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黎族村落,村落選址,選址原則,民居類型,住宅,隆閨,穀倉,土地公廟,竹樓,曬穀場和曬穀架,牛欄,豬圈,山寮房,發展演變,綜述,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民族特色,居住地點,房屋特點,文化藝術,文化書籍,風俗習慣,造型藝術,
黎族村落
村落選址
黎族的村落多散布在盆地、河谷台地和濱海平原上。黎族聚居的地區包括五指山、鸚哥嶺、黎母嶺、霸王嶺、雅加大嶺等山區地帶,地勢是東北高,西南低,中南部地區為五指山腹地。黎族的居民點,黎語稱“抱”( bou)或“番”(fa:n),為“村”的意思。黎族的村落有的是同姓聚族而居,有的是多姓聚居。村落內各個成員之間,大家都有“同村又同親”的觀念。
選址原則
黎族村落的選址原則具體歸納為“三靠一爽二乾淨”。
“三靠”:一靠近耕地,便於勞作生產,也便於在其周圍的小丘陵或山坡種植雜糧。二靠近河川或溪流,便於用水灌溉農田及生活飲用,並且可以捕撈水族類改善生活。三靠近山嶺及森林,便於獲取日常燃料及建築用材,還可以狩獵。
“一爽”:指地勢要高爽,要有一定坡度,不占用耕地。這樣可以防濕、防潮,避免房屋遭到破壞、人畜生病;同時,還可利用坡度讓雨天將地表的髒雜物衝到村外或窪地田裡去,保持村內衛生。
“二乾淨”:指居住的地方一要“乾淨”,死過人或有不好傳說的地方不能建村;二是野獸出沒少,避免山豬、猴子等對農作物的破壞。
民居類型
黎族村落傳統的建築物除了住宅外,還有隆閨、穀倉、土地廟、竹樓、曬穀場、牛欄、豬舍等。一般情況下,住宅群外圍分布著穀倉、牛欄、豬舍等建築物;村子入口處一般有土地公廟;村內公共場所有懸掛傳統的銅鑼以及牛皮大鼓的竹樓、曬穀場等。
住宅
黎族主要有船形茅屋和金字形茅屋兩種樣式。船形屋是黎族最傳統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住宅。它以木條、竹子、紅白藤和茅草為建築材料,房屋的骨架用竹木構成,十分原始和簡單,屬於傳統竹木結構建築。船形屋有高腳船形屋與低腳船形屋之分,外形像倒扣的船篷,屋架用紅、白藤紮緊,上蓋茅草或葵葉。金字形茅屋是黎族人民在與周邊民族交往時吸收過來的住宅類型,20世紀50年代後普遍出現於黎族社會。它以樹幹作為支架,竹木編牆,用稻草與泥混合後抹成泥牆。
隆閨
按黎族社會的習慣,兒女長到了13~14歲時,家長就為他們在外面建一間小房子居住。這種小房子黎語叫“隆閨”( ploɡkui),意為“不設灶的小屋”。隆閨有兄弟隆閨與姐妹隆閨之分。兄弟隆閨由男孩子自己上山備料建造,姐妹隆閨則由她們的父母親幫忙建造。隆閨一般建在村落的村頭、村尾僻靜處或穀倉邊,有的也在父母住房邊搭建。隆閨的式樣與主房相似,但規格要小得多,只有幾平方米,室內只設床鋪,只開一個小門。隆閨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住3~5人以上,小的只住1~2人。隆閨內不設火灶,專用於學習、睡覺、玩樂。
穀倉
黎族社會中穀倉是古代“乾欄”建築的遺存。這種穀倉上有茅草蓋頂,下有架空地板,倉身多為木板、泥牆、竹蓆製成,有防潮、防鼠等功用。
土地公廟
大多數黎族村落都建有土地公廟,供奉奇形石頭供人朝拜。黎語稱之為“鬼屋”,起著鎮村神、保護村莊的作用。
竹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大部分的黎族村落內專門搭建一座竹樓用來懸掛皮鼓。遇有事,如節日、慶典、祭祀祖先、捉捕盜賊、抵禦外敵、慶賀豐收及全村性活動時,村長或族長便敲皮鼓來集眾。竹樓可以說是人們集中議事、進行各種活動的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種建築類型逐漸消失。
曬穀場和曬穀架
在黎族村落中,經常會見到數戶人家用細的樹枝或竹片築成圍牆,共同圈圍一塊場地做成曬穀場。圍牆用來阻擋家禽家畜闖入,常設有一個小門作為出入口。在曬穀場旁常設曬穀架。曬穀架用直徑約20~30厘米的青梅木等打樁作為豎架,用稍細的竹子綁在上面(雙面)作為橫架,搭成格線狀。山欄稻、水稻等從雙面對插掛在曬穀架上。曬穀架高達2.5米以上,上下需要藉助梯子。
到1990年時,五指山地區的部分黎族民眾在從事零星的“砍山欄”生產時,常在山欄園地邊架起曬穀架,收割山欄稻時直接把稻穀曬在上面,等曬乾後才挑回家。別的地方已少見曬穀架。
牛欄
黎族每個村落都有牛欄,水牛白天耕作、搬運或放牧,傍晚就被趕進牛欄。牛欄多數是露天牛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起了有茅草蓋頂的牛欄。黎族的牛欄有圓形與長方形兩種形式,圓形較為古老、原始。這些牛欄都是以木條打下邊樁,然後用較細的樹枝或粗藤編成籬笆,欄高約1.5米左右,入口處用結實的木枋做門角柱,裝上數條活動的橫木為插拴。牛欄的面積一般約有10多平方米,可容納1~2頭牛,農業合作社時期的牛欄面積較大,可容納10~30多頭牛。
豬圈
黎族村莊裡幾乎家家戶戶都建有豬圈。豬圈習慣建在斜坡上,以便於雨水沖刷豬糞,保持豬圈的清潔衛生。建造豬圈時,將兩根木柱插入斜坡上作支承,與平地上的兩根木柱圍成一個長方形的圈欄,四周以疏木棍作欄桿,用藤皮紮緊。頂部鋪有茅草蓋,豬圈順著斜坡方向傾斜。前高后低,下雨時雨水可順勢沖刷圈內污垢。
山寮房
黎族的山寮房一般建在山欄園或水稻田邊的坡地上。黎族的山欄園一般離村子很遠,村民們經常要帶著簡單的行裝和鐵鍋住在山欄園裡,於是就在山欄園內搭建一個簡易的高架小茅草房,作為巡園、休息、用餐和驅趕野獸的臨時場所。
發展演變
綜述
黎族傳統的住宅形式是船形屋。船形屋是黎族人民吸收了我國古代西南各民族的“乾欄式”建築,並結合海南島特殊的地理環境創造出來的獨特的建築類型。船形屋具有船的特徵,黎族村落中最古老的一種住房形式——高腳船形屋,就猶如一條倒扣起來的船隻。
黎族的住宅形式經歷著三個階段的演變過程,第一、第二階段是住宅形式自身的演變發展,第三階段是受外來居住形式的影響而發生的演變。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由穴居逐漸變為巢居。晉代時“珠崖人皆巢居”的記載說明當時黎族人民已普遍從地面住到了樹上,遠離猛獸蟲蛇的侵害。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是黎族船形屋住宅形式的不斷演化。黎族人民的居住形式由巢居轉為乾欄式船形屋。宋代各史籍中都有記載黎族人居住船形屋的情況。
“居室形似覆舟,編茅為之,或被以葵葉,或藤葉,隨所便也。門倚脊而開,穴其旁以為牖。屋內架木為欄,橫鋪竹木,上居男婦,下畜雞豚。熟黎屋內通用欄,廚灶寢處並在其上;生黎欄在後,前留宅地,地下挖窟,列三石,置釜,席地炊煮,惟於欄上寢處。”
直到清代,船形屋仍然是黎族地區普遍存在的住宅形式。在社會生產力提高,居住環境改善後,船形屋的發展變化會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人類用火技術成熟之後,抵禦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船形屋的發展演變就更為迅速。船形屋一般遵循著由高腳船形屋——低腳船形屋——落地船形屋——半船形屋的演變方向。高腳船形屋是黎族最古老的一種住宅形式,由柱子架空地面約1.5~2米,多選在坡地修建,與地形巧妙結合,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以木梯上下。其主要為白沙黎族自治縣潤方言地區黎族特有的住房。20世紀40年代後逐漸消失。
低腳船形屋與高腳船形屋相似,只是樓板高度降低,一般在0.7~1米之間,屋底失去圈養牲畜的功能。落地船形屋直接建在地面上,沒有架空地板,拱形屋蓋一直貼至地面,但內部的居住面仍架離地面30厘米左右,保留了乾欄式建築的痕跡。半船形屋直接建在地面上,船篷狀的屋蓋不再直落到地面,而是在縱側面建起矮小的檐牆,其檐口離地一般有0.8米。船形屋在其演變過程中沒有失去黎族傳統住宅的獨特風格,其船篷結構形式得以保存,只有居屋高度發生了變化。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是黎族傳統船形屋演變為金字形茅屋。
這種茅草屋是在與漢族等其他民族交往的過程中吸收過來的建築類型。金字形住房在採光、通風、建築技術等方面有顯著的優點,能在黎族社會普遍流傳。
金字形茅草屋為人字或金字頂,四面為泥牆,有窗戶與門口,與漢族住宅相似。金字形茅草屋屬竹木結構,頂上覆蓋茅草;另一種金字形屋就是磚瓦結構房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崖縣、陵水縣、東方縣、瓊中縣、樂東縣等縣的一些黎族民眾已採用漢式的金字形屋,一些富裕人家則已建起漢式的金字形磚瓦房。黎族人住進磚瓦房後,多數在居屋外另建小廚房,廚房內除沿用火塘和三腳架外,灶台多數改變為馬蹄灶和台灶。黎族傳統住宅的內部結構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到1990年,黎族村落里的金字形磚瓦房占絕大多數,並且出現了鋼筋水泥式的平頂房、樓房。金字形茅草屋多數隻作廚房用。
民族特色
居住地點
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市、保亭、樂東、瓊中、白沙、陵水、昌江等地。一般以同姓聚居,一個村莊的村民大多數都是同一姓氏。如今,這種現象在逐步改變,同姓聚於一村的比率在大大降低。黎族村寨都依山傍水,村寨建在山坡上,一間 間一幢幢的茅屋、竹樓,還有小河在村前流過,構成了一幅田園式的生活。河水是村民們取水的主要來源。 黎族民居以各個支系的不同而各具特色。通過民居的不同特點可以區分出的支系來。如:杞黎以船形屋為代表,而潤黎則以龜形屋為代表。
房屋特點
在不同形狀的房屋中,船形屋是最 具有原始風貌的建築,相傳在三千年前的殷周,黎族的祖先乘木船漂流過海,克服了種種險阻,來到了美麗富饒的海南島,並決定在此定居,於是木船就成了他們避風擋雨的屋舍。後代為了紀念祖先並崇拜祖先,木船形的草屋便代代相傳,而且取名叫“船形屋”。如今,船形屋已不多見了,主要保存在五指山腹地。
傳統的船形屋,高約三、四米,寬約兩米左右。以竹木為架,茅草為屋頂。地下以木板或竹子為主,可以防潮。一般離地面1米左右。屋裡設有火塘。
龜形屋是潤黎所特有的。龜形屋遠看像只烏龜,是所有黎式民居中較大的一種。屋呈圓形,主要以竹木為牆架。
黎家茅草屋的搭建是非常有趣且十分原始的。首先,以竹木綑紮的方式,搭成屋的框架。然後,把選好的稻草根放在水裡泡三天,等到腐爛以後與有黏度的紅土摻和在一起,再把它一塊一塊撈出來,糊在搭好的竹架上。當“牆”修好後,就開始搭建屋頂。屋頂的主要用料是茅草和竹條。先用竹條把曬乾的茅草一捆一捆夾好,運上屋頂後,再把一捆一捆的茅草間用竹條綑紮連結,這樣屋頂就非常結實。即使是傾盆大雨,還是颱風,都沒有被風吹倒和漏雨的現象。屋頂的茅草1——2年換一次。
在黎族家的屋門上,常會懸掛牛頭和牛角。這是他們喜愛牛、崇敬牛。如果跟隨自己十幾年的牛死後,他們會把牛的額骨、牛角留下,懸掛在自家門口。牛角是成對搭配的,一隻公牛、一隻母牛,母牛角置於公牛角的上邊。黎族人以這種方式表達對牛的懷念和喜愛,同時也象徵著主人要像牛一樣勤勞與不畏艱辛。
文化藝術
文化書籍
黎族雖然沒有本民族文字,但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口頭文學。其形式活潑,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世代相傳。主要包括故事、傳說、神話、童話、宗教家譜等。比較著名的有《人龔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傳說》、《甘工鳥》、《鹿回頭》等。既反映了社會歷史,總結生活經驗,傳播各方面的知識,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寄託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風俗習慣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音樂和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民間音樂有自己的傳統樂器:鼻簫、口弓、叮咚板、獨木皮鼓、蛙鑼等。民間歌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海南漢語作唱詞,以黎族民歌韻律為唱腔,稱作“漢詞黎調”;一種是用黎語作唱詞,稱為“黎謠正調”。內容多樣,有勞動歌、生活歌、情歌、頌歌、儀禮歌、敘事歌、雜歌等。歌者即興作詞、吟唱心曲,引人入勝。並有獨唱、對唱、說唱、聯唱、領唱等不同形式。曲調旋律,各地區略有不同。
有歌就有舞。黎族人民不僅善唱歌,也愛跳舞,他們的舞蹈來源於生產和生活,來源於對祖先的崇拜。內容主要有生產舞、生活舞和宗教儀禮舞。較著名的舞有《招福舞》、《打柴舞》(竹竿舞/打竹舞)、《舂米舞》等。舞時,往往歌聲、打擊樂和喊聲相融,場面歡快。
造型藝術
黎族的造型藝術,以織錦工藝最為著名。在唐宋時期,黎族的紡織技術就比中原先進。織出的黎錦、黎單聞名於世。他們利用各種不同的紡織工具,從軋棉、彈棉、紡線、染色、理經、織布、刺繡,直到生產出色彩斑斕的錦、被、單、筒裙、花帶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統的生產工藝。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雙面繡”,以其技術精巧細密,花色艷麗又富於特色而馳名。此外,黎族的獨木器製作和竹藤編織工藝,也十分著名。
現只是一些民眾保存有黎族傳統服飾及生產、生活工具,棉麻製品有男女上衣、女筒裙、頭巾、木棉布料、麻布料、麻被、麻袋等。黎族婦女服飾主要有上衣、下裙和頭巾,黎族女上衣長61厘米,腰圍55厘米。麻布料長3.08米,寬25厘米,木棉布料長4米,寬17厘米,麻布料首公上衣,衣為灰色,仿銅紋,黑色淺綠,衣長76厘米,腰圍57厘米,衣袖通長115厘米。首飾品有銅耳墜、銀耳環、銀項圈、銅鈴、銀手鐲、銀質袍鈕扣、銀戒指等。生產、生活工具有木竹藤製品、織錦工具、獨木舂血,編壓斗笠工具、紡紗工具、園木平耙、藤籮、藤罐、獨木凳、捕魚工具、獰獵工具、籮筐、斗笠、獨木牛鈴、男女刀簍、陶瓷、陶罐等生產、生活用品。藤罐有一圓形蓋子,通體呈褐黃色,高16厘米,口徑10厘米,底徑12厘米;捕漁工具用麻的糾維織的,直徑58厘米,陶瓷是黎族自己制燒的,褐色,素麵完整,肩部有7個乳針鈿,口徑23厘米,高38厘米,底徑22厘米。
女上衣、筒裙、棉質布料、麻質布料、頭巾、腰帶、彩帶等,其中頭巾的兩側繡有漢文字,巾長155厘米,寬23.5厘米。黎族女上衣衣的款式前下擺長,後下擺短,衣胸兩側繡花紋,長55厘米,腰圍40厘米,衣袖通長106厘米,筒裙長50厘米,腰圍38厘米,棉質布料彩帶長4米,寬20厘米,這個彩帶是黎族結婚時習慣繞在床頂邊。服飾式樣都顯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首飾品有銅耳墜、鉛手鐲、銀質鈕扣、珠子、耳鈴、腳鐲、項飾、髮飾等,銅耳墜頂部有一彎扣,下端一彎勾,橙黃色,鉛質手鐲:鐲身鍛成一簿鉛片圈,內平滑,外原兩凸起的鉛片彎勾而成,表面有繩紋,弦紋。生產、生活工具有藤箱、藤蘿、竹笠、魚籠、露兒葉席、狩獵工具、捕漁工具、多種獨木器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