過15度,坡向最好是向南或接受陽光好的朝向。
定植
春栽:黑茶藨子的定植可分為春、秋兩個時期。春栽時間一般在4月上中旬,土壤剛剛化凍,這時的墒情好,苗木容易成活。但春栽苗宜早不宜遲,這是因為黑茶藨子的物候期早。
秋栽:在10月中旬,不經過緩苗便可正常生長。實踐證明,秋栽成活率比春栽成活率高,原因是苗木不受人為的損傷,枝芽活力好,根系恢復快,並且第二年春季極系就可以開始活動,化凍後生長旺盛。
定植時,株距1-1.5 米,行距2-2.5米。每畝(1000平方米)定植400-500株。
施肥
可根據黑茶藨子各生長階段需肥的規律來確定施肥時期。一般來講需肥時期與果樹的物候期相一致。根據黑茶藨子年生長期的特點,可分為三個時期進行施肥。一次是施基肥,在春季或秋季進行。因春、秋兩季是根系生長高潮,施肥後產生大量新根為開花、結果、生長打下基礎。其他兩次施肥是追肥,主要在開花後和 5-7月間進行,因此時是一年中需要營養最多時期,此時若缺肥,往往會出現葉片變黃,果實生長減弱而直接影響產量,所以應根據果樹生長高峰期而進行補充追肥。
澆水
水是整個作物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要求有良好的水分環境,以滿足生長需要。4月初灌催芽水,此次灌水有利於根系活動旺盛,促進枝幹恢復生長,保證基生枝和結果枝,的伸展,促進花芽進一步分化充實,以滿足開花期對水分需要。5月下旬灌坐果水,此期是需水的高峰,因落花後,坐果期新梢生長最快,果實剛剛開始膨大,此時缺水易落果,對產量有極大影響,6月中旬灌催果水,此時氣溫高,蒸騰量大,果實繼續膨大,此時灌水有利於穩定土壤溫、濕度。以上幾次灌水時期可根據生長狀況、土壤濕度及天氣情況靈活掌握。
鬆土
保持果園土壤疏鬆,滿足作物對土壤環境要求,應及時進行鏟趟耕翻,清除雜草。在生育期最好將行 間翻二遍,鏟一遍。在秋季結合施基肥進行深翻,深度15-20厘米。春季開花前株行間進行耕翻一次,隨著作物生長發育的加快,氣溫逐漸升高,雜草生長也加快,此時間根據勞力的多少靈活掌握,隨時鏟趟,促進黑茶藨子根系生長,保證地上部植株正常生長、結果。除人工清除雜草外,還可用化學藥劑進行藥物除草。
修剪
黑茶藨子壽命可達十多年,只有通過修剪方式來調節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的矛盾,使其達到株叢合理的通風透光,枝繁葉茂,生長平衡。為使株叢有一個比較固定的留枝總量,依據定植密度,一般為20-25個,其中1年生、2年生、3年生和4年生枝各占1/4,即每株叢都有1.2.3.4年生枝各5-6個,5年生枝因產量下降要從基部剪除。總之,整形修剪的目的是人為控制生長、發育,延長結果年限,使其達到更高更好的經濟效益。
防寒
寒冷加之多數黑茶藨子品種抗寒能力差,如不埋土防寒,株叢枝條甚至大部分枝條因受凍出現抽條幹枯現象,嚴重地影響長勢和產量,因此應當進行埋土防寒以確保全全越冬。
採收
黑茶藨子實成熟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不同的品種採收期也不同。一般薄皮果在花後53-58天,厚皮果實花後58-63天為最佳採收期,此時從外觀看,果實已基本全部著色。果實採收後,應注意保存在陰涼地帶,以保證果實新鮮完好。
病害防治
防治措施:
- 白粉病發病初期採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至8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劑800倍液至1000倍液進行防治,應連噴2次至3次,每次間隔15天。噴施時將噴頭伸入樹冠。
- 蟲害防治根據“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以生物製劑、仿生農藥和植物性殺蟲劑為主導、協調運用人工、物理和化學的防治措施,降低蟲口密度,壓縮發生面積,切實控制其蔓延危害。輕度發生區以自然調節為主,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強害蟲種群動態監測,保護天敵並發揮其控制作用;中、重度發生區採取生物措施為主的綜合治理措施,使用生物農藥(如蘇雲金桿菌、白僵菌等)、病毒、仿生製劑壓低蟲口密度,然後通過增加天敵數量,達到生物調控害蟲種群密度的作用。
主要價值
黑茶藨子果實可入藥,味辛,性溫,有解毒之功效,一般用於治療感冒。黑茶藨子果實富含多種維生素、糖類和有機酸等,尤其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以製作果醬、果酒及飲料等。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 含量參考 | 能量 | 蛋白質 | 脂肪 | 單不飽和脂肪酸 | 碳水化合物 | 糖 | 膳食纖維 | 葉酸 | 鈉 | 鎂 | 磷 | 鉀 | 鈣 | 鐵 | 鋅 | 維生素A | 維生素B1(硫胺素) | 維生素B2(核黃素) | 煙酸(煙醯胺) | 維生素B6 |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維生素E | 維生素K |
---|---|---|---|---|---|---|---|---|---|---|---|---|---|---|---|---|---|---|---|---|---|---|---|---|
黑茶藨子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283 千卡 | 4.1 g | 0.3 g | 0.2 g | 74.1 g | 67.3 g | 6.8 g | 10 μg | 8 mg | 41 mg | 125 mg | 892 mg | 86 mg | 3.3 mg | 0.66 mg | 4 μg | 0.16 mg | 0.14 mg | 1.62 mg | 0.3 mg | 4.7 mg | 0.11 mg | 3.3 μg |
土壤處理:在上凍前,檢查溫室保溫及加溫設施是否完好,再用2-3 克/平方米的硫磺加鋸末煙燻消毒。扦插前5天,溫室開始加溫,以提高地溫及室溫。取肥沃菜地土、腐熟的有機肥和細沙以6:2:2的比例混合,再在土壤中加入適量的多靈菌靈粉劑,攪拌後密封2-3天進行土壤消毒。選用塑膠營養袋,直徑8厘米、長度12厘米的有底袋或無底袋。營養土裝袋時要上松下緊,距離袋口1-2 厘米,便於覆土。擺放時每3米左右留一便道,每平方米大約擺420個營養袋。也可在溫室或大棚做壟床,床土配置和消毒同前。
扦插:在溫室或大棚扦插,2月初即可進行。將裝好的營養袋澆一次透底水,然後扦插,土表外只留一個芽。在壟床上進行扦插,可做1×2厘米壟床,株距10×15厘米,插條斜插入土中,上芽露出地面。
芽接
芽接法一般適用於枝條細、皮層較薄的樹種,其操作簡單、成活率高、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但以秋季嫁接較多,一般在夏末秋初枝芽已經發育完全、樹皮容易剝離時進行。選擇當年生健壯、芽飽滿的枝條作接穗,去葉,葉柄用濕草簾包好泡於水中,以備取芽片用;選取2-3年生的苗木作砧木,砧木樹齡不宜過大,樹齡過大樹皮增厚,不易包嚴,影響成活。
芽接注意事項:
- 包紮時注意芽片上緣和切口橫邊密接,不要因綑紮而移動。芽接後2周左右可檢查成活率,葉柄如一觸即落或芽片新鮮說明已成活,如葉柄不易脫落或芽片乾枯變色,就不能形成離層,說明芽片已死,未接活的要進行補接。
- 芽接苗成活後要及時解除綁縛物,以利砧木與接穗的生長。
- 芽接苗在當年冬季土壤凍結以前應進行培土防寒,翌春土壤解凍後撤除。
- 接苗在早春發芽前,距接芽上方1厘米處,剪去上部砧木。也可採取二次剪砧,即第1次先在接芽上方留一活樁,長約15-20厘米,作為綁縛新梢的支柱,待新梢木質化後,再全部剪除,但二次剪砧不如一次剪砧效果好。
栽培技術
選地
選擇建園的地塊必須考慮園地的地形、土質、水分等影響黑茶藨子生長發育的重要條件。園地最好是平坦地塊,因平坦地塊土層厚且土質肥沃,人工管理方便,灌水條件好可以便於於機械化作業。若選擇山地、坡地,最好坡度不超過15度,坡向最好是向南或接受陽光好的朝向。
定植
春栽:黑茶藨子的定植可分為春、秋兩個時期。春栽時間一般在4月上中旬,土壤剛剛化凍,這時的墒情好,苗木容易成活。但春栽苗宜早不宜遲,這是因為黑茶藨子的物候期早。
秋栽:在10月中旬,不經過緩苗便可正常生長。實踐證明,秋栽成活率比春栽成活率高,原因是苗木不受人為的損傷,枝芽活力好,根系恢復快,並且第二年春季極系就可以開始活動,化凍後生長旺盛。
定植時,株距1-1.5 米,行距2-2.5米。每畝(1000平方米)定植400-500株。
施肥
可根據黑茶藨子各生長階段需肥的規律來確定施肥時期。一般來講需肥時期與果樹的物候期相一致。根據黑茶藨子年生長期的特點,可分為三個時期進行施肥。一次是施基肥,在春季或秋季進行。因春、秋兩季是根系生長高潮,施肥後產生大量新根為開花、結果、生長打下基礎。其他兩次施肥是追肥,主要在開花後和 5-7月間進行,因此時是一年中需要營養最多時期,此時若缺肥,往往會出現葉片變黃,果實生長減弱而直接影響產量,所以應根據果樹生長高峰期而進行補充追肥。
澆水
水是整個作物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要求有良好的水分環境,以滿足生長需要。4月初灌催芽水,此次灌水有利於根系活動旺盛,促進枝幹恢復生長,保證基生枝和結果枝,的伸展,促進花芽進一步分化充實,以滿足開花期對水分需要。5月下旬灌坐果水,此期是需水的高峰,因落花後,坐果期新梢生長最快,果實剛剛開始膨大,此時缺水易落果,對產量有極大影響,6月中旬灌催果水,此時氣溫高,蒸騰量大,果實繼續膨大,此時灌水有利於穩定土壤溫、濕度。以上幾次灌水時期可根據生長狀況、土壤濕度及天氣情況靈活掌握。
鬆土
保持果園土壤疏鬆,滿足作物對土壤環境要求,應及時進行鏟趟耕翻,清除雜草。在生育期最好將行 間翻二遍,鏟一遍。在秋季結合施基肥進行深翻,深度15-20厘米。春季開花前株行間進行耕翻一次,隨著作物生長發育的加快,氣溫逐漸升高,雜草生長也加快,此時間根據勞力的多少靈活掌握,隨時鏟趟,促進黑茶藨子根系生長,保證地上部植株正常生長、結果。除人工清除雜草外,還可用化學藥劑進行藥物除草。
修剪
黑茶藨子壽命可達十多年,只有通過修剪方式來調節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的矛盾,使其達到株叢合理的通風透光,枝繁葉茂,生長平衡。為使株叢有一個比較固定的留枝總量,依據定植密度,一般為20-25個,其中1年生、2年生、3年生和4年生枝各占1/4,即每株叢都有1.2.3.4年生枝各5-6個,5年生枝因產量下降要從基部剪除。總之,整形修剪的目的是人為控制生長、發育,延長結果年限,使其達到更高更好的經濟效益。
防寒
寒冷加之多數黑茶藨子品種抗寒能力差,如不埋土防寒,株叢枝條甚至大部分枝條因受凍出現抽條幹枯現象,嚴重地影響長勢和產量,因此應當進行埋土防寒以確保全全越冬。
採收
黑茶藨子實成熟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不同的品種採收期也不同。一般薄皮果在花後53-58天,厚皮果實花後58-63天為最佳採收期,此時從外觀看,果實已基本全部著色。果實採收後,應注意保存在陰涼地帶,以保證果實新鮮完好。
病害防治
防治措施:
- 白粉病發病初期採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至8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劑800倍液至1000倍液進行防治,應連噴2次至3次,每次間隔15天。噴施時將噴頭伸入樹冠。
- 蟲害防治根據“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以生物製劑、仿生農藥和植物性殺蟲劑為主導、協調運用人工、物理和化學的防治措施,降低蟲口密度,壓縮發生面積,切實控制其蔓延危害。輕度發生區以自然調節為主,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強害蟲種群動態監測,保護天敵並發揮其控制作用;中、重度發生區採取生物措施為主的綜合治理措施,使用生物農藥(如蘇雲金桿菌、白僵菌等)、病毒、仿生製劑壓低蟲口密度,然後通過增加天敵數量,達到生物調控害蟲種群密度的作用。
主要價值
黑茶藨子果實可入藥,味辛,性溫,有解毒之功效,一般用於治療感冒。黑茶藨子果實富含多種維生素、糖類和有機酸等,尤其維生素C含量較高,可以製作果醬、果酒及飲料等。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 含量參考 | 能量 | 蛋白質 | 脂肪 | 單不飽和脂肪酸 | 碳水化合物 | 糖 | 膳食纖維 | 葉酸 | 鈉 | 鎂 | 磷 | 鉀 | 鈣 | 鐵 | 鋅 | 維生素A | 維生素B1(硫胺素) | 維生素B2(核黃素) | 煙酸(煙醯胺) | 維生素B6 |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維生素E | 維生素K |
---|---|---|---|---|---|---|---|---|---|---|---|---|---|---|---|---|---|---|---|---|---|---|---|---|
黑茶藨子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283 千卡 | 4.1 g | 0.3 g | 0.2 g | 74.1 g | 67.3 g | 6.8 g | 10 μg | 8 mg | 41 mg | 125 mg | 892 mg | 86 mg | 3.3 mg | 0.66 mg | 4 μg | 0.16 mg | 0.14 mg | 1.62 mg | 0.3 mg | 4.7 mg | 0.11 mg | 3.3 μ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