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四小

黎平四小

黎平縣城關第四國小(簡稱“四小”)是一所恢復重建的學校,初辦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名為“德鳳鎮第四中心國民學校”,校址在城東夜家坡蔣氏宗祠,故人們又叫它為“城東國小”。現在新校址坐落在黎平縣城南面,背靠黎平一中,前臨富民南路、清泉大道。是黎平唯一創立國小和國中的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平城關第四國小
  • 外文名:Li Ping Si Xiao
  • 簡稱:黎平四小
  • 校訓:勤奮 自強 自立 創新
  • 創辦時間:1947年
  • 類別:公立國小、公立國中
  • 現任校長:吳世國
  • 所屬地區: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
  • 學校地址:貴州省黎平縣清泉大道
學校歷史,學校設施,相關政策,學校榮譽,

學校歷史

四小自創辦以來,時停時辦,經歷了3個階段。初辦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名為“德鳳鎮第四中心國民學校”,校址在城東夜家坡蔣氏宗祠,故人們又叫它為“城東國小”。校長袁華英,教導主任王香遠,有教師8人,學生110多人。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調整國小,該校併入城關第一國小。
1973年,在南門書院重辦四小,有3個班。1975年後,停招小學生,改招國中生。1980年秋,四小升格為德鳳區初級中學。
隨著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加,國小入學人數增多。1999年,縣委、政府決定恢復城關第四國小。投資120萬元,選址建新校。
2001年9月,“城關第四國小”掛牌成立。同時還掛“黎平民族師範附小”的牌子。根據縣編制委員會下發的《黎機編通(2001)2號》檔案,學校定為股級事業單位,定編42人,其中正副校長各1人,正副教導主任各1人,總務主任1人。辦學規模24個班,當年秋開始招生。共招收12班,360人。為緩解城關地區國中招生的壓力,決定開辦4個戴帽國中班,招收學生220人。

學校設施

城關第四國小(簡稱“四小”)是一所恢復重建的學校,坐落在黎平縣城南面,背靠黎平一中,前臨富民南路、清泉大道。校園占地面積1.0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有教室24個,小辦公室4個,儀器室、遠程教育室、實驗室、電腦室、體育室各1個,舞蹈室2個;專用圖書閱覽室1間,藏書1.08萬冊,生均13冊;安裝了通訊、閉路、網路系統;操場內有300米環形跑道和室外籃球場1個。
學校有國小部和國中部。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由2001年的20名教師、624名學生,發展到2009年,國小部已有教學班13個,在校生769人,專任教師28人;國中部已有教學班6個,在校生215人,專任教師20人。
至2009年,學校獲獎46次,教師獲獎136人次,學生個人獲獎48人次,參加各種演出200餘場次,接待中外來賓、來訪者2000餘人次。現有教學班19個,其中國小13個,國中6個;在校生984人,其中小學生769人,中學生215人。

相關政策

為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縣政府下發《黎府辦(2001)64號“關於在四小開辦民族藝術國中班的通知”》:(1)2001年起,在全縣範圍內從國小畢業生中每年招收30名具有一定民族文化藝術基礎的少數民族學生,開辦“民族藝術國中班”;(2)該班學生除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所規定的教育外,還要注意培養民族文化藝術特長;(3)為保證學生“進得來,留得住”,縣財政每年撥款3.6萬元專項經費,用於學生生活補助和添置該班教學設備及聘請特殊專業課教師。根據班級設定情況,配置教師38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員5人,國小專任教師17人,國中專任教師16人。
加強學校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教導處、黨支部、團支部、少先隊 、工會、女工委相繼建立。先後制定了《校長職責》、《教導主任職責》、《總務主任職責》、《教研組長職責》、《學校綠化職責》、《學生行為規範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逐步走上正軌。
開拓奮進。2002至2003年,師生決心以創辦一流學校為目標,以弘揚民族文化藝術為辦學特色,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各項工作實行競爭上崗;測評學生綜合素質,實行單人單桌考試制度;各學科教研組積極開展教研教改活動,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認真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請司法幹部上法制課,請關工委領導對學生進行爭做“文明好少年”的講座。召開黨支部會議,號召黨員教師加強學習,團結廣大教師,起好表率作用。加大民族藝術班的管理力度,制定總體目標。各科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制定教學計畫。經一學年的教學,藝術班在縣舉辦的文藝演出中嶄露頭角。
在團縣委舉辦的“五·一”篝火晚會上表演,獲得一致好評;在縣委組織部、文廣局舉辦的“七·一”民族歌手大賽中,吳勝情、吳姣姣分別獲二、三等獎,合唱團獲三等獎。
2002年教師節,上級到四小慰問,對四小的各項工作給予好評,並希望師生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績。老師們決心努力奮鬥,團結協作,將四小辦成一流學校。由於辦學有特色,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專家、媒體紛紛到四小考察。台灣《大公報》記者曾福祥到來考察,觀看了藝術班的侗歌表演,並拍了紀錄片;中央社科院教授鄧敏文與民族專家張勇到來,考察藝術班的開課情況,觀看了文藝表演;貴州民族學院院長吳大華到校與藝術班學生座談,通報了2003年貴州民族學院將創辦全免費招收“神奇侗族大歌班”學員的情況;聯合國教科文組一行 5人到來,了解藝術班的招生、開課及辦學宗旨,並觀看了藝術班侗族大歌表演。藝術班學生逐漸成熟後,承擔了很多重要的接待演出任務。如參加“第二屆黎平·中國鼓樓文化藝術節”大型侗歌隊表演;為國家、貴州省、黔東南州旅遊局領導到黎平縣考察演出,為港澳同胞李賢良、黃先強先生捐資修建羅團國小儀式演出,為“黎平機場建設與侗鄉經濟發展研討會”文藝晚會演出等。
為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規範化、制度化,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教代會審議通過了《獎懲制度》、《維修制度》、《綠化制度》、《請假制度》、《教育教學量化考核綜合評價方案及實施細則》、《“兩基”責任追究制度》。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四小在縣內國中、國小的教學質量評比中,取得較好成績。2002—2003學年度,國小普通班考試,人均分,獲三等獎;國小畢業班考試,及格率,獲一等獎;國中普通班考試,人均分和及格率均獲一等獎。學校在加強軟體建設的同時,加大硬體建設的力度,建成操場、跑道,體育設施得到進一步發展。

學校榮譽


2004—2006年,為四小快速發展時期。為促進學校發展,大量添置教學儀器,普及計算機教學,開通閉路電視,推進素質教育。為逐步將四小建成民族文化進課堂的示範性學校,成立民族文化進課堂領導小組。修改民族文化教育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求:第一,樹立民族責任感,增強民族自信心;第二,處理好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吸納關係;第三,認真做好民族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第四,營造民族文化氛圍;第五,加大對民族文化藝術教師的培養力度;第六,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現有設備的作用,積極開發校本教材;第七,國中藝術班開設所有侗族民間文化課程,國小部開設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課,少年合唱團以侗族大歌和民族舞蹈為主;第八,要求全校學生能熟練使用10句以上侗族文明用語、20句以上日常生活用語,會唱3首以上侗族大歌、敬酒歌,了解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礎知識,每人製作1—3件民間美術作品;第九,藝術班、少年藝術隊的學生要熟悉侗戲表演藝術,會唱侗族琵琶歌,會使用1種以上民間樂器;第十,普通班,每周安排1—2課時的民族文化課和1—2課時的課外活動時間;藝術班,每天課外活動上民族文化課。由於措施得當,民族文化進校園全面鋪開。學校成為“貴州民族學院教學實習基地”、“黎平縣民族人才培訓基地”,並正式掛牌。此後,藝術班外事演出逐漸頻繁。赴浙江參加“2005年杭州狂歡節”;到凱里參加“黔東南旅遊產品、文化產品推銷”演出;到湖北參加恩思市芭蕉侗族鄉建鄉二十周年慶典;藝術班35名學生和岩洞、口江25名學生組成侗族少年合唱團,赴廈門參加第四屆國際合唱節比賽,成為中國唯一參加開幕式表演的隊伍,該賽事向全世界轉播,在來自80多個國家的300多支隊伍比賽中,侗族少年合唱團獲“金獎”;赴北京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06華人華僑中秋音樂會”;赴肇興參加中央電視台7頻道《生活567》欄目,錄製《送平安進村寨》節目;代表貴州參加北京“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成果展演”,演出3場,中央電視台3、9、12頻道相繼轉播,文化部長申家政和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研究保護中心田青教授宴請侗族大歌隊時讚譽:“你們為本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四小民族文化進課堂開展得有聲有色,影響越來越大,吸引了更多媒體記者、專家學者前來考察。黔東南電視台記者、貴州電視台記者、《西部開發報》記者、《貴州日報》記者、廣東茂名市廣播台記者紛至沓來,中央電視台12頻道、少兒頻道攝製組先後到校拍攝民族藝術進課堂的紀錄片和專題節目。《貴州日報》以《侗族大歌進課堂》為題,在該報20400號頭版發表;《杭州日報》、《貴州民族報》也大篇幅介紹四小民族文化進課堂的情況。西南大學教授劉茜、省文化廳陳科長一行,省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建華一行,省民族學院何院長、民族學院旅遊學院龔院長、省民族歌舞團蒙團長一行,以及省文化廳吳建偉同志、州文化局王德文局長先後到四小,對民族文化進課堂進行調研,並給予充分肯定。但四小仍不滿足所取得的成績,為探索民族文化進課堂的有效途徑,校長吳世國陪同縣有關領導到貴州民族學院、省教育廳協商有關民族文化進課堂的教育事宜,最後達成協定,於2006年在四小開辦民族民間文化中專班,向全縣招收45名學生,使四小形成集國小、國中、中專為一體的辦學格局。遺憾的是,這期間學校校園建設遭到嚴重破壞。房地產開發商在無任何手續的情況下,開挖學校道路、操場,造成教學樓基礎開裂、斷水斷電,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受到嚴重影響。
2007—2008年,是學校發展變化更大更快的時期。先後投資近100萬元,修建保坎、道路、宣傳欄、體育器材室,徵用土地,綠化美化校園,校容校貌有了巨大變化。進一步完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充實教學設備,強化實驗教學。購置體育器材,增加現代化教學設備,添置電腦、印表機、電視機。強化學生思想教育,加強教師師德教育。加強“雙基”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舞台,創造互相交流的平台。這一時期,學校參加省、州、縣及國家級演出共60多場次,接待外賓1700人次。其中,負責接待成都軍區政委張海陽中將一行到黎平考察而舉辦的演出;參加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成立20周年慶典演出;參加湖南會同縣金子岩侗族鄉成立10周年慶典演出;赴上海參加“第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到黎平縣機場迎接余秋雨先生一行;赴北京參加“大紅門國際服裝節”演出;代表貴州省司法廳赴昆明參加泛珠江三角洲9省區司法系統文藝演出;赴廣州參加“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演出;代表黎平縣參加在凱里舉辦的“民族文化進課堂歌詠比賽”。各項活動均得到各級領導及家長們的大力支持,既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也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更培養了一批批優秀學生。
這期間,前來學校調研考察的各級領導、專家學者源源不斷。主要有貴陽市教育局局長張雪麗一行;丹寨縣四大班子及教育局領導一行;貴州省民眾藝術館館長陳華、音樂舞蹈部主任付滿春、聲樂副研究員沈韻秋一行;江蘇省無錫市教授王培一行;西南師範大學教師一行;貴州希望網領導一行;黃平縣教育局考察團一行;廣西融水縣委、縣政府、民委、教育局、文化館一行;貴州省教科所、省財經學院領導一行;清華大學董教授一行。他們的到來,學校除熱忱接待以外,還就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問題與他們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
由於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文化教育、民族藝術教育取得可喜的成績。2007年,四小被貴州省教育廳、省民委定為“貴州省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省民委主任郝桂華、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鍵、黔東南州副州長劉小春及省州縣領導、各縣市教育局局長、民委主任、各兄弟學校代表300多人,齊聚四小,參加“貴州省首屆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現場會”。四小師生以攔路酒、文藝表演、課堂教學等形式,反映民族文化進課堂所取得成績,受到領導、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2008年,四小被評為“貴州省首批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先進學校”,校長吳世國被貴州民族學院評為“教學管理和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先進個人”。
藝術來源於生活,應為社會生活服務。四小積極送文藝下鄉,給社會以回報。赴德化鄉平養村參加該村公路通車慶典專場演出;赴尚重鎮參加“牯藏節”演出;到肇興參加中央電視台“發現侗族大歌考察團”侗族大歌專場演出。參加“多彩貴州舞蹈大賽暨黔東南州原生態民歌大賽”,三人舞《在小池》、群舞《吉祥草》獲鼓勵獎;獨舞《月夜臘漢》和群舞《哈達》、《金色的太陽》、《侗族情韻》、《布穀催春》、《故罵搬勒》均獲三等獎。小小的學校,在大社會中能獲得好聲譽和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這是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炮文工團、省州及鄰縣文工團,先後到學校選拔人才。學校畢業5屆學生,除升入高中學習的以外,還有50多人在專業藝術學校深造,10多人在縣級以上文工團工作。侗家娃展翅飛出黎平,飛向全國,為黎平、為貴州、為祖國爭光。
緊抓普通班的教學工作不放鬆。學校認真貫徹實施教學大綱,開展教研教改,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狠抓基礎知識傳授和基本技能訓練。2008年,在全縣統考中,國小、國中均獲第一名。教師們積極探索各學科與多媒體教學的整合,加大計算機與課程整合的力度,加強實驗教學的力度,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王翠老師輔導學生參加“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DV短片創作’大賽”,獲二等獎。
鼓勵教師離職或在職進修,不斷提高他們的學歷。2001年,教師學歷達大專以上的僅為35%,通過幾年的脫產進修、函授、自學考試,到2009年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已有47人,達96%。其中有國小高級教師和中學一級教師22人,國小一級教師和中學二級教師25人,未評職稱1人。全體教師已取得計算機初級合格證。
四小恢復重建以來,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學校以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為方向,以弘揚民族文化為目標,培養了一批批合格的畢業生,獲得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藝術教育雙豐收。取得這些成績,是全校教職工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全體教職工將以取得的成績為動力,在新的征途上繼續努力奮進。
黎平四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