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鶇

黑喉鶇

黑喉鶇(學名:Turdus atrogularis)是鶇科、鶇屬中型鳥類,體長20-24厘米。雄鳥上體暗橄欖灰色,翅褐色,外翻羽緣灰色,尾黑褐色。頦、喉和上胸黑色,其餘下體白色。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頦、喉和上胸白色而具黑色條紋。虹膜褐色,嘴褐色,下嘴基部黃色,腳褐色。

黑喉鶇主要棲息于山地各種森林類型中,尤以針葉林和泰加林中較常見。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節亦成群。多在林下地上活動和覓食。分布於中國、俄羅斯西伯利亞西部、阿爾泰、蒙古西北部、中亞、天山北部,往東到貝加爾湖和通古斯卡河上游,越冬於伊拉克、阿拉伯、伊朗、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北部、尼泊爾、孟加拉國等地。在中國繁殖於新疆羅布泊、阿克蘇、烏什、巴楚、若羌、且末、阿克陶、塔什庫爾乾,遷徙經過或越冬於西藏改則、德仁、拉薩,以及西藏南部和青海西寧、大通等地。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相關報導,

動物學史

有關黑喉鶇的分類地位和亞種分化,尚有爭議。Jarocki(1819)將黑喉鶇(Turdus atrogularis)作為獨立種發表。Dement’evand Glandkov(1954)、Vaurie(1959)和Cramp(1988)認為黑喉鶇(Turdus atrogularis)與赤頸鶇Turdus ruficollis)在阿爾泰和通古斯卡河下游繁殖分布區重疊且有居間類型存在,因而將黑喉鶇(Turdus atrogularis)作為赤頸鶇(Turdus ruficollis)的一個亞種。這一觀點,已得到多數學者的認可(Howard and Moore 1984,1991;De Schauemee,1984)。中國學者鄭作新(1976,1987,1994)和鄭作新等(1995)亦都支持這一觀點。而Stepanyan(1990)則因為黑喉鶇和赤頸鶇在形態上明顯不同而將黑喉鶇從赤頸鶇中分出來單作為一獨立種。Ernst(1996)報告,黑喉鶇和赤頸鶇在阿爾泰東部同一個區域繁殖而彼此並不混交,沒有找到任何混交的證據,由此表明。二者已完全處於生殖隔離。按照種的基本定義,二者應該分別屬於不同的種。鑒於黑喉鶇和赤頸鶇在形態上的明顯不同,以及後來研究成果所表明的二者在同一區域繁殖彼此互不混交等情況,故認為將黑喉鶇分別作為一獨立種是恰當的。

形態特徵

雄鳥上體橄欖灰色或暗橄欖灰色,眼先、頰黑褐色,眉紋淡黃白色或眉紋不明顯。兩翅褐或黑褐色,外翈羽緣灰色,尾黑褐色,末端灰褐色。頦、喉和上胸黑褐色或黑色(冬羽具灰白色羽緣),其餘下體白色,有時在一些羽上微具隱約可見的灰色羽軸紋;兩脅灰色,有的具暗褐色羽乾紋,腋羽菸灰色微綴赭色,翼下覆羽赭色。
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頦、喉不為黑色而為白色或皮黃白色、具黑色縱紋。頭側灰色具暗色軸紋。胸和兩脅石板灰色具暗色羽軸紋或大小不同的黑斑,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具粗細不一的暗褐色羽乾紋。
虹膜褐色,嘴褐色,下嘴基部黃色,腳褐色。
幼鳥上體橄欖褐色具灰色斑點。下體淡赭色,頦、喉具黑色縱紋,胸和兩脅具暗色羽軸紋。
大小量度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峰
跗蹠
雄性
77-102克
213-263毫米
18毫米
125-143毫米
84-98毫米
32-34毫米
雌性
60-97克
220-270毫米
16-18毫米
125-145毫米
90-105毫米
32-35毫米

近種區別

相似種赤頸鶇Turdus ruficollis)頦、喉和上胸為紅褐色,明顯與之不同,野外不難識別。

棲息環境

黑喉鶇主要棲息于山地各種森林類型中,尤以針葉林和泰加林中較常見。也棲於次生林、楊樺林和林問空地,不喜歡茂密、陰暗的大森林。常在林中溪流沿岸、林緣疏林、以及林中沼澤和火燒跡地附近等較為開闊地帶活動和覓食,也出入於小塊樹叢以及僅有稀疏低矮落葉松生長的亞高山無林平原和灌叢中。在阿爾泰地區分布海拔高度2000-2200米,但一般多生活在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

生活習性

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節亦成群。多在林下地上活動和覓食,尤其是在冬天更喜歡在杜鵑花中活動和覓食,在未凍結的河岸上捕獲小動物。除繁殖季節以外多群居。
遷徙:黑喉鶇在中國新疆為夏候鳥,在青海、西藏為旅鳥或冬候鳥。根據氣候條件,移徙的規模大致相同。在氣候惡劣的季節,黑喉鶇從8月到10月大量向南遷移,鄂畢河和額爾齊斯河等大型河流的山谷是其途徑的重要走廊。越冬於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阿富汗、土庫曼斯坦和印度東北部到緬甸。春天的回歸時間是從3月下旬開始的;回歸俄羅斯的時間是4月下旬,5月初,甚至更晚。
食性:黑喉鶇主要以各種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進入水中捕食水生昆蟲,此外也吃小型軟體動物、蚯蚓和蜘蛛等無脊椎動物。漿果和植物種子是期冬季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吉爾吉斯斯坦,黑喉鶇的食物主要由主要由昆蟲幼蟲、毛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組成;在巴基斯坦冬季的黑喉鶇在玫瑰樹、落葉松和泥漿中尋找食物,但也食用蠕蟲、白蟻和幼蟲;在尼泊爾越冬的黑喉鶇幾乎只吃4月初在杜鵑花中發現的花蜜。雛鳥主要以蠕蟲為食,但有時也以毛毛蟲和甲蟲為食。

分布範圍

存在(繁殖地):蒙古、俄羅斯(中亞俄羅斯、歐洲俄羅斯)。
存在(非繁殖地):阿富汗、巴林、不丹、伊朗、伊拉克、哈薩克斯坦、科威特、緬甸、尼泊爾、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存在(居住地):中國、吉爾吉斯斯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遊蕩(非繁殖地):葉門。
遊蕩:奧地利、亞塞拜然、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以色列、義大利、日本、拉脫維亞、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泰國、英國。
黑喉鶇
黑喉鶇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通常成對營巢繁殖。巢多築於樹下部和樹樁上,有時也在地上築巢。巢通常用枯草莖和草葉構成,內面混雜有細的草葉和泥土。每窩產卵4-7枚,通常5-6枚。卵的大小為27.4-30.6毫米×20.4-23毫米,平均29.1毫米×21.2毫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數量尚未確定,但估計該物種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數量為50,000-55,000對,或100,000-110,000隻成熟個體(del Hoyo等,2005)。因此,全球數量很可能在100,000-499,999隻成年個體的範圍內。

相關報導

2024年6月,白洋淀新觀測到野生鳥類黑喉鶇,不在雄安新區既有鳥類名單之列。經相關鳥類專家協助鑑別,黑喉鶇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至此,白洋淀野生鳥類增加至286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