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莊二村隸屬鋼城區黃莊鎮,位於鋼城區政府駐地東北4公里處,韓(旺)萊(鋼)公路從村中穿過。東鄰黃莊四村,南與黃莊一村相連,西同鳳凰峪接壤,北與仙人橋毗鄰。921口人,耕地521畝,201畝山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莊二村
- 所屬地區:鋼城區黃莊鎮
- 電話區號:0634
- 人口:921人
- 耕地面積:521畝
據村邊出土的古墓群為宋墓,說明最晚宋代即有人在此居住。而黃氏墓碑載:“明洪武年間(1368年),始祖自山西洪洞縣,卜居蒙邑黃莊。”以姓氏取名。今有16個姓氏,以李姓為主。
據《蒙陰縣誌》載,民國初年(1912年)為蒙陰縣北一區,下設九社,黃莊二村為西舜聖社;1939年黃莊一帶成立了人民政權。1940年歸新泰管轄;1942年劃歸博萊縣;1945年5月劃歸沂源縣:1991年劃歸萊蕪市;1993年1月萊蕪升為地級市設鋼城區,黃莊二村屬鋼城區黃莊鎮管轄。
黃莊二村是鎮政府駐地,村內設有學校、商店、醫院、政府機關,是黃莊鎮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農曆三、八大集,集市形成於清宣統三年。《蒙陰縣誌》稱黃莊集為北鄉16集之一。韓萊公路從中穿過,村西設有停車點,公路直通萊鋼、萊城,客車貨車川流不息,來往如梭。
蒙陰縣知縣沈黼成於宣統二年(1910年)設立初等國小堂,名為北廟國小,校址就在二村,這是黃莊最早的學校。
為保平安防禦匪兵的經常性劫掠,宣統元年(即1909年)春村里按地分攤修築環村圍牆,用三合土(石灰、黃土、沙子)石夯打成寬約3米、高約5米、長約5華里的圍牆,歷次匪兵都未攻破。為防止被日軍利用,於1941年拆除。
1942年2月是黃莊二村人民難忘的劫難。日本鬼子從淄博一路燒殺、搶劫,來到黃莊,亂拆民宅,修築碉堡,從此在黃莊二村建立了據點,駐紮了一個支隊,隊長叫滕田。逃出去的村民藏在村北2華里之外的棋山腳下的窪子峪。此地樹木遮天蔽日,雜草叢生,野狼出入,便於隱蔽,村民挖地窖藏頭度日。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逃出來的村民大部分參加了區武工隊,利用夜晚反擊敵人,於1944年在蒙陰區中隊的配合下,把日本鬼子趕出了黃莊。
黃莊二村的人民剛趕走了日本鬼子,然而國民黨反動軍隊又在黃莊安了據點,二村人還是過不上安寧的日子,1947年黃莊徹底解放了,從此二村人民堅定了跟著共產黨走的決心。就這一年報名參軍的青年就有20餘人,受到了縣委的表彰。
歷經滄桑的黃莊二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安居樂業。1953年春52戶村民自發組織農業合作社,名曰“建國社”,黨支部書記兼社長劉文祥帶領全村於1956年進入高級農業合作社,實施“人七勞三”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1960年至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村委立足本村資源、人力、設備條件,辦起了磨麵坊、油坊、棉花加工坊、養豬場、菜園等工副業項目,經濟收入在周圍村莊首屈一指,解決了村民的吃穿問題,無出村要飯現象。
1972年黃莊二村開始“農業學大寨”,整地深翻,小地變大田,丘陵變梯田,對位於村西北3里之遙的西山等進行了封山造林,山頂是松柏,山腰是大黃梨和蘋果,山腳是一片槐樹林。幾年時間,樹木遮天蔽日、枝繁葉茂。1968年大旱,村民奮起抗旱,六個生產隊打直徑3米、深15米左右大口井一眼,在窪子峪築壩攔水,建水庫一座,水澆面積達到了 200多畝。1977年投資4萬多元在二窪打直徑4米、深18米深井一眼,把水送到了羊角嶺頂,修建灌溉渠道3.5華里,部分地瓜地變成了小麥地和玉米地。隨著生產條件、經濟狀況的不斷改善,村民豐衣足食。
重視文化教育、提高文化素質是黃莊二村的傳統。在北廟國小就讀的李延倫、李之修,畢業後在“清源觀”學堂任教,以後成為有名的校長、教導主任。自1977年恢復高考至2002年,黃莊二村考入大中專院校學生20多人。
“文革”期間黃莊二村分裂成了四大組織,各自拉幫結派,日常生活生產被打亂,有的生產隊日工價值0.13元,人民生活極度下降,挖野菜,吃樹葉,有的甚至外出討飯。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勤勞勇敢、經濟意識超前的二村人民,在新任書記李之國的帶領下開始了經濟建設。為了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李之國組織黨員學習,教育黨員,建立村規民約,建章立制。他經常講:“黨的政策早理解早富,晚理解晚富,不理解不富。”這話像一把鑰匙撬開了村民奔向發家致富的大門。
1983年以李之茂為隊長的黃莊二村建築隊成立了,人數達到了100多,走各村,闖萊鋼,幹得紅紅火火,一個勞動力年收入多者達到萬元。1984年村委抓住緊靠韓萊公路的優勢,一年蓋起了50多間沿路瓦房,上了門市部、飯店、車行、電氣維修等13個項目,湧現出了一批經濟能人,李之軍承包二村飯店,十幾年培養了4個老闆,現在各立門戶辦飯店,他自己又去臨沂發展。劉仲慶承包的門市部正好在黃莊客車站,他瞧準了搞運輸掙錢的門路,一次買了兩輛客車跑萊城,經濟收入很是可觀。 吳茂進於1986年辦起了麵粉加工廠,解決了附近飯店、饃饃房的麵粉來源。支部書記李之國看準了黃莊林果業發展急需包裝服務,他於1991年大搞招商引資。村委高瞻遠矚,把沿路的50多間瓦房全部拆除,引進外資建設樓房,又向北延伸500米建起了1.5華里的經濟帶,引進家具廠4家。其中,新星家具廠占地面積28000多平方米,擁有職工100餘人,引進韓國、德國的生產設備,日本的烘乾技術,每年上交利稅4萬餘元。
近幾年,村民經濟意識越來越強,日出耕作、日落歸家的生產方式已經改變。村民自動調整產業結構,花生地變成了桃園,小麥地變成蔬菜大棚。村辦企業和個體私營業不斷發展,村民經濟收入、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村民房屋由原來的草房變成了磚瓦房,繼而又翻建為前後出廈的華麗住宅。
黃莊二村在悠久的歷史中造就了輝煌的業績。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工業、農業、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人民安居樂業,開拓創新,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