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123.78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98.92萬元,占總收入的79.9%;畜牧業收入18萬元,占總收入的1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70頭,肉牛42頭);第二、三產業收入6.86萬元,占總收入的5.5%。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8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有8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9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8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戶87(占總數的97.8%)。
該村到芷村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3 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4輛,機車49輛,農用運輸車8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10 畝,有效灌溉率為56.76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9戶,共鄉村人口382人,其中男性154人,女性228人。其中農業人口382人,勞動力234人。該村以漢、苗族為主(是漢、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 320人, 苗族62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6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4.8%;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芷村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芷村鎮衛生院 13公里。該村建有1個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0戶,占農戶總數的22.5%。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黑拉沖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芷村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公里,距離中學13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0人,其中小學生40人,中學生30人。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距離集鎮較遠,交通不便,制約了蔬菜和水果產業發展。2、村內衛生條件較差,易引發疾病。3、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抵禦自然災害(洪澇、旱災)能力差。
發展重點是: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攻烤菸質量,發展蔬菜產業,努力達到人均糧食2畝、優質烤菸1畝、林木1畝、蔬菜1畝,發展肥豬養殖和大牲畜養殖,達到人均肥豬1頭、牛1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十二五"規劃期間,農民人均收入年增加400元。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部 1個,下設8個黨支部,共有黨員75人,少數民族黨員31人,其中男黨員56人、女黨員19人。該村黨總支部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組織;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及村委會委員等組成,下設 黑拉沖等1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2個,共有團員43人。該村團總支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團總支;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計生、財務、村內重大事項。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80.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7000 元(人均 2.97元)。有固定資產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財務。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縣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整村推進等項目,完成村容村貌整治2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