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枯腐病是由菜豆殼球孢引起、發生在黃麻上的病害。該病害症狀為幼苗被害子葉呈黃褐色枯死,有時病勢蔓延至幼基,引起猝倒。葉部病斑黃褐色,不規則形,葉片中部發病的病斑近圓形,周圍具淡黃色骨圈,病斑容易破落,使葉片形成缺刻或穿孔。
黃麻枯腐病是中國以內、中國以外黃麻上的一種重要病害。中國最早在台灣省發現此病,以後各主要產麻區均有發生,以中國華東、華南各省普遍,有些曾流行成災,引起麻苗成片倒伏枯死,成株遭致莖枯、根腐,損失很大。
黃麻枯腐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合理施肥、合理輪作、及時排水灌水、選育高產抗病品種等。發病初期還可以進行藥劑噴霧防治,隔7天噴1次,連續2-3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麻枯腐病
- 別名:黃麻莖立枯病、黃麻莖點枯病、黃麻乾枯病、黃麻莖腐病
- 病原:菜豆殼球孢
- 為害作物:黃麻
- 為害部位:葉片、莖部
病原特徵
形態特徵
生理特徵
為害症狀
- 幼苗初期:子葉呈黃褐色枯死,其上密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有時病勢發展可延及幼莖,引起猝測,當苗高3-7寸時受害,在下部葉片上產生黃色不規則形病斑,或在葉柄莖部產生褐色圓斑,後漸擴大成為條狀潰瘍,並可沿莖部上下伸展,造成苗枯,在枯死莖和葉上散生許多黑色小粒點。
- 幼株、成株:多在莖稈上產生黃褐色或褐色菱形或橢圓形病斑,後期在表面可產生許多黑色小粒點,病勢發展嚴重時,病斑可向下伸展,並環繞莖,引起病部以上組織枯死,在枯死部撒生許多黑色小粒點。
- 葉部:病斑黃褐色,多從葉緣或葉尖向內擴展,呈不規則形或半圓形,在葉片中部發生的病斑多呈近圓形,病斑周緣多具有淡黃色暈圈,後期在葉斑表面產生許多輪狀排列的黑色小粒點,並容易破落穿孔或呈現缺刻。
侵染循環
流行規律
- 不同種和品種的抗病性差異:在自然情況下,長果種黃麻一般很少發病,即使發病,病情也較輕,同時分生孢子時期較少見,圓果種黃麻容易感病,在適宜條件下常嚴重發生流行成災。在同種黃麻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比較顯著,在浙江,圓果種黃麻一般以耐早力強的品種較抗病,長果種黃麻以浙麻3號及4號發病較輕,龍溪長果發病較重。
- 地勢:一般地勢低洼高濕,特別是經常遭受水淹的麻地,麻株生育不良,抗病力降低,發病往往嚴重,土壤濕度在50%以下不利於發病,在65%時病害就可能發生。但如長期乾旱缺水,也易誘發病害,及時灌水,病勢即可減輕,這可能是千旱削弱了根系的生活力,從而降低了抗病力,使土壤中的病菌更易侵染為害。
- 氣候:黃麻枯腐病是一種高溫、高濕的病害,在中國台灣、廣東等省的亞熱帶地區發生較重,一般每當氣溫達到30℃左右並伴隨多雨高濕天氣,往往誘使此病盛發。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合理施肥:病地要增施廄肥、餅肥等有機質基肥,也可施用石灰氮作基肥。氮肥需根據麻株生育的要求,分期適量追肥,並避免在發病期追施或一次施用過多。鉀肥及草木灰有提高抗病力和增產的作用,應配合施用。
- 合理輪作:枯腐病的寄主範圍雖然很廣,但病菌存在不同的菌系,對各種作物的致病力不完全一致,同時禾穀類作物一般不受侵染,所以病地進行輪作仍能獲得良好的防病效果,尤其與水稻輪作更為理想。
- 及時排水、灌水:凡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麻地,要加強開溝排水工作,做到溝溝相通,雨停溝乾。乾旱季節要及時進行灌水抗旱,以增強麻株生活力,提高抗病性。
- 選育高產抗病品種:對現有栽培的抗病良種,要加強提純復壯工作,保持並提高它的優良種性,同時還要不斷選育或引進新的抗病或免疫的高產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