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研製背景
二戰初期,美國對研發防空飛彈還沒有什麼興趣,原因很簡單,它需要的不是防禦,而是進攻!然而到戰爭末期,靠近日本本土的美國艦船突然遭到日本“神風”隊自殺式飛機的恐怖攻擊,儘管被“神風”擊沉的美國艦船數量很少,但對艦船造成的損傷和對人員的心理震撼卻是巨大的。當時美軍有兩層艦隊防禦,包括執行作戰空中巡邏的飛機和艦載防空火炮,但都攔不住“神風”飛機,這就需要有更強的防禦體系。幾乎在一夜之間,美國人推出了 2種尚不能稱為飛彈的飛彈——KAN-1 “小約翰”和KAY-1“雲雀”來保護美國海軍艦船。它們都是由無線電指揮控制的亞音速火箭,後來“雲雀”還具備了半主動雷達尋導能力。然而它們來得太晚了,而且性能上比較落後,所起的作用自然有限。
日本海軍在馬里亞納失守後把戰略重點轉向特攻作戰,這對盟 軍的戰艦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深刻 認識到防空飛彈(英文簡寫SAM, 當時還沒有這一稱呼,隨著“黃銅騎士”飛彈項目啟動才逐步有了這種叫法)重要性的美國海軍於1944年8月決定研製艦載防空飛彈來應付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美國海軍軍械局(BU0RD)選擇了著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套用物理實驗室 (APL/JHU)牽頭,項目代號“大黃蜂”(PROJECTBUMBLEBEE),由梅利·圖伏博士負責。研製艦載防空飛彈這樣的新型武器對美國人來說好比盲人摸象。最初“大黃蜂”項目小組只有11人,但很快就雇用了上千名技術專家,研製工作超出以往的知識領域和水平,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研製歷程
二次
世界大戰末期,美國海軍為了對付日本“神風”特別攻擊機的襲擊,由海軍軍械局提出,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套用物理研究所秘密進行一項“大黃蜂”計畫,擬研製一種以超音速衝壓發動機為動力的艦對空飛彈系統。於1944年開始論證,1954年研製階段結束,並先後在白沙靶場和AVM-1“諾頓海峽”號艦上進行多次陸上和艦上發射試驗,1956年2月開始將“黃銅騎士”安裝在“加爾維斯頓”號
巡洋艦上,1958年5月完成,1959年2月在大西洋上進行首次實彈打靶試驗,1959年服役,先後裝備了九艘飛彈巡洋艦,1971年停止生產。
發展改進
在服役的二十多年中曾進行多次改進,共有RIM-8A,RIM-8B,RIM-8C,RIM-8D,RIM-8E,RIM-8F,RIM-8G,RIM-8H和RIM-8J型,目前保留使用的有RIM-8G,RIM-8H和RIM-8J,並逐步用“宙斯盾”系統取代。
“黃銅騎士”主承包商是本迪克斯航空公司,負責衝壓發動機等研製;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負責彈體生產;阿勒格尼彈道學研究所負責助推器研製;制導裝置由本迪克斯公司和斯佩里陀螺儀公司研製。
設計特點
布局與結構
黃銅騎士飛彈彈體為一圓柱體,由兩級串連而成,第一級為一個固體助推器,其尾部裝有穩定尾翼,第二級採用一台衝壓噴氣發動機,發動機長0.71米,採用煤油和一種揮髮油混合而成的液體燃料。該型飛彈採用旋轉彈翼式氣動布局,這種布局的特點是控制舵面位於彈體中部,在彈體後部為尾翼,它們均按“X”狀布置,並處在同一個平面內。彈體頭部裝一中心錐體,錐體周圍為衝壓發動機的環形進氣道。其全動式彈翼位於第二級,幾何形狀較為複雜,第二級尾部為矩形的尾翼。噴氣衝壓發動機和先進氣動布局的採用使它的最大射程達到120公里,射高達到了3~26.5公里。該型飛彈戰鬥性能全面超越當時蘇聯的薩姆-2防空飛彈,顯示出美國在飛彈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
動力裝置
黃銅騎士主發動機為衝壓發動機,長710mm,推力89kN,採用煤油與揮髮油混合的液體燃料。
制導與控制
彈上裝有自動駕駛儀系統以保持飛行中飛彈的滾動穩定。在飛彈尾部裝有波束制導用的指向後方的固定接收天線、接收機、坐標分解裝置和伺服機構;為滿足末段半主動雷達尋導的要求,彈上裝有半主動雷達導引頭及安裝在飛彈頭部的天線裝置。
戰鬥部與引信
採用兩種不同的戰鬥部,一種是連桿式殺傷戰鬥部,裝一烈性炸藥,158kg;一種是核裝藥戰鬥部。在採用核戰鬥部時,只用雷達駕束制導,即能滿足摧毀目標要求,就不必再用半主動雷達尋導來制導。採用無線電近炸引信起爆戰鬥部。
探測、發射與指控
探測與跟蹤 採用中段波束制導加半主動雷達尋導末制導,以滿足遠距離攔截時制導精度要求。
探測跟蹤系統由一部AN/SPG-49型目標照射雷達和一部AN/SPG.56型飛彈跟蹤制導雷達等組成。AN/SPG-49型雷達採用單脈衝體制,用以照射目標,使飛彈實現自導引,其工作頻率為5.4GHz~5.9GHz,脈衝寬度為0.3us一0.91xs,脈衝重複頻率為450Hz、600Hz和900Hz,作用距離大於120km。
AN/SPG-56型雷達用來提供中段波束制導,工作頻率為4GHz~8GHz,作用距離100km左右。
發射與指控 黃銅騎士零長式雙聯裝發射架,用水平裝填方式,在長灘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上安裝有裝填和發射系統。可以根據戰鬥情況、目標種類及數量自動選擇和自動裝填兩種不同戰鬥部。該裝置稱為遙控自動選擇裝置,它由
通用電氣公司研製。黃銅騎士的制導控制雷達由Mk.111計算機控制。
主要戰術技術指標
目標:各類中、高空飛行的飛機。
作戰空域: 作戰距離 最大120千米,作戰高度 最大26.5千米最小3千米
制導方式:駕束制導+半主動雷達尋導
發射方式:雙聯裝傾斜發射
彈長:9.53米(含助推器),6.40米(不含助推器)
彈徑:760毫米
翼展:2.9米
發射質量:3175千克
最大速度:Ma=2.5
戰鬥部:連桿殺傷式戰鬥部,裝烈性炸藥,也可為核裝藥。
引信:無線電近炸引信。
動力裝置:1台固體火箭助推器,1台液體衝壓式主發動機。
使用與裝備
黃銅騎士由一部目標照射雷達、一部跟蹤制導雷達、一部可自動裝填的雙聯裝發射架裝置、控制計算機和飛彈等組成。其作戰過程與小獵犬艦空飛彈系統相同。黃銅騎士先後裝備了7艘飛彈巡洋艦。
總體評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尚沒有防空飛彈(SAM)—說。二戰末期,為對付日本法西斯“神風”特攻隊的瘋狂 攻擊,美國海軍啟動了名為“大黃蜂”的新武器發展計畫,研製了 “黃銅騎士” (Talos)艦載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儘管“黃銅騎士”防空飛彈未能趕在戰爭結束前誕生,但“大黃蜂”計畫卻催生了包括“黃銅騎士”、“小獵犬”和“韃靼人”等在內的一個龐大的艦空飛彈家族,成為美國海軍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裝備發展項目之一 „ “黃銅騎士”及其予孫保護美國海軍和西方其他國家戰艦免遭空襲30年,而作為主角的“黃銅騎士”更是冷戰時期美國海軍的頭號艦空飛彈,部分型號還攜帶有核彈頭。“黃銅騎士”們乘著飛彈巡洋艦游弋在冷戰的最前沿地帶,時刻準備對前蘇聯戰機實施遠程攔截。
儘管“黃銅騎士”防空飛彈系 統性能出眾,且在冷戰前沿地帶擔 負著對空監視和攔截蘇軍戰機的重 任,但它畢竟是美國海軍二戰後研 制的首批艦空飛彈系統,尺寸較大 且系統兼容性較差。隨著上世紀60 年代中後期新一代“標準”艦空導 彈系統、尤其是70年代“宙斯盾” 作戰系統和“標準”系列飛彈的 面世,“騎士”亮麗的光環逐步黯 淡,最終於1974年開始退役,1980 年,所有的“黃銅騎士”全部退出現役,餘下的飛彈被改裝成MQM- 8G “汪達爾”超音速靶彈以模擬反 艦飛彈的威脅,算是發揮“餘熱” 了。之後,在此基礎上又出現了 MQM-8X “ 艦隊汪達爾”、MQM-8G/ER (增程型)和MQM-8G/EER (進一步 增程型)靶彈,後兩種至今仍在使用,主要用於檢驗美國海軍艦船的防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