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寶

黃秀寶

黃秀寶,1935年6月出生。紡織工程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畢生致力於套用基礎和交叉學科領域的理論研究。“辭海”分科主編,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學術部顧問。近五年完成並通過技術鑑定或專家評議的主要科研項目有:原紡織總會科技三項費用項目“織物疵點快速圖像分析研究”及“聚合物擠壓法非織造過程分段解析研究”各一項及自選後繼項目“熔噴非織造工藝理論研究”一項;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項目“紡織新品開發”一項;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紡織品表面紋理與表面形態的計算機視覺分析”一項。在紡織教育和科研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秀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寧波市
  • 出生日期:1935年6月
  • 職業:博士生導師
人物簡介,研究方向,個人簡歷,生平介紹,主要論著,主要貢獻,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黃秀寶,女,浙江省寧波市人,1935年6月9日出生。1938 年日本侵略軍入侵中國,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童年時代目睹了窮人為搶購“戶口米”而被擠傷、踩死的慘狀。抗戰勝利,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但江南大地又陷入國民黨的黑暗統治。黃秀寶也親眼看到了窮人們團結起來,湧向囤積糧食、牟取暴利的“米蛀蟲”那裡搶米的風潮。少年時代的經歷和所見所聞,使黃秀寶深深感到舊社會的腐敗和黑暗。 黃秀寶1948年9月考入寧波市甬江女子中學,1950年2月進入蘇州市萃英中學,1951年7月國中畢業,考入華東紡織工學院高級職業班,1954年9月進入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系學習,1959年7月畢業。1960年2月被錄取為華東紡織工學院研究生,從事牽伸工藝理論研究。在導師陳壽琪和丁壽基的指導下,完成了《牽伸過程中的幾個平穩隨機函式功率譜問題》的研究生論文。在此期間,導師們嚴謹的學風和活躍的學術思想,對她的學術生涯產生了重要影響。1964年1月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間,黃秀寶藉助廣播自學英語。1979年12 月,赴英國里茲大學進修,在P.Grosberg教授和W.Oxenham博士的指導下從事轉杯紡工藝理論研究。1982年7月回國繼續任教。
黃秀寶黃秀寶

研究方向

1、纖維製品加工:主要研究纖維製品的紡織與非織造加工,尤其是基於高速氣流加工的新型紡紗與聚合物擠壓法非織造加工的過程建模、數字仿真、加工預測及虛擬加工技術,也研究傳統紡紗工藝的虛擬技術問題
2、數位化紡織技術:主要研究基於機器視覺的紗線、織物、非織造布等纖維製品的表面疵點的快速檢測與分類、纖維製品表觀質量客觀評定及纖維製品表面紋理的自動識別、模擬與仿真等等

個人簡歷

1935年6月9日 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
1951年-1959年7月 華東紡織工學院高職班、紡織系學習。
1960年3月-1963年12月 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系研究生。
1964年1月-1979年11月 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系助教、講師。
1979年12月-1980年2月 英國卡迪夫大學語言中心培訓英語。
1980年3月-1982年6月 英國里茲大學訪問學者。
1982年7月起 華東紡織工學院(先後改名為中國紡織大學、東華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
1987年-1996年 東華大學紡織工程系主任、紡織研究所所長。
2005年 退休。

生平介紹

黃秀寶,女,浙江省寧波市人,1935年6月9日出生。1938 年日本侵略軍入侵中國,家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童年時代目睹了窮人為搶購“戶口米”而被擠傷、踩死的慘狀。抗戰勝利,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但江南大地又陷入國民黨的黑暗統治。黃秀寶也親眼看到了窮人們團結起來,湧向囤積糧食、牟取暴利的“米蛀蟲”那裡搶米的風潮。少年時代的經歷和所見所聞,使黃秀寶深深感到舊社會的腐敗和黑暗。黃秀寶1948年9月考入寧波市甬江女子中學,1950年2月進入蘇州市萃英中學,1951年7月國中畢業,考入華東紡織工學院高級職業班,1954年9月進入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系學習,1959年7月畢業。1960年2月被錄取為華東紡織工學院研究生,從事牽伸工藝理論研究。在導師陳壽琪和丁壽基的指導下,完成了《牽伸過程中的幾個平穩隨機函式功率譜問題》的研究生論文。在此期間,導師們嚴謹的學風和活躍的學術思想,對她的學術生涯產生了重要影響。1964年1月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間,黃秀寶藉助廣播自學英語。1979年12 月,赴英國里茲大學進修,在P.Grosberg教授和W.Oxenham博士的指導下從事轉杯紡工藝理論研究。1982年7月回國繼續任教。
黃秀寶1985年晉升為副教授,1989年晉升為教授,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定為博士生導師,歷任棉紡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紡織研究所副所長等職。1987年到1996年間,連任三屆中國紡織大學紡織系主任、紡織研究所所長。1987年起任第二、第三、第四屆全國紡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第七、第八屆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學術部副部長,現任《辭海》紡織分科主編,東華大學學報編委和《國際紡織導報》編委。黃秀寶1950年5月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3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被評為上海市“三八”紅旗手,1993 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中國紡織總會巾幗建功標兵,同年又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主要論著

1.陳壽祺,丁壽基,黃秀寶.牽伸理論研究中的幾項平穩隨機函式問題——牽伸過程動力學問題.1964年北京科學討論會論文集,總144頁
2. Chen Shouqi, Ting Shouji, Huang Xiubao. A Study on Some Stationary Stochastic Function Problems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Drafting-The Dynamic Theory Regarding the Drafting Process. Proceedings of 1964 Beijing Symposium, August 21-31, 1964, Beijing, China, 757
3.黃秀寶.阻捻盤設計和紡紗條件對阻捻盤假捻效果影響的分析.華東紡織工學院學報,1983,9(3)
4.黃秀寶,梁金茹.捻度傳遞長度、包纏纖維與成紗質量.紡織學報,1983,4(11)
5. Huang Xiubao, Zhu Reiyao. Tensile Behaviour of Rotor Spun Yarns. Proceedings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Annual World Conference, October 16-20, 1989 Nottingham, U.K. 219-231
6. Huang Xiubao, Lin Tingkun. Fuzzy Dicision-Making of Combing Roller Covering for Spinning Pure Ramie Noil Rotor Spun Yarns.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1993, 10(1) :1-9
7. Huang Xiubao. Factors Affecting the false Twist Effect Inside the Rotor.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New Spinning Systems into the Future.Edited by Department of Textile Engineering,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Shanghai, China, November 14-18, 1995, 138-143
8.趙建明,黃秀寶.苧麻純落麻轉杯紡假捻盤磨損研究.中國紡織大學學報,1996,22(5)

主要貢獻

1987-1996年,黃秀寶連任三屆東華大學紡織工程系主任。在此期間,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她把大量心血傾注於提高本科學生的教學質量,積極推進紡織工程專業的系統改革與建設,為建成紡織工程大專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黃秀寶主持的紡織工程專業的改革與建設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改革專業設定、初建紡織工程大專業;第二階段是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同時加強專業的硬體建設。專業設定主要遵循“加強基礎、拓寬專業、注重實踐、提高能力、主輔結合、按需分流”的原則。學生進校後,前三年按統一的教學計畫進行培養;到第四年,在廣泛調查社會需求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畢業後的專業服務方向,進行分流的專業教學。對有潛力的學生,在三、四年級時還組織他們輔修工業外貿、管理工程等專業,以培養複合型人才。
在紡織工程大專業建立以前,紡織工程專業的教學內容劃分過細,開設的專業課程是針對行業需要的棉紡學、毛紡學、麻紡學、絹紡學、機織學、棉紡織廠設計、毛紡織廠設計、麻紡織廠設計、絹紡織廠設計等。初建紡織工程大專業以後,原針對各行業紡織工藝原理的二、三十門課程綜合為“紡紗原理”、“紡紗設備”、“織造原理”、“織造設備”四門,同時把各行業的原料化學初加工及半成品化學加工也進行了綜合,開設了“纖維與紗線化學加工”課程,從而拓寬了學生的橫向專業知識面;後又開設了“織物後加工”課程,使學生的縱向專業知識進一步得到深化。為了做到“縱橫兼顧”,在四年級仍設立“棉紡織產品與工藝”、“毛紡織產品與工藝”、“麻紡織產品與工藝”、“絹紡織產品與工藝”、“帶、毯織物生產”、“色織物設計與生產”等主要專業分流課,並保留了相應的紡織廠設計課。
90年代以後,世界紡織科技發展迅速,各種紡織新產品層出不窮,許多新產品套用的是各行業加工工藝與技術的交叉滲透,打破了原有的行業界限。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由計畫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學生的擇業面也越來越寬。因此,初建的紡織工程大專業階段專業課程體系還不能與世界紡織產品結構變化及21世紀紡織科技發展相適應,尤其是尚未把產業用紡織品列為必修的專業內容。鑒此,黃秀寶又主持對紡織工程專業的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進一步改革。總體目標是打破行業界限,真正建立起學科型的紡織工程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並以較大力度加強有關產品與質量控制的專業教學內容。改革後的課程體系大致是:原來的“紡紗原理”、“紡紗設備”合併為“紡紗學”;原來的“織造原理”、“織造設備”合併為“織造學”;原來的棉、毛、麻、絹紡織產品與工藝的分流課程改設為“紗線生產與質量控制”;原課程體系中的原料化學初加工及其對成紗質量的影響,各種常規紗線產品,各類棉、毛、麻、絹紗的質量國標及其在生產中如何控制與保證,以及各類纖維混紡產品、工藝與質量控制等均在“紗線生產與質量控制”中講授。產品類課程按衣著用、裝飾用、產業用三大類產品領域開設。由於產業用紡織品的套用範圍已遍及航天航空、交通運輸、土木建築、水利、農業、醫療衛生等部門,其開發與套用將是我國紡織工業新的生長點,因此產業用紡織品被列為指定選修課。改革後的這一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已基本與國際接軌。調整後的紡織工程實踐教學環節除繼續加強專業勞動、金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內容外,又設定了計算機套用強化訓練及試紡、試織、綜合性實驗等環節。
專業教學內容的改革、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的訓練、實踐教學內容的現代化等,均離不開實驗室建設的現代化。為此,黃秀寶又親自主持加強了對實驗室的建設。首先是實行實驗室管理體制的改革,把原來分散於各教研室的小實驗室集中起來,實行系管實驗室,並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建設好幾個系管實驗室。接著在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渠道逐步改善硬體設施,建成了能容納30餘人的微機房,並使全自動轉杯紡機、自動絡筒機、倍捻機、片梭織機、電腦繡花系統以及成套Uster紗線質量檢測系統等陸續進入了紡織工程系的實驗室。黃秀寶為了建成紡織工程大專業而進行的系統改革和建設,花了整整九年的時間。她自始至終親自主持了整個改革方案的構思,親自參加教學計畫制定、課程設定及教學大綱的審定等全過程的各項工作。其中第一階段關於改革專業設定,初建紡織工程大專業的成果獲得了1989年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第二階段關於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獲得了1996年中國紡織總會教學成果二等獎。現在,紡織工程學科已成為教育部和上海市的重點學科,也是學校“211工程”建設的主體學科。

人物評價

黃秀寶自1986年擔任碩士生導師和1993年擔任博士生導師以來,已先後培養了34名研究生,其中碩士研究生20名(包括4名用英語教學的外國留學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4名,為社會輸送了一批高層次優秀人才,他們中有的已成為高級工程師,有的已成為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在所在單位均已成為中堅力量。多年來,黃秀寶在精心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她作為紡織工程學位點的負責人,曾數次認真細緻地主持修訂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對碩士研究生力求加深拓寬專業及專業基礎知識,努力提高英語、計算機等套用能力,以滿足紡織產品設計、加工、貿易等對套用型人才的需求;對博士研究生則以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寬廣的專業知識,能深入從事本學科或與高新技術相關學科交叉滲透領域的套用基礎研究,並能主持紡織工程技術創新的學術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博士論文選題是關係到博士生培養質量的關鍵。為了選好博士論文課題,黃秀寶擠出時間閱讀大量相關的文獻和資料,瞄準學科發展方向,密切關注學科前沿動態、新興學科的進展及對紡織學科的影響和可能的交叉與滲透,通過各種渠道申請縱向項目,然後讓博士生一起參與研究工作,從中進行博士論文選題。在論文選題方向確定後,黃秀寶要求博士生在與選題方向相關領域檢索的文獻資料不得少於70-80篇,並加以認真閱讀和系統綜述,了解前人在該領域已獲得的成果以及該領域尚需繼續研究和發展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明確博士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和主要創新點。對創新點要進行嚴格的考證,直至確認查新有效後才列為博士論文的預期目標。在完成文獻綜述和查新後,黃秀寶即要求博士生認真寫好開題報告,然後對所列創新點逐個進行攻關和突破。
博士論文撰寫階段是博士生成果綜合的收穫階段,黃秀寶對此給予特別關注。她堅持認真、細心地審閱、修改每一篇博士論文,從論文的提綱、內容到文字結構,均一一進行精批細改。在博士生進行論文撰寫中,她始終堅持對學生進行關於正確處理繼承和發展關係以及實事求是良好學風的教育,要求學生清晰區分自己的成果和前人的成果,對引用前人成果的段落必須註明出處;對自己成果的評價要謙虛真切,即使確係首次發現或首先提出也要讓評審專家審定,堅持自己不評自己。黃秀寶堅持嚴謹治學,從而確保了她培養研究生的質量。她所指導的博士論文有多篇曾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和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提名論文。她的一位博士生留校任教不久,即破格晉升為全校最年輕的副教授。黃秀寶不僅在思想上、學業上嚴格要求學生,在生活上也熱心關愛學生。針對部分博士生經濟比較困難的情況,她盡力給予博士生以較多的津貼,以保證學生必要的營養。對待生病的學生,她更是給予了母愛般的關懷。2000年她被學生評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2004年又被評為東華大學第一屆師德標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