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洞村,位於黃江鎮東南部,距鎮政府13千米,總面積3.2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村邊主要山嶺企簕頂,海拔165米;有大石坑水庫1座。東與塘廈鎮牛眠埔村相連,南與老圍村接壤,西與黃書角村、下流洞村為鄰,北與黃牛埔村相連。始建於清朝,因村莊建在流溪上游,故名上流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流洞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黃江鎮長龍社區
- 地理位置:黃江鎮東南部
清末,屬東莞縣缺口司。民國時期,屬第四區塘頭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三區長龍鄉;1958年10月,屬塘廈人民公社長龍生產大隊;1962年,屬黃江人民公社長龍生產大隊;1983年9月,屬黃江區長龍鄉;1986年11月,屬東莞市黃江鎮長龍管理區;1999年,屬黃江鎮長龍行政村;2011年,屬黃江鎮長龍社區。
世居村民有曾、李、江等姓。其中曾、李兩姓於清朝因戰亂從梅州、興寧、長樂等地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554人,其中男性278人,女性276人;80歲以上18人,最年長者93歲(男)。外來暫住人口約11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98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65人,歸僑6人。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黃江話。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地瓜、花生、木薯等,並自養家禽。改革開放後,以種植橙柑橘、荔枝、鳳梨、柿子等果樹為主,其中糯米糍、桂味荔枝品種為特產,當時名揚廣東省各縣。2015年,村有工業企業19家,有職工900人,經營行業涉及電子、塑膠、五金等,代表性企業有東莞華唯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和東莞索艾電子有限公司。2015年,村經營總收入136萬元,其中銷售收入18.1萬元,出租收入85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特色農產品有荔枝、柿子、龍眼、鳳梨、橙子,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艾粄、雪蓮粄、蘿蔔粄、粽子、糕仔。
國道G94線、省道S358線、縣道清龍路經過該村。1955年通電話,1970年通電,20世紀80年代中期通自來水,80年代末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1995年通網際網路。村中有幼稚園1所,2015年在園幼兒300多名;國小1所,在校學生500多人。有文化廣場1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1個,籃球場8個,公園2個,圖書館1座(藏書3000餘冊),電子閱覽室1間。
村內有傳統客家民居159座,現無人居住。有碉樓1座,位於排屋左側,始建於1928年,坐西北向東南,高13.7米,4層,內部為木質樓板,每層均設有瞭望窗,頂部設瞭望台,四周牆體有槍眼,因碉樓為江氏族人所建,故稱為江氏碉樓。另有排屋5間,為單層瓦房建築,總面闊41.35米,進深8.6米,整體建築完整。2015年,碉樓木樓梯腐蝕嚴重,各層牆體有破損。存留有門樓2座。南門樓為曾氏族人於清朝所建,門樓上方隱約可見“薰風南來”字樣,是村民進出的主要通道,凡村內曾姓嫁娶,必須經此門樓進出。北門樓為李姓族人建於民國時期,是村民的主要進出口之一,凡李姓村民嫁娶,必須經由此門樓進出。
村裡有崇真會舊址,坐東向西,主樓為平房,仿歐式簡易建築。左側附樓為二層建築,均為磚木石結構,總面闊18.7米,進深7米。建於清末民初,原為基督教會址,曾作長龍某製品廠廠址,現為居民出租屋。
村裡有客家舞麒麟、醒獅和武術表演活動,形成於清朝。麒麟主要圍繞“采青”進行表演,由一男青年舞動麒麟頭,一少年牽動麒麟尾,隨打擊樂節奏,表現麒麟舔腳、采青以及喜怒哀樂的情緒。村還有武術隊,有單人、雙人武術套路,器械有刀、棍、藤牌等。每年節日期間進行舞麒麟、醒獅表演,併到每家每戶拜年,以示太平、吉祥。
村內有眾眾念佛堂1座,始建於清末,重建於2010年,供奉福祿壽神。村民多於農曆初一、十五和觀音誕到堂內添油焚香,念佛經。
1940年春,中共黨員楊培化名楊達,到長龍(含上流洞村)的步雲學校任教師。他一邊教學一邊發動民眾,秘密組織抗日隊伍。
1941年,中共黨員葉飄揚受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五大隊委派,任步雲學校教師。他一邊教學一邊培養革命青年參加宣傳、送信等活動,組織10多名青年參加抗日游擊隊。
2006年6月26日,長龍村(含上流洞村)與省華僑物業公司簽訂《物業管理服務委託契約》,對村內社會治安、出租屋、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等試行全方位託管服務。託管之後,出租屋管理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等媒體先後予以報導。
2012年6月28日,長龍社區(含上流洞村)制訂並通過《長龍股份經濟聯合社統籌管理改革實施方案》,為黃江鎮第一個社區管理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