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埔村

黃牛埔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黃江鎮東南部,距鎮政府5千米,面積3.8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村邊有遲牛塘山、圓山,海拔分別為400米、200米。三丫海河流經該村。東鄰寶山,南接長龍社區、龍見田村,西與黃江村隔常梅路相望,北與北岸村、北岸崗村相連。始建於清中期,初名永興圍,後因地處埔田,四面環山,遠眺似黃牛伏于山下,故改名“黃牛埔”。1958年,修築黃牛埔水庫,村莊整體搬遷到此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牛埔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莞市黃江鎮
歷史沿革,經濟發展,人口,文化教育,交通,歷史文化,本地方言,傳統建築,社會事業,旅遊景區,特產美食,著名人物,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清末,屬東莞縣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三區梅安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一、四區黃江鄉;1957年,屬黃江大鄉;1958年10月,屬大朗人民公社黃牛埔生產大隊;1962年,屬黃江人民公社黃牛埔生產大隊;1983年9月,屬黃江區黃牛埔鄉;1986年11月,屬東莞市黃江鎮黃牛埔管理區;1999年,屬黃江鎮黃牛埔行政村;2008年3月,屬黃江鎮三新社區。
民國期間,村民出資辦榨糖和榨油作坊各1個,辦小磚窯2座。
民國時期,村組織客家戲劇團體1個,主要在春節或重大喜慶活動期間唱客家戲。
1944年3月31日晨,駐大朗偽軍第45師134團1000餘人向駐黃猄坑村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三大隊發動攻擊。第三大隊小分隊和黃猄坑、黃牛埔民兵受命阻擊,並與敵展開麻雀戰。下午3時,小分隊按計畫把敵引進地形像口袋的黃猄坑村。駐長山口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五大隊立即出擊,從右翼迂迴斷敵後路,第三大隊主力自左翼反擊。偽軍不支,向大朗逃竄。該戰殲偽軍2個連,繳輕機槍3挺,步槍100多支,其他軍用物資一批。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犧牲1人,傷1人。
1958年,因修築黃牛埔水庫,黃牛埔村從水庫堤壩搬遷到現址建立新村。
1980年,黃牛埔村引進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佳寶玩具製衣廠。
1993年,黃牛埔村投資建黃牛埔中心市場。

經濟發展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花生,橙、橘也有大面積種植,盛產荔枝、龍眼、柿子。改革開放初期,村集體辦有碾米、紅磚等加工廠。1991年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全村有工業企業38家,經營行業有毛織、模具、電子、塑膠等,另有個體工商戶312家。2015年,經營總收入427萬元,總支出215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工資收入、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等。常梅公路、東環路貫穿該村。20世紀70年代末通電,80年代通自來水,90年代初通電話,1995年初,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00年初通網際網路。

人口

2015年末,戶籍人口1029人,其中男性511人,女性518人;80歲以上27人,最年長者91歲(女)。外來暫住人口約50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胞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5人,歸僑8人。

文化教育

2015年,村中有1所國小,在校學生1435人,教職工94人;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210人,教職工25人;老人活動中心1個。

交通

黃牛埔村位於公常路兩側,距G94高速黃江出口僅約1公里,背靠黃牛埔水庫、黃江綠道,毗鄰裕元工業園以及未來的黃江中學高中部,轄區內設有東莞市軌道交通1號線“黃牛埔站”。

歷史文化

本地方言

世居村民有張、李、蔡、范、謝等姓,以張、李姓為主。張、李兩姓先祖均於清中期從福建上杭稔田鄉遷至此;蔡姓先祖於清中期從四川奉節遷入。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黃江話。

傳統建築

村內有傳統客家民居28座,其中建於民國時期的青磚瓦房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大部分出租,有人居住。
蔡氏宗祠,始建於清朝,分別於20世紀50年代初、1985年重修,占地面積323平方米,用青磚、方木材料建築,布局二進,仍作宗祠使用。
大王爺廟,始建於清朝,1958年修築黃牛埔水庫被拆除,2008年重建。村民一般於春節、清明節、重陽節等節日到廟裡拜祭。

社會事業

近年來,黃牛埔村鄉村振興項目凸顯客家文化,未來將以黃牛埔廣場為核心開展連片改造,打造一個集商貿展銷、文化體驗、休閒消費等功能於一體的客家文化旅遊區。建成後,旅遊區將依託客家風情街、文化長廊、客家文化館等項目,沿線打造舊圍巷道、客家瓦房建築與沿街風貌設計,串聯起途經黃牛埔村舊圍、黃江體育公園,最後到達黃牛埔水庫、綠道等自然資源景點的客家文化旅遊線路。

旅遊景區

黃牛埔客家文化旅遊區項目以黃牛埔廣場為核心連片改造,打造黃牛埔客家文化旅遊區,帶動產業興旺。將以黃牛埔廣場為景點,打造集商貿展銷、文化體驗、休閒消費等功能於一體的客家文化旅遊區,規劃從舊圍沿線途經黃江體育公園,到達黃牛埔水庫、綠道等自然資源景點,做到點有風景,線有風光。

特產美食

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紅柿,傳統節慶食品有粽、松糕、米餅、荔枝幹和龍眼乾。

著名人物

該村代表性人物:
蔡容勝(1918—1944),革命烈士,1943年3月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游擊隊,1944年10月在東莞縣二區戰鬥中犧牲。
李佛昌(1919—1946),革命烈士,1944年3月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游擊隊,1946年在黃江梅塘被國民黨軍殺害。
蔡財勝(1921—1946),革命烈士,1944年4月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游擊隊,1946年7月在東莞縣大嶺山九門嶺作戰中犧牲。

所獲榮譽

2000年12月,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