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肉餜,安徽知名的傳統小吃。以水麵團夾油酥麵團制皮,包黃豆粉豬肉丁餡心,用平鍋烤熟而成。色澤金黃油亮,咬開香氣撲鼻,酥脆而滋潤,味美可口。
基本介紹
原料,製作方法,典故,
原料
(制10個)上白麵粉750克、豬五花肉250克、黃豆250克、芝麻仁25克、精鹽25克、菜籽油100克
製作方法
一、將黃豆洗淨、曬乾、炒熟,磨成粗粉。豬五花肉切成黃豆大的丁,放入豆粉中,加精鹽拌勻成餡。
二、取麵粉(500克)加清水200克拌勻,揉成水麵團。將餘下的麵粉(250克)加菜籽油拌勻,擦成油酥麵團。各分成10個面劑。取水面劑一個,放上油麵劑,按扁,包入餡心,擀成圓餅形,上面灑點水,撒上芝麻仁,輕輕按一下,使其粘牢,即成餜生坯。以此法把面劑全制完。
三、平鍋置木炭小火上燒熱,將餜坯放入,每個餜中間部位壓一塊石塊(直徑10厘米的圓磚),邊烤邊按動磚塊,促其成熟,並使黃豆粉和五花肉中的油分滲透均勻,至熟透取出即成。
典故
乾隆蓋印餜
地處黃山腳下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歙縣,是去黃山旅遊的遊客首選的旅遊聖地。倘洋在這座古老的城市街頭,城內的古橋、古塔、古街、古巷、古井、古壩、古樓、古坊自然會讓你留連忘返,但街頭的熟食攤子上有一種香味幽幽、形狀乖巧的小麵餅,更會讓你佇足而立垂涎三尺。
相傳乾隆皇帝游江南時,曾到徽州府城歙縣。一天,他扮成平民在街頭漫步,在縣城門邊遇上一個賣肉餜的攤子,在一個平底圓鐵鍋里焙烤著一種圓圓的餅,鍋下炭火紅彤彤地閃著火焰,散發著一陣陣好聞的香味。他頓時食慾大發,信步走去,也不問價格,就買了一個品嘗起來,吃了幾口,頓覺味道不錯,當即連聲稱讚,並與賣餜人攀談起來,得知賣餜人名叫王果祿。臨走時,他送王果祿一枚小印章,王果祿把小印章拿到手中,定睛一看,頓時受寵若驚地雙手發抖——啊?!原來自己遇上了皇上!後來,聰明的王果祿用青磚做成圓印章的形狀,壓在肉餜上,以示皇帝曾經吃過此餜。這樣,歙縣“黃豆肉餜”的名聲也就傳開了。由於圓磚壓在肉餜上面,促使油脂溢出,縮短了燙熟時間,這也成了傳統方法。
石頭餜之所以能在徽州相傳下來,不光靠的是乾隆的讚譽,主要還是它有自己的特色。它皮薄酥脆,原料精細,尤其對餡的配製比較講究。在加工時,先將黃豆炒熟磨碎,再將純肥肉切成肉丁,放進鍋里熬製成半油狀,然後將碎黃豆倒入鍋內,加適量精鹽,拌勻為餡。在焙烤時用文火,當燒熱的磚頭壓在餜上時,被擠壓出的油在鍋中嗞嗞作響,香味撲鼻。
石頭餜始於明初,它不僅產在徽州,在江浙一帶也有很高的聲譽。從前徽州出門前往外地做生意的商人,常帶上這種餜,供途中食用,吃上個十天半月的,不餿不乾;如今皖南一些地區,每逢母親節的時候,還有孩子買此物來作為禮物孝敬母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