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立枯病

黃麻立枯病

黃麻立枯病是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發生在黃麻上的病害。該病害自幼苗到成株都能發病。麻種萌發尚未出土前受害,可造成爛種。幼苗出土後,被害的麻苗主根及莖基部變褐色,呈濕腐狀,支根幾乎全部腐爛殆盡,病斑處縊縮致幼苗枯萎猝倒而死。

黃麻立枯病是黃麻的重要病害。中國以內各主要麻區均有發生,以中國華東、華南最為普遍;中國廣西各地也有不同程度的發生。黃麻裁培面積擴大,病害有逐年加重趨勢。發病後引起麻苗成片倒伏枯死,成株發病可致莖腐、葉落,提前枯死,損失較大。

黃麻立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加強栽培管理、種子處理、實行輪作。除此之外,麻苗出土後, 若遇陰雨天氣,每隔5-7天進行藥劑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麻立枯病
  • 別名:黃麻枯腐病、黃麻稈腐病、黃麻莖腐病、黃麻乾枯病 
  • 病原:立枯絲核菌
  • 為害作物:黃麻
  • 為害部位:葉片、莖、蒴果
病害特徵,形態特徵,生理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害特徵

形態特徵

黃麻立枯病病原為立枯絲核菌(學名:Macrophomina phaseoli (Maubl.) Ashby),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孢目,球殼孢科。分生孢子器黑色球形或扁球形,埋在寄主的表皮下,最後孔口部突破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單胞,少數雙胞,無色,橢圓形或卵形。菌核黑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表面粗糙。麻稈枯死後,在木質部表面和腐朽的皮層組織內,也會產生許多細小的菌核(常與分生孢子器混生)。

生理特徵

病原菌生長適溫為30-35℃,致死溫度55℃10分鐘,對酸鹼適應範圍廣,pH5.8-7.5最適宜。菌核形成以30℃、pH5.4-6.4為好,分生孢子形成需要29-40℃的溫度和81-100%的相對濕度。分生孢子在20-41℃內可萌發,以27-36℃最適,但相對濕度必須在96%以上。

為害症狀

黃麻從幼苗到成株期都能發病,引起苗枯、莖枯及根腐。主要侵害莖稈。幼苗被害時,子葉變色枯死,其上密生小黑點(病菌分生孢子器,下同)病勢擴展,延及莖部,引起猝倒。苗高10-25厘米時,下部葉片受害,產生許多不規則形病斑。受害的葉柄基部生褐色圓形病斑,其上生小黑點。莖部受害,多在下部生褐色梭形或長條形,後擴蔓全莖,引起病部以上莖稈枯死,表生小黑點,纖維破損如絲,質脆易斷。成株期葉片受害時,葉緣或葉尖出現黃色不規則形病斑,葉柄莖部及葉中生黃褐色圓形病斑,周圍有淡黃色的暈圈,表面有輪狀排列的小黑點。後期有病的部位呈缺刻或穿孔。蒴果被害,發生暗褐色水漬狀凹陷病斑,斑上散生黑色小點。病菌可侵入種子。根部被害,主、側根呈褐色腐爛,地上部凋萎,發展為全株變褐乾枯,表面密生無數小黑點。有時在枯木質部的表面和腐朽的皮層組織內,著生黑色微塵狀的菌核

侵染循環

病原菌以菌核和菌絲體在土中的寄主殘餘組織內越冬,有的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在病組織上越冬,成為次年初侵染的主要來源。種子帶菌也能越冬成為初侵源,但帶菌率很低,並不重要。黃麻播種生長後,病菌從土壤中侵入直根及支根,或經雨水把土面的病菌沖濺到麻苗上,引起發病。病部上的分生孢子器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次侵染。

流行規律

  • 土地:地勢低洼高濕,易受淹地、略帶酸性土壤、粘重土壤,連作地,施氦肥(如硫酸銨)過和缺鉀肥,長期乾旱等,都容易發病。
  • 品種:黃麻品種中,長果種比圓果種抗病力強,圓果種中,耐旱的品種抗病力較強。
  • 溫度、濕度:在氣溫30℃左右,多雨高濕天氣最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

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播種,覆土不宜過深。齊苗後及時鬆土、間苗,並拔除病苗帶出田外處理。開溝排水,做到雨後鬆土,防止土壤板結。早施提苗肥,增施草木灰和磷鉀肥、五四〇六菌肥,促進麻苗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
種子處理:用為種子重量1%的25%萎莠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既能殺死種子上的病菌,還對麻苗有保護作用。也可用敵克松原粉0.05-0.1千克,加適量草木灰混合後拌種50千克,或用為種子重量0.5%的8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拌種。
藥劑防治:麻苗出土後, 若遇陰雨天氣,每隔5-7天,用敵克松原粉500倍液或8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也可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
實行輪作:選擇水稻、玉米、高粱、甘薯等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可杜絕土壤傳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