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龍

黃繼龍

黃繼龍。生前任甘肅慶陽環縣木缽鎮二合塬村原黨支部書記,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為貧困戶送化肥返回途中因農用車機械故障墜入山谷,因公殉職,年僅46歲。先後被市委、省委追授為全市、全省“優秀共產黨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繼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環縣木缽鎮二合塬村
  • 出生日期:1963年
人物事跡,社會追憶,

人物事跡

2012年5月16日,慶陽市環縣木缽鎮二合塬村黨支部書記黃繼龍開著自己的三輪車給貧困戶送完最後一袋化肥,返程途中,因機械故障,翻車墜入谷底,不幸離開了人世。
黃繼龍時年48歲,擔任村組幹部已有25年。2012年年初,省委決定在全省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這給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的革命老區環縣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也使二合塬村村支書黃繼龍興奮不已。他知道,二合塬村迎來了致富奔小康的好時機。
二合塬村雖然距木缽鎮只有8公里,但自然條件卻十分惡劣,山大溝深,道路難行。因為交通不暢,農產品不能及時運出銷售,民眾生病也不能及時醫治,雨季,民眾出行、學生上學就更難了。二合塬村是名符其實的貧困村。
“雙聯”行動還未正式拉開序幕,黃繼龍就打聽到,幫扶他們村的單位是慶陽市科技局。黃繼龍高興地對村民們說:“我們村子發展落後,主要原因就是缺技術。只要技術跟上去,咱們致富的路就不會太漫長。”黃繼龍提前挨家挨戶地詢問村民的意願,看誰想搞種植、誰想搞養殖、誰想外出務工……這些,他都一一進行了登記。
全省“雙聯”行動猶如一場和煦的春風,暖暖地吹進了隴原大地的千家萬戶。平時就很忙碌的黃繼龍更忙了。因為有了先前的準備,他對村民的想法和需求了如指掌。他及時協調邀請市科技局的專家來村子裡開展講座,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針對村情,他和幫扶單位以及村委會班子成員,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基礎設施強村,養殖、林果、勞務三大產業富民”的思路。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裡,他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為村上爭取到了3座過水橋項目,解決了附近5村6000多名民眾的行路難題。
藉助“雙聯”行動,黃繼龍決心徹底改變村子的落後現狀。
經過認真研究,黃繼龍發現,二合塬村民小組栽植的核桃樹長勢很好,效益也相當不錯。於是,他決定在全村推廣發展核桃產業。“人均2畝核桃樹,戶均收入就可達到1萬元。”
經多次與慶陽市科技局的專家接觸討論,黃繼龍發現,發展絨山羊養殖是促進村民致富增收的又一出路。二合塬村山大溝深,地域廣闊,適合種植紫花苜蓿,完全具備養殖絨山羊條件。於是,黃繼龍決定發起成立一個村養殖專業合作社。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了慶陽市科技局的認同,局裡決定為村裡的75戶特困戶每戶投羊一隻。黃繼龍把村上的養殖能手、民眾代表請到一起,動員民眾把投放的75隻羊採取股份制的形式,投入到合作社,進行規模化養殖。接著,他又忙著為貧困戶爭取婦女小額貸款,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增加民眾收入和集體收入。
“雙聯”行動讓村裡的貧困戶受益了,那些救助戶又成了黃繼龍的牽心事。5月初,他利用到西峰考察學習的機會,專門來到慶陽市科技局,請求局裡幫幫他們村沒有被確定為幫扶對象的14個救助戶。科技局當即決定,為每個救助戶幫扶兩袋化肥。5月15日一大早,慶陽市科技局幫聯幹部與黃繼龍一起,從鎮上買好化肥送到村部。考慮到這些貧困戶居住分散,有的家庭既沒有機動車,也沒有牲畜,黃繼龍主動提出為他們免費運送。這一天,黃繼龍和科技局幹部一起忙了一整天,先後給12戶送完化肥。天色已晚,只剩下李志龍和吳秉仁兩家的化肥沒有送了,黃繼龍對科技局幹部說:“這兩家的路不好走,明天我還要給他們送苜蓿籽和貸款申請表,順便把化肥也捎上。”
5月16日清晨,黃繼龍開著三輪車、帶著貸款申請表、拉著化肥到了這兩戶人家。填完貸款申請表,時間已到中午,兩戶人家爭相留他吃飯,黃繼龍都婉言謝絕了。就在返回的途中,三輪車剎車突然失靈,黃繼龍和三輪車一起墜入了山谷……
噩耗傳來,鄉親們都難以接受這個事實。許多天,人們都沉浸在失去這位好支書的悲痛中。5月19日,黃繼龍的葬禮舉行,全村179戶300多名民眾,自發趕來弔唁。村民們表示,他們一定會化悲痛為力量,在“雙聯”行動的支持下,努力勞作,早日脫貧致富,完成黃繼龍未了的心愿。
2012年8月13日,我們再次走進環縣木缽鎮二合塬村,在二合塬村石嘴坡的溝底,新修成的水泥橋把兩面山上的路連成了一體。橋頭的一側,豎著一塊石碑,上面有三個大字——“繼龍橋”。
站在橋頭,村文書吳鋒告訴記者,這座橋是縣財政列支的村級“一事一議”建設項目,“今年(2012年)4月初動工的時候,黃支書還跑前跑後地操勞,可6月15日,橋面澆築合龍的時候,全體村民都來了,黃支書卻來不了了!”
為了紀念黃繼龍,村民們商定,這座橋取名“繼龍橋”。說起這些,吳鋒有些哽咽。
木缽鎮幹部郭建學聯繫二合塬村多年,他對黃繼龍十分了解。郭建學說,黃繼龍是一個頭腦靈活、善於謀事的人,如果他願意外出闖事業的話,也許早就很富裕了。他的哥哥在銀川有一個不小的公司,也曾希望他到銀川發展,可是他最終沒有離開二合塬村,從23歲擔任村組幹部起,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村裡的事業上,並且一乾就是25年。“黃繼龍一直說,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只有大夥富了才算富。”郭建學說,“他是一個黨性很強的人。”
二合塬村雖然距木缽鎮只有8公里路程,但因為交通不暢,嚴重影響村裡的發展。改善交通狀況,一直是黃繼龍十分迫切的願望。1987年,23歲的黃繼龍擔任二合塬村周台組組長後,就開始籌劃修路的事。他不僅動員本村在外工作人員捐助1.6萬元,還拿出了自己家裡僅有的5000元積蓄,又向人借了5000元,開始修路。修到中途,許多民眾失去了信心,參加的人越來越少。白天,黃繼龍帶著僅剩的幾個村民乾,晚上,挨家挨戶地去動員。大家被他的精神所感動,一個個又重返工地。從周家台組到二合塬山腳下,短短3公里、僅僅3米寬的石板路,整整修了三年多的時間才修成。
在隨後的二十幾年裡,黃繼龍帶領二合塬人年年修路,先後修通了從白家溝到二合塬8公里的砂石路,修通了四個村民小組24公里的土路,基本解決了老百姓“出行難”問題。2008年,在實施村裡的鋪砂路項目時,由於資金缺乏,項目沒有占地補助,當新路必須穿過一些耕地時,有村民給他出了道難題,“要占地,得給補償!”黃繼龍挨家挨戶做工作,民眾想不通,黃繼龍心一橫,把道路規劃區內自家的3畝小麥青苗地推了。見黃繼龍以身作則,村民的態度緩和了……
環縣氣候乾旱,降雨量少,部分民眾飲水困難。為徹底解決民眾飲水問題,黃繼龍先後爭取實施“母親水窖”“中南部人畜飲水”項目272處。2008年7月,環縣實施南部人飲工程,縣上給二合塬村下達場窖建設任務145處,要求三個月內完成。當時村上正在修通村砂礫路,大車沒法進村,水泥、石子、沙子等建築材料只能卸到211國道旁邊,再經過三輪車二次轉運到各家各戶。在料場的旁邊,黃繼龍支起了一頂小帳篷,頂著酷暑住了二十多天,白天發料,晚上看料,直到把1500多車的建築材料分發到每家每戶。
2007年,環縣倡導大力發展草畜產業。這年初,木缽鎮規劃建設幾個千畝示範點。黃繼龍知道這個訊息後,急匆匆地跑到鎮上,請求把示範點放在二合塬村。鎮上的同志跟他談:種草養畜一定要尊重民眾意願,你們村民眾的積極性怎么樣?他拍著胸脯說:“只要你們把項目放在我們村上,民眾的思想工作我來做。”果然,這項工作在二合塬村推進得異常順利,當年就退耕種草2000畝,發展規模養殖戶23戶。這幾年,凡是上面有政策、有項目,黃繼龍總是第一個跑到鎮上要項目,爭取扶持。先後完成荒山造林1500畝,種草3200畝,發展規模養殖戶41戶,每年完成雙壟溝播地膜玉米3000畝,輸出勞務400人。農業結構的合理調整,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2年的765元增加到2011年的3009元,十年翻了兩番。
在黃繼龍的帶領下,近年來二合塬村先後實施了戶戶通電、扶貧整村推進、退耕還林、土地整理、校舍危改等重大建設項目,水、電、路、田等基礎設施大為改觀,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極大改善。

社會追憶

黃繼龍去世後,省委、慶陽市委、環縣縣委先後追授他為省、市、縣優秀共產黨員。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吳德剛等領導先後看望、慰問了黃繼龍同志的家屬。慶陽市委、環縣縣委及時發出向黃繼龍同志學習的號召。最近,由慶陽市委組織的“黃繼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全市進行了巡迴報告。在“雙聯”行動中幫扶二合塬村的慶陽市科技局也召開了學習黃繼龍先進事跡大會,幹部職工紛紛表示,要學習黃繼龍同志助人為樂、克己奉公、公道正派、銳意進取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與基層手牽手,與民眾心連心,幫助二合塬的村民發展富民產業,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