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獵鼓

黃龍獵鼓

黃龍獵鼓又稱黃龍鬥獸鑼鼓。相傳是從黃帝時代流傳至今的傳統鼓舞。陝西省黃龍縣文化工作者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結合人們原始的生活方式,經過挖掘、整理、編排,完善了鼓舞藝術,把進化藝術歸還自然,創編了現在形式的黃龍獵鼓。黃龍獵鼓整個表演方陣一般由150至300名男性青年組成,場面氣勢宏大,壯觀威武。表演者面戴"虎、豹、熊、獅"面具,身著象徵性獸衣的鼓手代表兇狠的野獸;披肩長發,頭戴冠冕,手持花桿敲鑼擊鑔的演員代表黃帝部落的先民。表演過程分為"出巡、曾觀、圍獵、慶四個部分。向觀眾生動展現黃帝時代先民們圍獵、狩獵的壯觀場面,展示出在黃土高原上,人類改造自然,不屈不撓的剛勁風骨。 其顯著特點是粗獷剽悍,深沉豪放,內涵豐富,表演整齊,動作優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龍獵鼓
  • 流傳地區:陝北
  • 表演人數:150-300
  • 創始地區:陝北黃龍
  • 別名:黃龍鬥獸鑼鼓
  • 儀式作用:祭奠、祈雨,春社廟會
獵鼓簡介,獵鼓歷史,基本內容,基本特徵,相關器具與製品,主要價值,

獵鼓簡介

黃龍獵鼓是一種打擊樂與舞蹈相拍互應的廣場表演藝術。經黃龍縣文化部門專業人員多年的挖掘、整理、編排、完善,使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發展成為高品位的鼓舞藝術。黃龍獵鼓同外地姊妹藝術一樣,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豐富的結晶。黃龍獵鼓情節內涵形象化,表演場面壯觀威武,粗獷豪放,鼓點深沉,節奏明快,動作優美大方,鼓點奏曲充滿神韻,舞蹈藝術,表演造型令人耳目一新,倍受世人歡迎。曾在陝西西安古文化藝術節上獲表演二等獎,導演一等獎,黃龍縣政府優秀組織獎。
黃龍獵鼓
黃龍獵鼓的成就,對豐富中華民族藝術寶庫, 弘揚傳統文化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必將推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利用和發展工作,同時對展示黃龍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魅力,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促進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及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獵鼓歷史

黃龍獵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公元六世紀後發祥於黃龍東部的蛟龍鎮。古黃龍山大溝深,層林密布,野狼出沒,人跡罕至,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為了繁衍生息不得不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創造生存條件,與自然抗爭,與野獸搏鬥,運用刀、斧、鑼、鼓“驅虎豹”,靠米集和狩獵維繫生活(見延安史話),展示了人與獸之間“生”與“死”的搏鬥,顯現了鑼鼓的威武壯觀,棍棒、花槍、銅器的震撼力量。斗轉星移,時代變遷,受晉南文化影響和全國各地鼓類藝術的綜合,蛟龍鎮地區的人民不斷發展,豐富獵鼓藝術,古時多用於祭奠求雨、春社廟會,稱“上廟鼓”、“獸鼓”時代傳承,經久不息,解放前後又叫做“豐收鑼鼓”、“喜慶鑼鼓”、“九村九折鼓”、“大地鑼鼓”,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民眾一代一代地傳承,改良,沿襲下來,並逐步形成了這塊熱土上獨特的藝術風格,而不斷發揚光大。影響和豐富了後人的文化生活。

基本內容

黃龍獵鼓在舊中國,黃龍東部的蛟龍鎮享有盛名,多用於祭奠、祈雨,春社廟會,故稱“上廟鼓”、“獸鼓”,爾後更名為“豐收鑼鼓”、“喜慶鑼鼓”、“九村九折鼓”、“大地鑼鼓”、“鬥獸鑼鼓”等。
演奏正譜7折,另為“引子”、“尾聲”。開場順序,引子、滾身子、摘豆角、拾穗子、叮咯吧、荒草坡、揚鑼三聲、滾軲轆、尾聲。在民間隨意性演奏中,分“行進演奏”和“廣場表演”兩種形式。黃龍獵鼓的四個奏章:“出巡、獸現、圍獵、慶典”。展示出勞動人民改造自然,驅擊猛獸的雄壯情景,再現了炎黃子孫的剛鍵風骨。
隨著時間的推移,黃龍獵鼓在原有的基礎上,結合民間傳說和“狩獵”場面,經過民間藝術家們的精心排練,完善,使情節內涵形象化地站立起來,把進化藝術歸還給遠古。整個表演場面氣勢宏大,粗獷豪放,壯觀威武,方陣整齊,舞蹈表演動作優美大方。整體鼓點奏曲充滿神韻。
開場,五面幡旗“虎、豹、熊、獅”左右在“黃龍獵鼓”隊旗兩側,後面跟著花槍,銅器縱隊浩浩蕩蕩。獵手披肩長發,頭戴冠冕,腳登草鞋,赤腳上陣,腰系金錢豹圖案的胡葉狀圍裙,斜挎虎皮圖案的佩帶,應合了聖經“穿胡葉戴冠冕”之說。
鼓手頭戴“虎、豹、熊、獅”面具,身著象徵性獸衣,氣勢雄偉,粗獷剽悍,野味濃郁,獸性十足。一下子把遠古與現代文明拉近了;把古代勞動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風采,淋漓盡致地展現在現代人的面前。
入場從“喊山”(三擊鼓),獸鼓踩著散鼓點飛步上場;在引子(三遍)演奏中,花槍銅器隨著散鼓點吶喊著飛馳插入場內,人獸穿插堵截,在雄壯的鼓樂、銅器、花槍合奏中,銅器變幻“十”字、梅花六朵狀,場地上呈現出難解難分的對峙交鋒陣勢。在對峙中擊打“揚鑼三場”,還原隊形。隨著鼓點變化節奏,形成“梅花陣式”圍獵態勢,將獸鼓幽困在伏擊圈裡,人圈飛快旋轉。接著隊形變幻成一個圍獵的五層旋轉圈,“花槍”、“銅器”、“獸鼓”三個逆流圈各相反方向飛速旋轉。出現人與獸、生與死的搏鬥場面。全場精彩表演就在其中,最後擊“新揚鑼三聲”人獸同慶,擊打“喜悅”鼓點,鼓鑼釵,花桿同時表演,人聲歡呼。黃龍獵鼓1995年參加了古城西安文化藝術節,並獲創作一等獎,表演二等獎成果。她在黃龍這塊熱土上,從薄淺走向成熟,方以破土就大放異彩,頗受當地藝術家的認可。

基本特徵

黃龍獵鼓,是一種打擊樂與舞蹈相拍互應的廣場表演藝術。在悠久的歷史傳承中,有著如下基本特徵:
1、獸鼓:黃龍山山脈西北東南走向,山大溝深,層林密布,古黃龍山野狼虎豹出沒,生存在這裡的人們為了生息,不得不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同自然抗爭,與豺狼虎豹拼擊,靠採集和狩獵維繫生活,(見延安史話),運用刀斧、鑼鼓、棍棒形成合力的自然保護圈,展示了人與獸之間“生”與“死”的博斗,顯現了鼓樂的威武雄壯,棍棒、花槍、銅器震撼力量。
2、上廟鼓用於祭奠祈雨,春社廟會,爾後更名為“豐收鑼鼓”、“喜慶鑼鼓”、“九村九折鼓”等,在民間隨意性演奏,並分“進行性演奏”和“廣場表演”兩種形式,場面亦然恢宏壯觀,鼓點深沉豪放。
3、黃龍獵鼓最初發源於黃龍東部的蛟龍鎮(今白馬灘地區),故最初受晉南文化影響和全國各地鼓類藝術的綜合,經歷長時間演變,逐步形成了這塊土地上獨特藝術風格的特徵。
4、追本溯源,黃龍獵鼓最初分四個奏章“出巡、獸現、圍獵、慶典”特徵。
5、黃龍獵鼓:經過漫長歲月的變遷,形成一種鼓樂藝術,現經過藝術家的編排完善,使情節內涵形象地站立起來,把進化藝術歸還給遠古,場面氣勢宏大,粗獷豪放,開場五面幡旗,虎、豹、熊、獅左右在黃龍獵鼓隊旗兩側,演出正譜7折,入場以“喊山、“三擊鼓”和“引子”(三遍)演奏,壯觀威武整齊,舞蹈表演動作優美大方,整體鼓點奏曲充滿神韻特徵。
6、黃龍獵鼓調式以三擊鼓為主,散鼓點為輔,花槍揮舞、銅器敲打吶喊插入,鼓樂雄壯,銅器花槍合奏為基本特徵。

相關器具與製品

黃龍獵鼓的樂器、鼓、鑼、釵、花桿及服裝。
一、打擊樂類:
1、鼓分類:(1)大鼓(扁平鼓)鼓面直徑約1.2米。(2)中鼓(扁平鼓)鼓面直徑約1米,大中鼓為指揮鼓。(3)小鼓(扁平鼓)也稱表演鼓,鼓面直徑為0.4米。
2、鑼,大鑼(平面)直徑約0.4米。
3、釵(大社鐃)。
二、花槍:花槍長l.5米,用6色彩紗加工而成。
三、服裝及面具:(1)獵手披肩長發,頭戴冠冕,腳登草鞋,赤脯上陣,腰系金錢豹圖案的胡葉狀圍裙。(2)鼓手頭戴“虎、豹、熊、獅”面具,身著象徵性獸衣和五面嶓旗“虎、豹、熊、獅”,左右在“黃龍獵鼓”隊旗兩側。

主要價值

具有如上特徵的黃龍獵鼓,在黃龍占據重要地位,是延安“五鼓”之一,它代表了黃龍優秀的鼓舞文化,是中國民間鼓舞百花園中的一枝魂麗吐艷的奇葩,是古老黃龍鼓舞的遺存、發掘、搶救、保護的見證。黃龍獵鼓,其價值主要有:
1、學術價值,作為黃龍獵鼓的發掘、挽救、保護,將帶動黃龍民間文化的弘揚,促進黃龍民間藝術發揚光大,為探討民族民間文化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價值和歷史發展,以及研究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人文學、宗教學、藝術美學等各學科間縱橫交錯的內在聯繫和彼此相輔相成的作用所形成的歷史淵源和表現特徵,提供了一個多側面、多角度、步層次、全方位的廣闊學術研究領域。
2、實用價值:發掘、搶救、保護齒龍獵鼓,對黃龍乃至全田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推動黃龍經濟社會發展,對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素質,促進社會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