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廉

黎智廉(1907.8.8~1998)字亞卿,別字東方。河南正陽縣皮店鄉人。生於江蘇省東台縣河垛場。其父黎淦,字衡平,為清光緒辛卯科舉人,仕於江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智廉
  • 別名:字亞卿
  • 出生日期:1907年
  • 逝世日期:1998年
  • 職業:教育家
  • 出生地:江蘇省東台縣
人物經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智廉9歲即從師學習英語。先後就讀於上海南洋大學附中、北京清華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攻讀哲學、史學。1931年6月,獲巴黎大學文科博士學位。是年8月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任教,主講哲學、法國大革命史和西洋通史。“九·一八”事變後,轉任廣東中山大學教授。1937年到開封,任東北大學教授。1939年應成都中央軍校邀請,給少校以上軍官講戰史。又應教育部長陳立夫聘,到重慶主持史地教育委員會工作,兼大學用書編輯委員會常委。並在中央、朝陽、復旦各大學兼課。抗日戰爭勝利後,黎智廉應珍珠女士之邀赴美,助編其所辦的《亞洲雜誌》。未及就任,又被波靈頓城福爾蒙洲大學聘請,創辦遠東學系。1947年9月,任紐約布魯克林學院客座教授,兼私立亞洲研究員指導教授。1948年歸國,任貴州大學歷史系主任。次年,他再次赴美,先後在密蘇里州坎薩斯市大學、勞倫斯城坎薩斯州大學、伊斯諾州皮斯阿城私立布雷德來大學任教。1954年,在新加坡與林語堂博士共創南洋大學。次年3月赴台灣,任國際文教合作委員會主任委員。與美方委員布朗博士、華方委員兼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鄭彥景,台灣大學校長錢思亮,政治大學校長陳大齊等合作,資助教育部建辦公大樓。擴建台灣各大學校教室宿舍。譯印《東南亞通史》等世界名著多部。張其昀(曉鋒)創辦中國文化研究所,聘黎為史學門主任。1963年黎智廉在次赴美,在邁地森城威士辛州大學任客座教授。此時,台灣文化研究所擴充為中國文化學院。史學門升格為史學研究所,仍任黎為所長。黎回台後,堅決表示:願全力從事歷史教學工作,不擔任行政職務。獲準後,被尊崇為該所永久教授,名譽主任。不久,中國文化學院改為中國文化大學。黎智廉盡瘁於歷史教學,數十年如一日。他德高望重,歐美爭聘。曾任美國雷斯諾城加州州立學院、聖地亞哥城私立國際大學史學教授。他應英國牛津大學之邀,赴英講述中國彩陶與裏海東境彩陶之比較……黎智廉治學嚴禁,學識淵博,多年來他曾寫論文百餘篇,專著數10部,並把張曉峰著《孔學今義》、《戰國學術》譯為英文。獨著《中國史之研究》即《我們的根》,現已公開出版發行,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人物評價

黎智廉不僅是一位桃李滿天下的教育家、歷史學家,亦可堪稱為世界文化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