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寺(江西廬山寺院)

黃龍寺(江西廬山寺院)

廬山黃龍寺,坐落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玉屏峰麓。所在踞廬山之中,前對天王峰,後枕玉屏峰,西為賜經亭,下臨大溪。寺宇為"萬山環抱,松杉碧繞",修篁蔽日,景色奇幽,"居然勝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龍寺
  • 外文名稱:Yellow Dragon Temple
  • 地理位置:江西省九江市
  • 修建時間:1573—1620
  • 所屬教派:佛教
地理位置,介紹,人文歷史,

地理位置

坐落於廬山玉屏峰麓。所在踞廬山之中,前對天王峰,後枕玉屏峰,西為賜經亭,下臨大溪。寺宇為“萬山環抱,松杉碧繞”,修篁蔽日,景色奇幽,“居然勝地”。相傳早在晉代,釋曇詵在此修持,並栽下2株婆娑寶樹、1株銀杏。廬山黃龍寺系明代僧人釋徹空於萬曆年間(1573—1620)肇建的。相傳,當年釋徹空雲遊至玉屏峰下,目睹這裡“山勢環擁”,叢林茂密,清潭飛瀑,風景幽邃,即“心愛之”,並有住下弘法之願。但當時看到山麓之中,千鹿成群,游嬉其中,不可接近,有礙建寺。當即默念祈禱“此間於我有緣,群鹿為徙”。次日,釋徹空再往探看,果如所願,“不見鹿蹤”。於是,釋徹空就地殊茅立寺。初以此處曾是群鹿出沒之處,山野空曠,名之“鹿野”。
黃龍寺黃龍寺

介紹

相傳早在晉代,釋曇詵在此修持,並栽下2株婆娑寶樹、1株銀杏。廬山黃龍寺系明代僧人釋徹空於萬曆年間(1573-1620)肇建的。相傳,當年釋徹空雲遊至玉屏峰下,目睹這裡"山勢環擁",叢林茂密,清潭飛瀑,風景幽邃,即"心愛之",並有住下弘法之願。但當時看到山麓之中,千鹿成群,游嬉其中,不可接近,有礙建寺。當即默念祈禱"此間於我有緣,群鹿為徙"。次日,釋徹空再往探看,果如所願,"不見鹿蹤"。於是,釋徹空就地殊茅立寺。初以此處曾是群鹿出沒之處,山野空曠,名之"鹿野"。

人文歷史

立寺之初,寺亦名曰"鹿野禪林",時任江西提學副使王宗沐曾題寺額。其後釋徹空法承臨濟宗黃龍派,且寺靠黃龍潭而建,故又名之曰"黃龍寺"。徹空主寺黃龍寺寺務的數十年中,逐步完成殿宇堂閣的建築。竣工之時,黃龍寺為仿宮殿式建築群,"規制從木閣度殿",掩映於幽邃空谷、茂林修竹之中,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神秘縹緲。當時,釋徹空十分看重寺宇周圍林木的保護,告誡僧眾對寺宇周圍、山谷之中的一竹一木,"山木不得折一枝。折之,必訟至枝長而後已"。而後,奉此寺觀,代以相傳,寺僧祖樹木為生命。以致當時有人發出感慨"以故叢林茂密。予過其嶺,徘徊不忍去"。黃龍寺因此也聲名遠播,久傳不衰。在當時寺宇建築大體告竣後不久,釋徹空通過好友釋達觀的引薦,得到當朝慈聖皇太后所賜舊刻《大藏經》637函和續刻《大藏經》41函。每函包以錦袱,四角皆緣黃綾,極為珍貴。而後不久,慈聖皇太后又將滲金精鑄佛像、西洋水墨羅漢18軸、大型金銅鑄香爐、花瓶、萬歲牌、毗盧佛像、圓球大鏡等寶物頒賜黃龍寺。在此先後,明神宗朱翊鈞對黃龍寺也是恩寵有加,親自詔召釋徹空人內宮應答,賞賜紫衣袈裟等。萬曆十四年(1586),神宗下詔頒"護藏敕"和御撰《新刊續入藏經序》賜黃龍寺,以旌表其母功德,告誡寺僧"務頒莊嚴持誦,尊奉珍藏。不許諸色人故行褻玩,致有遺失損壞。…以垂永久。"得此賞賜後,釋徹空於次年在寺後半里許興建賜經亭一座,以紀念朝廷賜經來寺之盛舉。釋徹空又特地建造藏經閣一棟,以供奉藏經。釋徹空在藏經閣左龕供奉慈聖皇太后影像一幀,"朝暮頂禮,未嘗非奉佛之報"。此影像為木刻,"大如卓木契,色黯黝黝,深刻微白",右方刻有一巨印文。正是這樣,在慈聖皇太后和神宗等人對廬山黃龍寺恩寵有加的影響與帶動下,地方官員對廬山佛教特別是對黃龍寺的重視與關懷也非同一般。萬曆四十六年(1618),邑令王成位主持重修淨妙院,九江知府石某倡議捐俸重修黃龍寺,中丞吳用先為慶賀釋湛如主持黃龍寺毗盧閣落成而捐俸鑄造滲金毗盧佛像、繞殿應真大土銅像獻給黃龍寺。也正是這樣,黃龍寺當年香火很為興盛,而且在俗僧兩界影響較為深遠。釋徹空曾與駐錫五乳峰下法雲寺的釋憨山、開先寺住持釋若昧、居士畢成圭、都諫鄒元標等仿晉代釋慧遠結蓮社之法,在黃龍寺同結石林社,以弘揚佛法。
黃龍寺
進入清代,廬山黃龍寺日漸蕭條。清順治十六年(1659),遭雷擊,黃龍寺殿堂門廡瓦盡解,惟藏經閣如故。寺外古樹,多化為木屑而無焦爛痕,惟有三寶樹巍然不動。清初朱徽來寺游,尚有"寶藏經樓覆大幹,支提峰北玉屏前"之概。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寺僧釋經學等圖利擅賣,里悍乘機強伐,致使寺周千年古樹殘遭砍伐。事為官府發現,釋經學等逃匿。乾隆年間(1736-1795)後,廬山黃龍寺略為修復。嘉慶年間(1796-1820)靖安籍信士舒天香游此,也曾"登藏經樓觀所藏梵笈七百二十牘,寫經紙亦不惡"。但到後來,已是"丹嶂開初地,黃龍記舊聞。高松微漏曰,傑閣半支雲。禪榻溪聲滿,山齋菜早分。還憑法輪力,浩劫賁螭文。"但到鹹豐年間(1851-1861),黃龍寺又被戰火所創。1926年,康有為第三次上廬山,曾到黃龍寺游訪,並題寫"黃龍寺"寺額和"禪堂"之匾,至今保存完好。抗日戰爭期間,釋青松為住持,率眾倡導念佛法門。當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等政要多次來寺游觀。後來廬山黃龍寺所受損失較東林寺等輕得多,但大寮和東側僧寮的鐵屋面被折走。當時,居士許止淨率全家避居於此,每日書寫《金剛經》,最後在寺中往生。
黃龍寺(江西廬山寺院)
新中國成立後,50年代初期在黃龍寺僅存的一間偏殿基礎上進行維修整飾,而且作為廬山上惟一的佛教活動場所,成為廬山佛教協會的會址所在。1957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黃龍寺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黃龍寺再次嚴重毀損,佛像被砸,僧人遭驅,寺宇殿堂大多被發,僅存破屋一棟,收歸園林部門管理。"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到1986年10月中旬,成立修復黃龍寺工程籌建處,委託南京工學院建築系進行設計,江西都昌縣鳴山仿古建築隊承建。次月,修復工程開工。1987年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黃龍寺列為省級重點寺廟。到1992年,已修復觀音堂、法堂和大寮,大雄寶殿基礎工程和框架柱樑亦已完成。1993年夏,江西佛學院夏令營在黃龍寺舉行,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吳立民中國佛學院教授韓廷傑等應請來寺開設講座,演講佛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