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縣文博館現位於城隍廟,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黎城縣城內正街與河下街相交處北隅。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黎城縣城內正街與河下街相交處北隅。坐北向南,原為兩進院布局,現僅存前院。廟內前有山門、後有正殿,東西廂房左右配置,殿宇巍峨,飛檐凌空,紅牆綠瓦,莊重古樸。歷為黎邑一大勝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黎城縣文博館
- 外文名稱:Licheng County Museum
- 類別:地方性綜合博物館
- 地點:山西省黎城縣城內河下街
- 竣工時間:北宋天聖三年(1025)隨縣治遷變而遷建於今址。元至正十八年(1358
- 成立時間:成立於1984年5月23日
館址位置,管轄隸屬,館舍介紹,歷史沿革,展覽設定,館藏作品,開放時間,
館址位置
黎城縣文博館位於山西省黎城縣城內河下街。郵編047600
管轄隸屬
該館成立於1984年5月23日。隸屬縣文化局管轄。
館舍介紹
城隍廟,系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建築(創建於宋)一進院,有重檐歇山頂式山門3間,懸山頂式正殿5間,東西廊房各10間,占地1892平方米,建築面積878平方米。
歷史沿革
城隍廟 現已成為縣博物館館址,創建年代無考,據清康熙 二十一年(1682)《黎城縣誌》和廟內碑刻記載:
北宋天聖三年(1025)隨縣治遷變而遷建於今址。元至正十八年(1358),農民起義軍紅巾軍一支攻破黎城,城隍廟焚於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於舊址重建。嘉靖十六年(1357)六月,城隍廟山門古樓 (俗稱三節樓)傾塌,縣民縉紳等措資財於是月二十九日興土再建,於嘉靖十八年(1539)六月五日竣工。清康熙四十年(1701)二月重修。
鹹豐三年(1853)八月二十三日,太平天國北征軍林鳳翔所部,由潞入黎,攻打縣城,三節樓被燒毀。鹹豐八年(1858)重建三節樓。宣統三年(1911)再次重修。共和國成立後,將其列入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館前,文物工作由縣文化館兼管。建館初期,先與縣文化局文化館、圖書館及曲藝隊合址一處,1987年縣政府於城隍廟內辟廂房5間,作為文博館臨時辦公之用。1990年春,正式遷至城隍廟。
1982年縣政府撥專款進行了維修彩繪。為城隍廟 之門樓。因屋頂形制為重檐三滴水,故名之。該樓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通高約20米。台基高峙,磚石砌台,長18米,寬12米,高2.35米。平面布局呈長方形。屋頂為三層重檐歇山頂。樓內圓柱方額,斗拱密置,五踩斗拱雙下昂,昂呈琴面式,梁架規整,結構緊俏。樓頂滿覆琉璃,貓頭滴水皆備。吻獸均為黃綠琉璃相間,山花出際施博風、懸魚、惹草、懸魚作如意式,十分精製。雖歷盡滄桑之變,仍保留著明代建築風格。
據明嘉靖 三十一年(1552)冬,邑人靳惟精撰載:“予謂,天下城隍皆有廟,廟必有門,門未必有樓也。唯此黎廟之門有樓,意在飾廟云爾。自有宋天聖三年乙丑遷創今縣,高城深隍,其英靈之氣寓於城隍之中,而實超乎城隍之表,萃而為神,受命於上帝以主斯土者,蓋五百二十八歲於今矣。其神棲有廟,肇構莫稽。”
正殿位居門樓之北,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平面布局正方形,屋頂形制懸山頂。圓柱圓梁,四椽栿,通檐用五柱。殿內減前金柱一排。前檐斗拱為五踩單下昂,明次間補間出斜拱。後檐斗拱為三踩當下昂。屋頂脊獸均為黃綠琉璃相間鴟吻、垂獸色調沉穩,製作精細,系清代中期所燒制。廟內新建碑廊一座,長約26米。廊內鑲嵌陳列北魏造像碑,隋螭首造像碑,隋、唐、五代時期的墓志銘及明清官衙各類行政明文碑等二十餘通(方)。
展覽設定
展覽內容有兩項一、歷史文物陳列廳,設定於正殿內,面積為100平方米,陳列歷史文物1934件,以歷代錢幣為主,配合部分商周銅器,歷代陶器,小量瓷器及古遺址石器、標本等。通過展覽可以大約了解黎城的歷史和黎城的文物分布及管理情況。二、西廊房設為臨時性展廊,曾舉辦了碑拓和古書畫等展覽。
館藏作品
館藏,一級品2件,二級品30件,三級品1610件,共2777件以陶器,古錢幣為主。陶器主要是漢、唐兩代,其中唐代6件精品曾參加《92中國文物精華展》。錢幣,早自戰國貝幣,晚至民國紙幣,歷代具備,品類繁多。還存商周銅器、北齊銅佛,歷代碑碣及明、清書畫等。
開放時間
該館每周二、四開放。廟會、節日全日開放。
上午 9:00 下午 18:00 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