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眉葦鶯

黑眉葦鶯

黑眉葦鶯(學名:Acrocephalus bistrigiceps):體重7-11克,體長110-13厘米。上體橄欖棕褐色;眉紋淡黃色,雜有明顯黑褐色縱紋;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6枚短;下體白色,兩脅暗棕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淡褐色;腳暗褐色。

棲息在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湖泊、河流、水塘、沼澤等水域岸邊灌叢和蘆葦叢中。單獨和成對活動,性機警,行動敏捷,能靈巧地在蘆葦莖葉間跳躍穿梭。主要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繁殖於西伯利亞南部,從貝加爾湖東南部,蒙古,往東到俄羅斯遠東、黑龍江流域、朝鮮、薩哈林島、千島群島和日本,越冬於泰國、緬甸和中南半島。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眉葦鶯成鳥上體呈橄欖棕褐色,羽緣沾棕褐色;腰部和尾上覆羽轉為暗棕褐色;眼先至眼後有一條淡棕褐色貫暗線紋;眉紋淡黃褐色,其上緣黑褐色,延伸至枕部甚著;頰部和耳羽褐色;翅飛羽和翅上覆羽黑褐色,飛羽外緣淡棕色;覆羽綴寬闊的橄欖棕褐色羽端緣;第1枚飛羽稍寬,並較翅上覆羽為長。下體羽污白色,沾棕色;胸部和兩肋均綴深棕褐色;尾下覆羽轉淡棕色。雌,雄性成鳥羽色相似。
幼鳥秋羽類似成鳥,但上體羽緣呈絨狀,淡棕色較著。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淡褐色;腳暗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8-11g,♀7-9g;體長♂113-135mm,♀110-132mm;嘴峰♂9-12mm,♀9-11mm;翅♂48-55mm,♀46-54mm;尾♂43-58mm,♀45-54mm;跗蹠♂19-21mm,♀18-21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黑眉葦鶯主要棲息在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湖泊、河流、水塘、沼澤等水域岸邊灌叢和蘆葦叢中,尤其喜歡在近水的草叢和灌叢中活動。

生活習性

常單獨和成對活動,性機警,行動敏捷,能靈巧地在蘆葦莖葉間跳躍穿梭,也能直立在蘆葦或草莖上來回上下攀援,時而又在蘆葦和草叢間飛來飛去,整天多數時候都是在不停的活動。
繁殖期間常站在開闊草地上的小灌木頂端或蒿草梢上鳴叫,鳴聲為不斷重複而富有變化的短促而急的“唧、唧、唧...”聲,較為嘈雜。
主要以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世界

分布於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俄羅斯聯邦(東亞區)、新加坡、泰國、越南。

中國

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赤峰)、黑龍江(大興安嶺自然保護區、小興安嶺、興凱湖)、吉林、遼寧、河北、北京、陝西、長江下游、湖南、浙江(夏候鳥旅鳥)、東部自山東南至廣東、廣西、福建福州(旅鳥)、廣東南部(旅鳥、冬候鳥)、台灣(迷鳥)。
黑眉葦鶯分布圖黑眉葦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一般在5月末至7月末,5月下旬採得雄鳥睪丸膨大約為5.3毫米;7月上旬能見到剛離巢穴的幼鳥。通常營巢在灌叢和蘆葦上,也有在比較高的草叢和灌木上營巢的。巢距地高度為52.5-70厘米。巢為杯狀,主要有乾草葉和草莖構成,內墊有各種獸毛和鳥類羽毛,有時也墊一些細軟植物的根、莖。巢外徑6.5-7.2厘米,內徑4.6-5.0厘米,巢深4.0-4.1厘米,巢高6.5厘米。一年繁殖一窩,每窩產卵4-5枚。卵為橢圓形,灰綠色,其上被不規則的灰褐色或暗綠色斑。卵的大小為15.0-16.5毫米×11.5-13.45毫米,重1.2-1.4克。產完最後一枚卵即開始孵卵,孵化期為14天。孵卵由雌鳥承擔。雛鳥出殼後雌雄親鳥均參與育雛,經過11-12天的餵養,雛鳥即可離巢飛出。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