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鼠狼(貂鼠)II(Marder II)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使用的一款反戰車自行火炮。它是以製造的二號坦克的底盤作基礎,再加裝上76.2mm(俄制)或者75mm(德制)反戦車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鼠狼二
- 英文名稱:Marder II
- 前型/級:二號坦克
- 研製時間:1941
- 服役時間:1942
- 定型時間:1942-1943
- 國家:德國
而能夠馬上填補戰力的,就是將陳舊化的輕型戦車,或者擄獲的戰車加以改造,還有就是將舊型戦車的生產線轉換為生產反戰車自行火炮。加上自俄軍手中擄獲了大量的76.2mm野戰炮,正好在改造後可以用來裝備這些戰車,這就是貂鼠(黃鼠狼)系列的由來。而貂鼠II即是以II號戰車為基礎所開發出來的車行的通稱,依據武裝與車體、使用的底盤不同大致區分為二種類。
貂鼠II因為其搭載火炮的優秀,而成為能充分對抗盟軍戦車的一項利器。
不過貂鼠II也有其弱點,就是存活率偏低。除了車高較高之外,沒有車頂、背後也為開放式,加上戰鬥室的裝甲相對薄弱,對於成員的保護極度不足。除了裝甲完全無法抵擋敵軍反戰車炮的炮擊之外,開放且脆弱的戰鬥室導致貂鼠II很容易因為歩兵的肉搏攻擊而被擊毀。
不過以戰車的標準來看待貂鼠(黃鼠狼)系列本來就不公平,比起戰車或是突擊炮,貂鼠II頂多只能算是有自走能力的反戰車炮,不適合用於主動的對戰車戰鬥。原則上均使用在被動的防禦性戰鬥,相較於牽引式的反戰車炮能夠迅速的轉移陣地是其優點所在。
雖然貂鼠II是種十分有效的反戰車自行火炮,但是因其生產線已經決定轉換來製造同樣使用二號戰車底盤為基礎的黃蜂式自走榴炮,所以結束了生產。不過配備於反戰車部隊的貂鼠II,仍然與後繼型的貂鼠III共同活躍於第一線,持續戰鬥至德國投降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