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陽關

黎陽關

黎陽關,古關名。故址在今河南濬縣東。北齊移石濟關於此,改名白馬關,北周改為黎陽關,唐又稱白馬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陽關
  • 地理位置:河南濬縣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
  • 面積:1.3平方公里
  • 歷史稱謂:白馬關
地理位置,歷史,四女台,白馬關,

地理位置

黎陽關,位於濬縣城南4公里的解場營村外,現存一高約6米的台地。以地呈圓形,面積1.3平方公里,台下便是黃河故道;台地與古金提相連。其地表散存有唐宋以來的磚瓦殘片。據當地人講,五十年代初於台下挖土井進,曾掘出沉船枯木。該台又俗稱“四女台”。經方物工作者考證,這裡就是古代黎陽城的門戶——黎陽關遺址。

歷史

黎陽關位於古黃河北岸,與對岸的滑台(今滑縣)隔河相望。千百年間,它不僅是兵家角逐中原的重要關塞之一,也是商賈客旅出人黎陽(今濬縣)南行大梁(今開封)的交通要道.歷史文化名城濬縣之所以能在兩千多看間沒治建制,延續發展,黎陽關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黎陽關最初是一個渡口,稱黎陽津,北齊時才建關設謚。據《北史·陽斐傳》載,北齊天保年間(約公元555年)“石濟河溢,橋環,陽斐移津於白馬,中河起石,兩岸造關城,累年乃就。”自此,這面是黎陽關,對面稱白馬關。北周時正式稱黎陽關,五代時又稱黎陽口,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改道南徙後,關津自然廢止。
黎陽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曾起著重要的軍事要塞作用。在有關黎陽關的戰事中,有兩次最為著名。一次是晉隆安二年(398年)後燕慕容德率戶4萬、車7000自鄴(今安陽北)向滑台遷徙,行至黎陽津,狂風大作,拓跋魏追軍降至,三軍驚恐,欲退黎陽城,誰知天公作美,當晚黃河結冰,軍民踏冰渡河。等到魏軍趕到時,河水融化,魏軍無奈,只好“望河興嘆”,而慕容德卻暗暗慶幸,遂改黎陽津為“天橋津”。
再一次就是宋金之戰。宋時,黃河上曾架有浮橋。北宋末,金兵南犯,黎陽關成了京都屏障。靖康元年(1126)正月初二,金兀朮攻克湯陰後,兵臨濬州(今濬縣)。當時宋朝內侍梁方平所部駐紮在黃河北岸,見金兵來到,倉促潰逃,南岸守橋兵丁望見金兵旗幟,即燒浮橋,結果將梁方平的逃兵淹死數千人。梁方平不戰而逃,唯有其部將韓世忠力戰金兵,血染黃河,最後殺出了重圍。金兵占據濬州後,乘小船渡過了天塹黃河,追擊宋軍,直搗京師。

四女台

黎陽關緣何又稱“四女台”?相傳,當初築台建關時,因黃河水勢兇猛,基石無法扎牢。巫仙占卜,說是需將四名貞女墊進台基,才能保證平安建造。黎陽縣令的兩位女兒得知此事後,深明大義,不讓騷擾民眾,自告奮勇,情願以生命來換取黎陽關的建成。河對岸的滑縣縣令膝下無女,只好在民間認了兩個干女兒。奠基那天,四女面對滾滾波濤,含淚與親人訣別,跳入水中,分站四角,讓民工用沙石將自己的軀體築進了台基,黎陽關才順利建成。這僅僅是一個民間傳說。故事能流傳至今,寄託了人們對黎陽關的追念以及對建關人的崇敬。

白馬關

元和郡縣誌》卷八滑州白馬縣:“黎陽津一名白馬津,後更名黎陽津……高齊文襄征穎城,仍移百濟關於此,即造橋焉,改名曰白馬關,周又改名黎陽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