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毓乾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汕尾
- 出生日期:1915年2月1日
- 職業:植物病理學家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主要論著,
人物生平
黎毓乾,1915年2月1日出生於汕尾市,祖籍廣東海豐縣。5歲喪父。國小畢業後曾在香港讀英語,一年後到廣州讀中學。高中畢業時家境破落,回汕尾任國小教員,但有志升學。1936年,考入中山大學農學院。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南侵,廣州淪陷前夕隨校遷雲南澄江。大學期間,靠免費和貸金維持學業。1940 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當時學校由雲南遷回粵北坪石。1944年6月韶關告急,又隨農學院遷五華縣歧嶺,直到抗戰勝利回廣州。
黎毓乾師承林亮東教授,從事植物病理學研究。在澄江、坪石期間隨師進行農作物病害調查,採集寄主植物98種,鑑定病害295種,病原菌236種,足跡遍及滇、湘、粵、桂等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致力於農作物病害研究,對本專業和外系講授農業植物病理學、森林植物病理學、桑樹病理學以及橡膠樹病害等課程。1952年投身於橡膠墾植事業,在海南島主持橡膠樹病害調查和苗期病害防治工作。1952年後,在華南農學院任教,並開展了水稻、花生、甘薯、桑等病害研究。1985年農業部授予他執教40年榮譽證書,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技術成就
1957年開始調查總結稻瘟病發生與水稻葉色“黃”、“黑”變化的關係,即廣東潮汕地區所謂“三十日(移植後)烏(葉色濃),四十日赤(葉色淡)”的高產栽培經驗。這一經驗對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植株抗病力,以防稻瘟病極為有利。
黎毓乾對水稻品種抗病性進行了基礎性研究。他從人工接種測定早晚季稻2400個、自然感病調查早晚季稻758個品種資源抗病能力結果中,了解到南特16雖早熟避螟但感病,塘埔矮、溪南矮作晚稻是抗病的,齊眉優質而不耐肥易感稻瘟病。在品種資源抗瘟性鑑定中,他還篩選出惠陽珍珠早這一珍貴資源。用其雜交的後代珍珠矮在較長推廣期間體現了抗稻瘟病並高產穩產。黎毓乾為水稻抗病育種作出了重大貢獻。
1978-1980年,在全國鑑別品種工作中,黎毓乾對稻瘟病菌進行了生理小種測定,明確了廣東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種類型、優勢小種類群及其分布,提出主要品種輪換栽培的初步方案。該研究論文獲1982年廣東省高教局科技成果四等獎。
在白葉枯病研究方面,1963年黎毓乾在長沙召開的全國植物病理學會會議的論文中指出,疫區種子帶菌的傳染源並不重要,論證了無病田的稻種在疫區播種,本田和晚季秧田都可發病,因此種子帶病是發病的根本原因是值得商榷的。此後,江蘇省農科院證明了病原細菌可以在病稻草越冬傳病,因而使防除實踐有了新發展。
在紋枯病的研究中,黎毓乾提出病情激增在於形成第二次發病高峰期(抽穗前後)的再次侵染,這也是藥劑防除紋枯病的關鍵。排水曬田可以抑制第一發病高峰期(拔節分化期),減少藥劑防治次數。所以採用以藥劑防治為主,結合乾濕排灌,可收到預期效果。1975年在番禺石棋公社,1976年在陽江城西公社設定近萬畝大面積防治示範區,增產率為16.8%~19.6%。為此,1981 年獲華南農學院科研成果獎。
1982-1983年,黎毓乾主持廣東省農業廳批撥專款多點協作研究稈腐病的課題。經研究,此病在雙季稻區晚季稻,嚴重度急劇上升是在乳熟期以後,病株造成稈腐和形成菌核,這與氣候乾燥,過早乾田有關。早稻不存在此條件,雖有感染,受害輕,病部不軟化,亦不形成菌核,說明兩季的侵染源都來自上年晚季稻的發病田。離體接種發現品種“銀丹紅”抗病力近乎免疫,可用作抗病親本。
1984-1985年,廣東省農業廳撥款協作研究稻曲病。經研究,黎毓乾等了解到該病的侵染髮生於開花前的孕穗末期,致使子房及花葯的發育終止在開花前一天或當天的階段,因而病粒不能開花。灌漿期是出現病粒的盛期,再次侵染時可由早熟種的病粒提供中、遲熟種接種體,孕穗後期施藥防治很有必要。病原菌具有毒性,病粒浸出液能抑制種芽伸長,不能髮根和降低成苗率。研究論斷穗中病粒附近穀粒多為不實與病菌分泌毒素有關。論文初報發表後被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期刊摘錄、日本專家也來函索取資料。
甘薯瘟病是1953年首先在廣東省粵西與廣西毗連的個別鄉村發生為害的,1957年遍及湛江、合埔、高要、惠陽、汕頭、佛山6個專區29個縣市。黎毓乾於1956年開始主持調查,並於1957年主持在湛江信宜設點試驗。調查試驗指出,該病是一種細菌性維管束病害,種薯、種蔓可以傳病,從而提出了實施檢疫的科學依據。在供試的10個品種抗病性測定中,發病率1.7%-98.2%,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極明顯。省內廣泛栽培的白皮白心品種禺北白屬高感品種。他提出淘汰感病品種,利用和培育抗病品種是防治該病的經濟有效措施。試驗還指出,病原菌分泌毒素使植株凋萎,將健康種蔓插入搗碎的病組織稀釋液,24小時內對不同品種表現不同凋萎程度,可作為簡易抗病性測定方法。1958年,湛江地區實施檢疫,推動了全省甘薯瘟病防治工作。
花生鏽病是廣東省1970年新出現的一種重大病害。1974-1975年,黎毓乾進行調查研究後發現,病原菌夏孢子不耐高溫(35℃以上),越冬期間存活期不超過100天,病殘株上的夏孢子作為下一季當地菌源均不重要,主要來自落粒自生苗、花生橋樑田以及山區遲熟而較為抗病的蔓生種。田間始病是在封壟時的盛花期,落針結莢期普遍發生,見仁充實期達到發病高峰,施藥期在落針、結莢、見仁期各一次可獲得明顯防治效果。
桑樹青枯病是1972年在廣東省順德桑區新發現並命名的桑樹病害,病原是一種細菌性維管束細菌。1972-1974年,黎毓乾進行調查研究後指出,土壤和繁殖材料可以傳病,提出採用與甘蔗輪栽、實施檢疫等措施。
主要論著
1 林亮東,黎毓乾.滇、湘、粵、桂農作物之病害.農聲.1949(232):20~43
2 黎毓乾,林亮東.廣東稻瘟病流行情況及耕作防治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學報.1955,1(2):141~154
3 黎毓乾,林衍曾.番薯瘟的發生為害情況和防治初步意見.廣東農業通訊.1956(6):23~24
4 黎毓乾.1956年早造潮汕區稻瘟病調查總結.廣東農業通訊.1956(8):6~14
5 黎毓乾,林衍曾,梁志玲.甘薯瘟防治試驗.廣東農業通訊.1957(4):33~34
6 黎毓乾.1957年粵西海島棉角斑病調查.華南農業科學.1957(4):30~35
7 黎毓乾,林亮東,劉金仙等.廣東水稻品種對稻瘟病抵抗能力的鑑定及其抗病現象的觀察.植物病理學報.1960,6(1):18~30
8 黎毓乾.水稻矮稈品種在早季田間的抗病性能.廣東科協.農業科學參考資料.1964(5):15~17
9 黎毓乾.水稻白葉枯病發生、發展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廣東科協.農業科學參考資料.1965(1):1~7
10 黎毓乾,何漢生等.番禺石棋公社1957年水稻紋枯病綜合防治總結.見:廣東省農業局.水稻病蟲防治經驗彙編.1976,66~74
11 黎毓乾.花生鏽病綜合防治.見:廣東農業局植保總站.植保經驗彙編.1976,100~105
12 黎毓乾,張寶棣,康必鑒等.花生鏽病發生規律及防治研究.廣東植保資料選編.1979,77~96
13 黎毓乾,戴冠群等.廣東省桑樹青枯病調查研究.廣東蠶絲通訊.1979 (2):15~20
14 康必鑒,黎毓乾等.廣東稻瘟病菌生理小種與品種間專化性的研究.華南農學院學報.1981(2):33~41
15 何漢生,黎毓乾.水稻紋枯病綜合防治措施研究.中國植保學會1981年年會論文摘要集1978-1981年華南農學院獲獎科研成果編.213~214
16 吳柏材,黎毓乾.廣東小麥根腐病侵染源土壤孢子量測定方法.華南農學院學報.1983,4(1):88~96
17 黎毓乾,康必鑒等.水稻稈腐病研究(簡報).廣東農業科學.1984 (5):35~36
18 黎毓乾,康必鑒,張寶棣等.水稻稻曲病研究初報.廣東農業科學.1986 (4):45~47
19 張寶棣,黎毓乾.菊花斑枯病菌生理性狀研究.華南農業大學學報.1986 (1):25~28
20 張寶棣,黎毓乾.菊花斑枯病的發生、品種抗病性及藥劑防治.華南農業大學學報.1986,7(4):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