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君山銀針茶盛稱於唐,始貢於五代,清朝時製成銀針,更顯珍貴。君山銀針茶採摘時直接從茶樹上揀采芽頭,一芽頭包含三四個已分化卻未展開的葉片;製作分殺青、攤涼、初烘、初包、復烘、攤涼、復包、足火八道工序,歷時三晝夜,長達70餘小時之久。君山銀針茶芽壯多毫,條直勻齊,著淡黃色茸毫,沖泡時湯黃澄亮,香氣清高,味醇甘爽,芽頭直挺豎立,芽身黃似金,芽尖白如玉,被譽為“金鑲玉”。

2021年5月24日,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申報的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遺產編號Ⅷ-26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
  • 遺產編號:Ⅷ-267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銀針採摘,製作工序,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君山銀針茶盛稱於唐,始貢於五代。唐朝稱銀針為“黃翎毛”,因為茶葉滿披白色茸毛,底色金黃,沖泡後像黃色羽毛一樣豎立而得名。宋朝稱銀針為“白鶴茶”,因為茶葉全身滿披白色茸毛,泡入水中後根根豎立,宛如白鶴於水中游弋一般。
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清朝時君山銀針和君山毛尖統稱為“旗槍茶”,由於當時君山僧侶為了搶在穀雨前的採茶季節採摘新茶,就先從茶樹上摘下一芽(形狀似槍)一葉(形狀似旗),然後通過分選,分成貢尖(即芽頭)和貢蔸(即葉片)。為了保證茶葉的鮮度和完整,自清以後改為直接採摘芽尖,製成銀針,從而使銀針茶更顯珍貴。
1956年,君山銀針茶代表中國名茶參加在德國萊比錫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以“芽身黃似金,芽尖白如玉”而被譽為“金鑲玉”,獲金質獎章。1957年,被確定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

工藝特徵

君山銀針的炒制不同於一般名茶,它在外形上不作任何修飾,務必保持芽體的原狀,只是在色、香、味三個方面下功夫。君山銀針茶製作精細而又別具一格,分殺青、 攤涼、初烘、初包、復烘、攤涼、復包、足火八道工序,需歷時三晝夜,長達70多小時之久。
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著淡黃色茸毫。用潔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君山銀針時,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帶頭下垂而懸浮於水面,隨後緩緩降落,豎立於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觀,最多可達三次,故君山銀針有“三起三落”之稱。

工藝流程

銀針採摘

君山銀針採摘開始於清明前三天左右,直接從茶樹上揀采芽頭。為防止擦傷芽頭和茸毛,盛茶籃內襯有白布。芽頭要求長25—30毫米,寬3—4毫米, 芽蒂長約2毫米,肥碩重實,一芽頭包含三、四個已 分化卻未展開的葉片。雨天不採、露水芽不採、紫色芽不採、空心芽不採、開口芽不採、凍傷芽不採、蟲傷芽不採、瘦弱芽不採、過長過短芽不果,即所謂君山銀針的“九不採”。
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製作工序

殺青:在20°的斜鍋中進行,鍋子在鮮葉殺青前磨光打蠟,火溫掌握“先高(100—120℃)後低(80℃)”,每鍋投葉量300克左右。茶葉下鍋後,兩手輕輕撈起,由懷內向前推去,再上拋抖散,讓茶芽沿鍋下滑。動作要靈活、輕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頭彎曲、脫毫、茶色深暗。約經4—5分鐘,芽蒂萎軟,青氣消失,發出茶香,減重率達30%左右,即可出鍋。
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攤涼:殺青葉出鍋後,盛於小篾盤中,輕輕揚簸數次,散發熱氣,清除細末雜片。攤涼4—5分鐘,即可初烘。
初烘: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溫度掌握在50— 60℃,烘20—30分鐘,至五成乾左右。初烘程度要掌握適當,過乾,初包悶黃時轉色困難,葉色仍青綠,達不到香高色黃的要求;過濕,香氣低悶,色澤發暗。
初包:初烘葉稍經攤涼,即用牛皮紙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於箱內,放置40—48小時,謂之初包悶黃,以促使君山茶特有色香味的形成,為君山茶製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葉不可過多或過少,太多化學變化劇烈,芽易發暗,太少色變緩慢,難以達到初包的要求。由於包悶時氧化放熱,包內溫度逐升,24小時後,可能達30℃左右,應及時翻包,以使轉色均勻。初包時間長短,與氣溫密切相關。當氣溫20℃左右,約40小時,氣溫低應當延長。當芽現黃色即可松包復烘。通過初包,銀針品質風格基本形成。
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復烘與攤涼:復烘的目的在於進一步蒸發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質,減緩在復包過程中某些物質的轉化。溫度50℃左右,時間約一小時,烘至八成乾即可。若初包變色不足,即烘至七成乾為宜。下烘後進行攤涼,攤涼的目的與初烘後相同。
復包:方法與初包相同。歷時20小時左右。待茶芽色澤金黃,香氣濃郁即為適度。
足火:足火溫度50—55℃,烘量每次約0.5公斤,焙至足乾止。
加工完畢,按芽頭肥瘦、曲直、色澤亮暗進行分級,以壯實、挺直、亮黃者為上,瘦弱、彎曲、暗黃者次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君山銀針是一種以賞景為主的特種茶,講究在欣賞中飲茶,在飲茶中欣賞。君山銀針乃茶中珍品,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喜愛,是中國的黃茶珍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
君山銀針
君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僅在於時間性、空間性上,還在於豐富的內涵上。一杯君山茶傾注了君山人的深情,君山人的質樸與勤勞又不斷地豐富著君山文化。君山茶韻,也是中華茶文化的一部分。

傳承狀況

君山銀針產自洞庭湖上的君山島,作為黃針,成本一直高昂,產量有限。

傳承人物

高孝祖,君山銀針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21年9月18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岳陽市君山區文化館獲得“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黃茶製作技藝(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岳陽市君山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7月,君山銀針參展2019年北京世園會“湖南日”活動。
2021年1月,君山銀針茶製作技藝參展第四屆湖南非遺新春博覽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