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竿京竹

黃竿京竹

黃竿京竹(學名: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McClure 'Aureocarlis')是禾本科、剛竹屬黃槽竹的栽培品種。喬木或灌木狀竹類植物。地下莖為單軸散生,竿高可達9米,竿全部為黃色,或僅基部約一或二間節上有綠色縱條紋,葉片有時亦可有淡黃色線條。竿環中度隆起,高於籜環。邊緣生繸毛;籜舌寬,拱形或截形,葉耳微小或無,縫毛短;葉舌伸出;葉片基部收縮。花枝呈穗狀,基部約有逐漸增大的鱗片苞片;佛焰苞無毛或疏生短柔毛,無葉耳和鞘口繸毛,縮小葉呈錐狀,每片佛焰苞內生假小穗,小穗含小花;外稃在中、上部被柔毛;內稃稍短於外稃,上半部具柔毛;邊緣生纖毛;柱頭羽毛狀。4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筍,5-6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浙江安吉竹種園。黃竿京竹抗寒性強,是適合生長在中國北方的竹種。

黃竿京竹竿色鮮麗,主要供觀賞。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狀竹類植物。地下莖為單軸散生,竿高達9米,粗4厘米,在較細的竿之基部有2或3節常作“之”字形折曲,毛脫落後手觸竿表面微覺粗糙;節間長達39厘米,分枝一側的溝槽為黃色,竿環中度隆起,高於籜環,竿全部為黃色,或僅基部約一或二間節上有綠色縱條紋,葉片有時亦可有淡黃色線條。籜鞘由籜片基部向兩側延伸而成,或與籜鞘頂端明顯相連,邊緣生繸毛;籜舌寬,拱形或截形,籜片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直立或開展,或在竿下部的籜鞘上外翻,平直或有時呈波狀。末級小枝2或3葉;葉耳微小或無,繸毛短;葉舌伸出;葉片長約12厘米,寬約1.4厘米,基部收縮成3-4毫米長的細柄。
花枝呈穗狀,長8.5厘米,基部約有4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4或5片,無毛或疏生短柔毛,無葉耳和鞘口繸毛,縮小葉呈錐狀,每片佛焰苞內生5-7枚假小穗,惟最下方的1片佛焰苞內常不生假小穗。小穗含1或2朵小花;小穗軸具毛;穎1或2片,具脊;外稃長15-19厘米,在中、上部被柔毛;內稃稍短於外稃,上半部具柔毛;鱗被長3.5毫米,邊緣生纖毛;花葯長6-8毫米;柱頭3,羽毛狀。筍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期5-6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浙江安吉竹種園。黃竿京竹抗寒性強,是適合生長在中國北方的竹種。

繁殖方法

母竹的選擇與挖掘:移竹前應該首先選擇合適的竹園。母竹的質量是竹林速生豐產的關鍵因素之一,優質的母竹不僅容易成活,而且容易成林,劣質的母竹不宜選用。母竹要選生長健壯、分枝低、枝葉繁茂、竹節正常、無病蟲害、鞭根健全及鞭芽飽滿的年輕竹株,一般以2-3年生的年輕竹較為合適。母竹的徑級不宜太大。對於散生竹來說,挖掘前首先要判斷來鞭和去鞭的走向。竹子最下盤枝的方向往往與竹鞭走向一致,所以鞭根的走向主要根據竹林最下盤枝的方向確定。挖掘時,首先找到竹鞭,然後在母竹來、去鞭的兩側按照一定長度截斷。一般按來鞭30-35厘米、去鞭40-45厘米的長度截取。截斷竹鞭後,在竹鞭兩側深挖,挖出母竹。注意挖掘時不要搖動竹竿,以免損傷竿柄和地下莖連線處,影響成活率。母竹挖好後,保留下部4-6盤分枝,削去竹梢,並用草繩綑紮竹鞭,防止水分散失。移竹和運輸途中,若條件允許最好帶少許宿土,以免幼竹失水,影響成活率。
母竹的栽植:母竹運到林地後,應立即栽植。最好隨起隨栽,提高成活率。合適的造林時間以竹子處於休眠期或基本處於休眠階段為好,最好的季節是早春或冬季,雨季造林前若遇乾旱要進行適當灌溉。栽植前在定植穴內可進行適當施肥。施肥的種類以有機肥為好,如常見的土雜肥、雞糞、豬糞或菜餅等均是很好的有機肥,但要注意發酵後使用。土雜肥每畝用量2500-3000千克。如施餅肥,每穴施0.5-1千克,並要求與土壤充分攪拌均勻,放在底部用新土隔開。栽竹的深度要控制好,以宜淺不宜深為原則,一般以原入土深度再深3-5厘米為準。若栽培過深則容易造成積水,不利於鞭根生長。

栽培技術

鬆土除草:新建竹園,地表裸露,容易滋生雜草與灌木,因此新建竹園最主要的撫育內容就是鬆土除草。一般每年要全面鬆土除草3次以上。尤其是生長季節要特別注意鬆土除草,防止雜草與幼竹爭水競肥。鬆土除草以除早、除小、除淨為原則。幼竹發筍期尤其要注意保護,防止牲畜、野獸破壞,及時挖出有病蟲害的幼筍,保證健壯竹筍的生長。
間作套種:對於新造幼竹,為防止惡性雜草入侵,可以採取以耕代撫、間作農作物的方式進行撫育,既可以促進幼竹生長,又可以增加收益。間作農作物以豆類、苜蓿等低矮作物最佳,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間作中藥材。間作農作物不宜選擇消耗肥力過大的和高稈的作物,如塊莖類作物及高稈的玉米、芝麻、高粱等,以免影響幼竹生長,事倍功半。
護筍養竹:筍就是竹的前身,沒有筍就沒有竹,因此保護竹筍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產量的關鍵之一。新造幼竹要挖除病筍,其餘竹筍要全部保留,以竹林的經營目的來合理進行幼竹的撫育。若是以挖筍為主要經營目的,留筍數量要稍多些;若是以觀賞為目的,則要適當除筍,保留合適的密度,以保證竹林營養空間。
合理間竹:竹林進入成年以後,地上立竹數量逐漸增加,空間愈加狹小,影響成年竹的正常生長;另外,密度太大,生長纖細,容易遭受雪壓,因此,竹林進入成年之後要進行適當疏竹。竹林單位面積的立竹數量主要由經營目的、竹種特性及立地條件等決定。對於觀賞竹林而言,一般留存160-200株為宜;對於筍用竹林,一般每畝地留存70-80株為宜。竹林採伐的季節要避開生長季節。
追肥施肥:竹林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營養,而竹葉、殘留的竹兜、根系分解緩慢,大多數處於不可利用的狀態,而且總是失去的多,補充的少,因此,有必要進行林地的營養補充,確保竹林健壯成長。新造幼竹在栽培時,可以在栽培穴內施入遲效的有機肥,如廄肥堆肥等,也可以通過兼種綠肥來提高竹林營養。對於1-2年生的成竹,則可以適當地進行追肥,以補充幼竹發筍及竹林生長所需的大量營養。施肥時一般是每年春、秋兩季進行。春季主要為新發竹筍補充營養,提高幼筍生長量;秋季施肥主要為母竹補充營養,為來年發筍生長作好準備。常用的肥料有尿素過磷酸鈣硝銨碳銨硫胺等,也可以選用農家有機肥。施用方法可溝施或穴施。開溝時圍繞竹根周邊開深溝,深25-30厘米、寬10厘米,將肥料均勻施於溝內,施後蓋土,踩實即可。

主要價值

黃竿京竹竿色鮮麗,主要供觀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