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腹鷚

黃腹鷚

黃腹鷚(學名:Anthus rubescens):是雀形目鶺鴒科的鳥類,屬小型鳴禽,體長約15厘米。似樹鷚但上體褐色濃重,上喙較細長,先端具缺刻;翅尖長,內側飛羽(三級飛羽)極長,幾與翅尖平齊;尾細長,外側尾羽具白,野外停棲時,常做有規律的上、下擺動,腿細長,後趾具長爪,適於在地面行走。主要棲息于山地、林緣、灌木叢、草原、河谷地帶。冬季喜沿溪流的濕潤多草地區及稻田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腹鷚
  • 拉丁學名:Anthus rubescen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鶺鴒科
  • 鷚屬
  • :黃腹鷚
  • 亞種:4種
  • 命名者及年代:Tunstall, 1771
  • 英文名稱:American Pipit
  • 英文名稱:Buff-bellied Pipit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黃腹鷚體羽似樹鷚,但上體褐色濃重,胸及兩脅具粗著的黑色縱紋,縱紋濃密,頸側具近黑色的塊斑。指名亞種褐色較濃但縱紋較少。頭頂具細密的黑褐色縱紋,往後到背部縱紋逐漸不明顯。眼先黃白色或棕色,眉紋自嘴基起棕黃色,後轉為白色或棕白色、具黑褐色貫眼紋。下背、腰至尾上覆羽幾純褐色、無縱紋或縱紋極不明顯。兩翅黑褐色具橄欖黃綠色羽緣,中覆羽和大覆羽具白色或棕白色端斑,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羽緣白色。尾羽黑褐色具橄欖綠色羽緣,最外側一對尾羽具大型楔狀白斑,次一對外側尾羽僅尖端白色。頦、喉白色或棕白色,喉側有黑褐色顴紋,胸皮黃白色或棕白色,其餘下體白色。虹膜褐色;嘴上嘴角質色,下嘴偏粉色;腳暗黃。
大小量度:體重♂20-26g,♀15-25g;體長♂140-170mm,♀141-165mm;嘴峰♀11-14mm;♀11-14mm;翅♂78-92mm,♀75-87mm;尾♂59-72mm,♀58-70mm;跗蹠♂19-24mm,♀18-23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闊葉林、混交林和針葉林等山地森林中。亦在高山矮曲林和疏林灌叢棲息。遷徙期間和冬季,則多棲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草地。常活動在林緣、路邊、河谷、林間空地、高山苔原、草地等各類生境,有時也出現在居民區。

生活習性

多成對或10幾隻小群活,性活躍,不停地在地上或灌叢中覓食。食物主要為有鞘翅目昆蟲、鱗翅目幼蟲及膜翅目昆蟲,兼食一些植物性種子。冬季喜沿溪流的濕潤多草地區及稻田活動。飛行叫聲為偏高的jeet-eet聲,不如水鷚尖厲。鳴聲為一連串快速的chee或cheedle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巴哈馬、加拿大、開曼群島、中國、薩爾瓦多、格陵蘭、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色列、日本、哈薩克斯坦、大韓民國、墨西哥、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
遊民:阿富汗、百慕達、不丹、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埃及、德國、冰島、愛爾蘭、義大利、牙買加、朝鮮民主人民共和國、緬甸、尼泊爾、阿曼、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越南。
黃腹鷚分布圖黃腹鷚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林緣及林間空地,河邊或湖畔草地上,也在沼澤或水域附近草地和農田地邊營巢。巢多置於草叢旁或草叢中地上凹坑內,藉助草叢的掩護一般不易發現。巢呈杯狀,墊以獸毛、羽毛、枯草葉、枯草莖。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4種)
黃腹鷚(4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
Anthus rubescens japonicus
2
Anthus rubescens pacificus
3
Anthus rubescens alticola
4
Anthus rubescens rubescens

種群現狀

該物種的分布範圍非常有限,數量正在減少。由於當地的原始森林幾乎完全被栽培作物取代,主要威脅是棲息地被破壞,其次,非本地鸚鵡的疾病傳播也是威脅之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