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麻根腐病
- 外文名:Jute root rot
- 為害作物:黃麻
- 為害部位:根,莖
- 病原菌:黃麻根腐病原菌
病原特徵,形態特徵,生理特徵,為害症狀,影響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環境因素,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黃麻根腐病原菌Papulospora Sp.屬半知菌亞門,無孢菌目,無孢菌科。
形態特徵
黃麻根腐病原菌形態、樣貌在病組織內所產生的菌核橢圓形或近圓形,黑色、較扁平,大小為0.28~1.97mmx0.2~0.6mm,平均0.63mmx 0.36mm,在馬鈴薯蔗糖瓊脂培養基上的菌絲體初無色,後漸變為暗綠色,老熟的菌絲原生質濃縮,細胞壁加厚,隔膜處縊縮,形成圓形或近圓形的細胞,單生或鏈生,內含多個油球,後漸形成黑色小菌核,大小為0.13~0 .72mmx0.1~0.2mm,較病株上的略小。
生理特徵
病原菌的培養適溫為25~30℃,10℃時只能長出很少菌絲,5℃時停止生長,35℃時抑制生長。生長最適pH值為5~7。
病組織上菌核的存活力,在土層10~20cm深處為1年左右,在土面可存活3年以上,在室內常溫、常濕下活11~12個月。在原麻精洗中,菌核經30天仍有活力。
為害症狀
種子時期
播種後種子受害不發芽,或幼根伸出1 ~ 2cm即變黃枯萎,不能成苗。
幼苗時期
被害幼莖和幼根呈水漬狀,由黃褐色變為暗褐色半濕腐狀。在後期,病部往往產生許多黑色小菌核。
成株時期
成株被害,多從直根尖端或中段發生黑褐色小斑,逐漸擴展可使整個根系星黑褐色而敗壞,病部呈濕腐狀。莖基部發病,多在離地面5cm以下,病班褐色至黑褐色,逐漸擴大形成環腐。
近收穫期
根部或莖基的病斑可延伸至距地面30cm以上,如遭颱風襲擊,病部可蔓延達植株高度的一半以上,同時木質部及中柱均變成褐色。
最後時期
被害部皮層內外及木質部、中柱等處產生許多橢圓形或近圓形扁平的黑色小菌核。病部一般不收縮,或微收縮,有別於病斑凹陷的黃麻炭疽病的莖基病斑。後期纖維無散亂、暴露現象,也有別於黃麻枯腐病。
影響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凡導致黃麻生長不良的環境因素,都有利於病害的發生。根結線蟲的為害常可與根腐菌一起造成複合感染。
環境因素
自然條件下為害黃麻、花生、苜蓿等植物;人工接種棉花、蠶豆等也可被侵染。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局部麻區,浙江省錢塘江兩岸的狹長地帶最為嚴重。
侵染循環
黃麻根腐病屬土傳病害,病殘組織上的菌核為其主要越冬菌源,在土壤溫度、濕度適宜時,菌核萌發為菌絲體,遇幼嫩麻苗即侵入寄生,成株期主要和黃麻根腐線蟲病混合寄生。病菌屬弱寄生菌,以根瘤線蟲為前導,然後侵染黃麻根部。
病苗或死苗病殘上的菌核以及成株病組織上的大量菌核為主要侵染源。在環境條件不適宜或缺乏適當寄主時,可以長期在土面或耕作層中營腐生生活。病原集中在0-20厘米的耕作層中,散落在土表或耕作層的病殘為其主要傳播介物。病土借人、畜、農具或水流等擴散為害。
流行規律
黃麻根腐病原菌為弱寄生菌、弱苗最易感染,據浙江省在1962-1964 年測定,成株期由黃麻病原根線蟲作前導所導致的真菌性死麻株中,黃麻根腐病原占60-78.8%。死麻主要是根結線蟲病和黃麻根腐病共同為害的結果。在根線蟲病輕微的情況下,由於觖乏誘發條件,一般根腐病在成株期單獨為害的現象較少。
任何不良因素致弱的黃麻,都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土壤濕度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試驗結果,土壤含水量為70%,溫度為15公,20C和30公時,發病率隨土壤溫度的上升而遞增,大田系統觀察結果也與此一致。
土壤結構
一般含砂粒較多的砂壤土, 保水、保肥力差,麻株生長不良,易感病;粘壤土發病較輕。
種和品種
人工防治
圓果種黃麻 發病較重,長果種黃麻較抗病。圓果種黃麻中品種間的抗病性差異很大。據試驗,比較抗病的品種其發病率只有4.4%,而感病品種的發病率商達84.4%。
輪作與連作
多年連作的老麻地發病重,輪作地發病則較輕。浙江省蕭山棉麻研究所曾作過調查,連作的麻地發病率在60%以上,稻麻輪作或棉麻輪作的發病串都很低,稻後第一年種麻基本可達到無病。
和根結線蟲的關係
黃麻受根結線蟲侵染後,可加重根腐病菌的為害。在有根結線蟲的麻地,死麻主要是病原線蟲和根腐病菌共同為害的結果。
注意
冬作種類與發病也有一定關係。如蕭山棉麻研究所的調查,冬作為小麥的,黃麻根腐病發病率為5%,而冬作為油菜的,發病率達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