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竹木器樂

黎族竹木器樂

黎族傳統器樂取材於民間豐富的竹木資源,包括獨奏樂曲、合奏樂曲、歌舞樂曲、祭祀樂曲和八音樂曲五大類;黎族樂器不少於40種,傳統樂器主要有獨木鼓、叮咚、口弓、口拜、鼻簫、灼吧等。

黎族傳統器樂產生於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宋初的《太平寰宇記》云:“瓊州聚合推鼓歌樂。”據傳,黎族傳統器樂以清康乾年間最為盛行。

黎族傳統器樂是祖國民族器樂寶庫中的瑰寶,竹木器樂曲中蘊含著原生態的音樂特徵,曲體結構靈活自由,旋律順暢,音調古樸清純,它融匯了黎族的傳統文化、審美意識、民俗風情等諸多元素,為黎族人民喜聞樂見。

2008年6月7日,黎族傳統樂器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族竹木器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申報地區: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 遺產編號:Ⅱ-135
  • 遺產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黎族竹木器樂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宋《太平寰宇記》記載:瓊州黎人“打鼓吹笙以為樂”;宋《桂海虞衡志》載:黎人“聚會亦椎鼓歌舞”;清人張慶長的《黎岐見聞》亦載:“男女未婚者,每於春夏之交齊集野間,男彈嘴琴(即口弓),女弄鼻簫,交唱黎歌。”據有關資料,最早出現的樂器是獨木鼓。黎族古民歌傳述,遠古時候因雷公擊倒大樹,燒樹木成洞,黎族祖先就擊木洞呼眾圍獵,後來人們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來咚咚作響,以作招眾、祭祀和樂器使用。叮咚木也是較早出現的打擊樂器。古時,黎族人民砍山種山蘭,以驅趕山豬,後來發展成為跳舞娛樂用的打擊樂器。
黎族俗語:歌聲不停,笛音不止。這個俗語反映了黎族的民間樂器與民歌一樣歷史悠久。

藝術特色

原生態的黎族傳統器樂曲富有原始音樂的色彩。傳統樂曲產生於原始社會生活中,保留有原始生活的音韻,展現黎族原始生活的風情,如獨木鼓恢宏厚重的聲音和簡約的鼓譜,體現原始崇拜祭祀活動的肅穆場景。鏗鏘悅耳的叮咚聲,使人們如置身在原始的山蘭園中。聲輕委婉的鼻簫,聲細纏綿的口弦,訴說著情人的竊竊私語,音純嘹亮的唎咧、嗶噠、闊廣悠揚的口拜、洞勺(灼吧),呈現出黎族人民勞動、節慶、歡樂等豐富多彩的生活場面。
黎族傳統器樂有古樸簡約的特徵。曲牌結構多為單曲體,以一個曲調為基礎做多次反覆演奏,在反覆中僅有速度變化,以反覆的演奏的方法加深了人們的音樂印象。調式音階方面,多為五聲音階為主的徵調式和官調式,曲調大體是以同度音階反覆和二度音階為主進行,旋律起伏不大,節奏、節拍一般較為規整。

代表作品

黎族器樂曾有過輝煌,如黎族器樂《打叮咚》參加1957年第一屆全國音樂舞蹈會演,得到好評;黎族樂手盧玉昌吹奏的“口拜”樂器1980年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連吹20多分鐘不換氣,博得滿場喝彩。樂手黃會基因為吹唎咧,被廣東民族歌舞團招收,他吹奏的唎咧樂曲《相會在山蘭園》從1984年至1992年先後應邀到新加坡、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吹奏,飲譽國內外。

傳承意義

黎族傳統樂器和樂曲在祖國的音樂殿堂里獨具一格。如叮咚木、鼻簫、口弓、唎咧、洞勺(灼吧)等樂器在國內並不多見,許多樂曲也是本民族獨具的,它豐富了祖國器樂的寶庫,呈現出祖國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受時尚音樂的衝擊,黎族傳統器樂日漸式微,民間樂手也青黃不接,傳統的樂曲也有失傳之危。與此同時,全面深入進行傳統樂曲的收錄記譜工作,以便留存遺產;大力培養傳承人,避免人亡藝絕。加強研究,有效地進行傳統樂器的改革,提高它的表現力,堅持在各種文藝活動中使用,弘揚和展示傳統樂曲的獨特魁力。
黎族樂器有著自己的價值,它的萌生、發展和最終形成,融匯了民族歷史、生產、生活、風情習俗的諸多信息,生動地體現了本民族、本地區的文化傳統。對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特別是為音樂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