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初此地為蒙古遊牧區,清乾隆年間,始有人來此開發定居,以赫姓人多,林木茂盛而得名赫林子,後改為合林子。
偽滿時期1931-1945為黑林子村、黑林子屯。
中華民國時期1945-1948為懷德縣第三區政府駐地;
建國後在1958年成立黑林子人民公社;
改革開放後在1983年改為黑林子鄉,1984年改為鎮的建制。
簡介
黑林子鎮地處
公主嶺市中部,距市區25公里,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全鎮幅員面積2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16370公頃,鎮域南北平均距離18公里,東西平均距離14公里。鎮所在地距長春市69公里,距四平市65公里。全鎮人均收入達4758元。
卡倫河從境內流過,發源於伊通山區 ,東西流向,平均流量為0.81立方米/ 秒,流域土壤為衝擊土;此外有中型水庫一座,位於八岔溝村,總庫容量為5,450萬立方米。
黑林子鎮位於公主嶺北部,距離公主嶺25公里。東界柳楊鄉的高台子、勝利村;西與朝陽坡鄉的長嶺、嶺上村隔河為鄰;北與雙榆樹鄉、大榆樹鄉老櫃、韓家店村接壤;南與劉房子興治、洪喜河等村相連,東西19公里,南北16.5公里,幅員面積為160.4平方公里。鎮政府機關駐黑林子街內。
全鎮地勢起伏,台地較多。卡倫河從境內流過,有中型水庫1座,有耕地10576公頃,盛產大豆、玉米、高粱、是公主嶺重要產糧鄉鎮之一。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黑林子村街道,轄黑林子村、李學坊村、林南村、太平河村、林西村、卡倫村、西窪子村、林東村、小黑林子村、迎豐村、八岔溝村、杜家店村、河沿子村、尹家屯村、立新村、頭道崗村、上台子村、柳楊村 、中興村、徐家村、柳條村、高窩堡村、瓦房村、高河沿村、高台村、仁和村、唐橋村27個行政村和黑林子街道1個居委會。
地理環境
1996年,面積153平方千米,2003年面積160.4平方千米,2005年,撤銷柳楊鄉,將併入黑林子鎮,併入後面積248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氣候特徵
黑林子鎮地處中緯度寒溫帶,半乾旱、半濕潤地區,多受季風影響,有效積溫3000℃左右,無霜期140 —145天,降水569mm,日照2687.9小時,春季開溫快,乾旱多風;夏季降水集中,高溫多雨;秋季降溫快,少雨;冬季漫長寒冷,降雪少。
植物資源
黑林子鎮地勢起伏,崗坡地較多。地表土壤以黑土為主,同時有少量的衝擊土和草甸土.其中黑土類分為厚層黑土、中層黑土和薄層黑土,面積分別為3620畝、18960畝、27680畝;草甸土又分為深層草甸土、厚層草甸土,面積分別為14628畝、2966 畝;衝擊土又分為壤質型衝擊土、壤質型草甸衝擊土,面積分別為988畝、1268 畝。總計3類土型,適宜種植糧食和經濟作物,有耕地面積103900畝(10576公頃),荒地面積1322畝(132、2公頃),合計153平方公里。
境內林地面積為431公頃,林種類為防護林、經濟林、疏林地、灌木林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積分別為329公頃、8公頃、7公頃、12公頃和75公頃。森林覆蓋面積為1.85 %。
動物資源
境內無野生動物。
礦藏資源
地下無礦產資源。
人口民族
全鎮下轄27個村,一個街道居委會。230個自然屯,1996年人口約36000人;2003年人口36236人,2005年,撤銷柳楊鄉,將併入黑林子鎮併入黑林子鎮後,現今人口約54227人。民族有
漢族、
滿族、
朝鮮族、
回族等族。
常住人口45834人(2017年)。
經濟產值
2015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為6.12億元,其中農業產值為2.1億元,畜牧業產值為2.3億元,糧食種植面積13500公頃,糧食總產量16.8萬噸,垧均2.4萬斤。生豬發展數為45萬頭,黃牛發展數為6.3萬頭,禽發展數為360萬隻,是典型的“內陸型”
農牧業生產大鎮。
幾些年來,圍繞農牧業生產,在種植業方面,堅持使用適合對路優良品種;堅持實行測土施肥;堅持整地播種機械化;堅持科學的田間管理。在牧業生產方面,以自身的糧食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大的龍頭集團為依託,以各類服務組織為載體,促進糧食“過腹增值”總量逐年提高,發展勢頭良好。
教育事業
現鎮內有公辦幼稚園、國小、中學各一所。
醫療衛生
鎮內有公共衛生院一所。
地方特產
黑林子的黃煙、大蔥、
乾豆腐、大豆腐遠近聞名,極為暢銷。
風景名勝
在鎮西窪子村有梅園可供遊客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