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足笛鯛,Lutjanus fulvus (Forster, 1801),又稱焦黃笛鯛,俗名赤筆仔、紅公眉,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笛鯛科笛鯛屬的一種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足笛鯛
- 拉丁學名:Lutjanus fulvus (Forster, 1801)
- 別稱:焦黃笛鯛,俗名赤筆仔、紅公眉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科:笛鯛科
- 屬:笛鯛屬
- 種:黃足笛鯛
- 英文名:Blacktail snapper
概況,分布,深度,特徵,分類學,生活習性,經濟利用,
概況
命名者:(Forster, 1801)
俗名:石機仔、紅公眉、赤筆仔 。
英文俗名:
Redmargined seaperch;
Yellow-margined seaperch;
Yellow-margined sea perch;
Yellowmargined sea perch;
Yellow striped snapper;
Taiva;
Yellow-margined sea-perch;
Blacktailed snapper;
Blacktail snapper;
Blackspot snapper;
Flametail snapper
是否有毒魚類:否
經濟型魚類: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同種異名:
Diacope analis,
Diacope aurantiaca,
Diacope flavipes,
Diacope immaculata,
Diacope marginata,
Diacope vaigiensis,
Diacope xanthopus,
Genyoroge nigricauda,
Holocentrus fulvus,
Lutianus fulvus,
Lutianus marginatoides,
Lutianus vaigiensis,
分布
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西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
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馬爾地夫、紅海、波斯灣、斯里蘭卡、印度、安達曼海、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琉球群島、台灣、中國沿海、紐幾內亞、萊恩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帛琉、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諾魯、斐濟群島、萬納杜、薩摩亞、澳洲、索羅門群島、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
深度
水深2至100米。
特徵
體側扁,口大。魚體銀黃色,體側具數條不明顯黃色細縱帶,特徵是腹鰭與臀鰭皆呈鮮黃色,背鰭色深具白緣,尾鰭略凹、色深且具白緣。
本魚體近橢圓形,背緣呈弧狀彎曲。兩眼間隔平坦。前鰓蓋缺刻及間鰓蓋結極為顯著。上下頜具細齒多列,外列齒稍擴大,上頜前端具2至4犬齒,內列齒絨毛狀;下頜具一列稀疏細尖齒,後方者稍擴大;鋤骨齒帶三角形,其後方無突出部;齶骨亦具絨毛狀齒;舌面無齒。體被中大櫛鱗,頰部及鰓蓋具多列鱗;背鰭鰭條部及臀鰭基部具細鱗;側線以上的鱗列全部斜走;前鰓蓋骨的凹入部不明顯,有鱗片7列。體側由眼至尾基有一暗色縱帶,寬如眼徑,此帶之上下緣各有一條較狹脂白色縱帶;尾鰭暗色;背鰭基部稍暗,外緣有暗色寬頻。背鰭硬棘10枚,軟條14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8枚;側線鱗片數47至51枚,胸鰭長,末端達臀鰭起點;尾鰭叉形。體長可達60厘米。
分類學
綱:輻鰭魚綱
目:鱸形目
亞目:鱸亞目
科:笛鯛科
屬:笛鯛屬
生活習性
生活於1~75公尺海域,屬廣鹽性魚類,幼魚常進入河口或潟湖區活動,成魚則移往近海的礁石區,常棲息在礁石洞穴或岩礁底部。肉食性,以小魚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
棲息在珊瑚礁或岩石海岸,獨自行動。幼魚有時可發現於紅樹林區、河口或河川之下游區。夜間覓食,習性兇猛,捕食甲殼類及小魚。
經濟利用
食用魚,活魚最適合清蒸,才能吃出魚的鮮嫩,其它如油炸沾椒鹽或紅燒皆可,肉質十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