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蜂毒液

黃蜂毒液

黃蜂毒液的主要成分為組胺五羥色胺緩激肽、透明質酸酶等,毒液呈鹼性,易被酸性溶液中和。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經毒作用,能損害心肌、腎小管和腎小球,尤易損害近曲腎小管,也可引起過敏反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蜂毒液
  • 外文名:Wasp venom
  • 主要成分:組胺、五羥色胺、緩激肽
  • 作用:致溶血、出血和神經毒
  • 酸鹼性:呈鹼性
中毒表現,套用,

中毒表現

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經毒作用,能損害心肌、腎小管和腎小球,尤易損害近曲腎小管,也可引起過敏反應。
中毒表現:黃蜂螫後受螫皮膚立刻紅腫、疼痛,甚至出現瘀點和皮膚壞死;眼睛被螫時疼痛劇烈,流淚,紅腫,可以發生角膜潰瘍。全身症狀有頭暈、頭痛、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血壓升高等,以上症狀一般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消失;嚴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腫、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腎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對蜂毒過敏者可表現為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

套用

英國和巴西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一項新研究顯示, 繁殖於巴西的一種黃蜂能產生一種毒液,其中所含物質可有效對抗癌細胞卻不傷及正常細胞,未來有望基於此研發出新的抗癌藥物。
這種學名為“Polybia Paulista”的黃蜂在遇到捕食者時,為保護自己尾部會分泌出一種毒液,這種毒液含有一種名為“MP1”的毒素,而這種物質具有抗癌作用。
英國利茲大學和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後發現,“MP1”能與癌細胞表面的脂質產生作用,從而在細胞上形成開口,讓那些在細胞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分子外泄。
在實驗室測試中,研究人員觀察到,這種毒素能抑制前列腺癌、膀胱癌甚至白血病等的癌細胞生長,並且還不會傷及正常細胞。但研究人員也說,還不清楚這種毒素如何做到這種“選擇性獵殺”,這或許與癌細胞膜的性質有關。
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保羅·比爾斯說,如果能了解“MP1”的作用機制,並證實它的安全性,就能利用這種物質開發出比傳統藥物療效更好的抗癌新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