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毒液

動物毒液

由動物體內有特殊功能分化的腺體產生的毒性分泌物,這些腺體常常和動物的骨刺、牙、尾刺和其它銳利器官相連線。這些毒液分泌腺可能主要是為了殺死或麻醉獵物,有些動物毒液還兼有消化液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物毒液
  • 外文名:venom
  • 來源:動物體內
  • 對象:功能分化的腺體
  • 套用:食品、藥品
  • 拼音:dong wu du ye
動物毒液(venom),來源,研究現況,

動物毒液(venom)

由動物體內有特殊功能分化的腺體產生的毒性分泌物,這些腺體常常和動物的骨刺、牙、尾刺和其它銳利器官相連線。這些毒液分泌腺可能主要是為了殺死或麻醉獵物,有些動物毒液還兼有消化液功能。

來源

動物毒液輕的只是引起局灶性皮膚炎症,重的可能使人立時斃命。包括神經系統症狀,如抽搐、嘔吐和躁動(以上是興奮型);又如麻痹、呼吸或心跳暫停等(神經抑制)、外出血、破壞正常的凝血機制及過敏反應(包括蕁麻疹和炎症)。自然界的絕大多數動物門含有毒種屬,但真正對人類構成危害的並不多。常見的有︰某些蛇(如眼鏡蛇、曼巴、窄頭眼鏡蛇、頰窩毒蛇〔五步蛇、腹蛇〕、珊瑚蛇和響尾蛇等);某些魚類(如刺魟、鱸、河豚、鯊、魚、銀鮫、鼠鯊);幾種蜥蜴(希拉毒蜥);蠍;幾種蜘蛛(黑寡婦、隱居褐蛛);某些社會昆蟲(如蜜蜂、黃蜂、某些種類的螞蟻);有毒的海生無脊椎動物(海葵、火珊瑚、水母、錐形螺、球海膽等)。

研究現況

我們不能將毒液的強弱或改變只歸結到食物鏈中,況且人類只是通過這類現象進行了某種意義上的假設,而把客觀環境忽略掉。魯塞爾氏蝰蛇是東南亞造成死亡案例最多的物種,尤其是在印度和斯里蘭卡。廣東江門的案例出現後,我們也特意採訪了馬來西亞的毒液專家安德魯。他在泰國進行第一次魯塞爾氏蝰蛇毒液採樣時發現,泰國和印度的魯塞爾氏蝰蛇都進化出了神經毒素,而且泰國品種所占據的神經毒液成分比重最多,且成分也非常複雜。中國南部的品種確實具有神經毒素成分,但沒有泰國和印度的比重多。這完全可能是環境所帶來的進化,這樣可以更快速地殺死獵物或是入侵者。人口數量的增加,讓野外捕獵變得更加複雜,魯塞爾氏蝰蛇又是以平原環境為依託生存的毒蛇,因此少不了與人類狹路相逢,這就是環境可能對它造成的影響。還有就是毒蛇自身的進化,更準確地說是自然層面上的進化。雖然這些毒性物質的進化時間在1億年以上,其間不斷發生細微調整,但它們的分子構架存在於世的時間還要長得多。大自然只是利用了有毒生物體內的一些關鍵分子——血液、腦、消化道等,並加以改造。原料到處都有,可用來輔助它們獵食或自保。“大自然借用已有的分子構架是有道理的”, 安德魯說,“要想製成一種摧毀神經系統的毒素,最高效的辦法就是從大腦中尋找一個已然參與神經系統運作的模板,稍加修改就可完工——一種新毒素就這樣誕生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