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如,本邗江(今揚州)宿儒,生於清同治年間,曾官皖江太守,每於從政之暇,詩書之外,喜研醫學,訪良師,尋秘笈,練習內外功,尤致力於一指禪推拿之術,所謂“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漢如
- 出生地:揚州
- 逝世日期:1927年
- 職業:醫生
- 主要成就:一指禪推拿術
- 代表作品:《黃氏醫話》
人物生平,病理研究,人物著作,
人物生平
辛亥革命後,他息影滬上,與夫人漢芸及公子一照,出其所學,懸壺濟世,凡疑難重症,他醫束手無策者,經黃氏治之,無不應手而愈,驚為神奇。上海各大報紙競相為之報導,著名學者蔣維喬曾應病家之請撰聯相贈,聯雲:“著手成春,天地一指;應病與藥,技術通禪。”
病理研究
談到推拿,黃漢如說:“一切中西醫都要研究生理病理,推拿也要研究生理病理。我斷不敢說,推拿一定比一切中西醫都好。不過其中有一個最大的分別是,無論中西醫都要用藥,推拿卻絕對不用藥。既然用藥,無論是中藥或西藥,都有‘副作用’,藥吃錯了,大誤其事,固不必說,就是有了好醫生,用藥得當,一面借藥力來治好了病,一面因藥性的作用,不免使生理上要起一種反應……推拿既不用藥,就沒有因‘副作用’而惹起的毛病,可以說是‘有利無弊’。”他還說:“有許多疑難症候,病人不宜服藥的以及特別急症,來不及服藥的,推拿就格外來得有效了。”
談到一指禪推拿,黃漢如說:“一指禪推拿和尋常各種推拿的分別,非精於醫理者不能知道,更非對於推拿一科,有深切的研究者不能知道。照古時醫籍所載,推拿一科,發明於岐伯,著書十卷,一曰按,二曰摩,三曰推,四曰拿。及梁武帝時,達摩以為舊法過簡,不敷應症,復取舊法而光大之,增入槎、抄、滾、捻、纏、揉六法……一指禪推拿卻合併新舊各法,加成十種,足見推拿而不用一指禪,在推拿的本身上,還只是偏而不全’。所以一指禪推拿比較尋常推拿,從醫理上講,來得格外深,從效力上講,來得格外大。換句話說,尋常推拿有不夠用的地方,就非用一指禪推拿不可。尋常推拿有不能治的病,也就非用一指禪推拿不可。”
人物著作
為使一指禪推拿術薪火相傳,共行濟世,黃漢如與夫人及公子從數以千萬計的受診者中,擇其記憶所及而又足資借鑑者,整理記錄,共得35則,取名《黃氏醫話》,1933年12月由上海東南印刷所出版,免費贈閱。書名為92歲高齡的著名愛國老人馬相伯題寫,著名報人嚴獨鶴題寫了“醫話”二字。卷首有焦易堂、于右任、張之江、胡樸安、吳鐵城、潘公展、戚飯牛等20多位社會名流題詞,還有多位名家作的序,對黃氏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稱讚不已。
《黃氏醫話》為我國第一部一指禪推拿醫話,文筆優美,每則醫話猶如一則故事,娓娓道來,令人不忍釋手。例如“荒郊入睡風襲絡”,講的是某年夏給浙江省長張暄初治病的經過。張暄初腿痛,難於行動,已有半年之久,遍請中西醫診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醫不見效,乃延黃漢如治之。黃漢如診察後告之雲:此系汗孔大張後為風濕所襲,致成此病。張暄初聽後恍然憶及,曩為先君營葬,僕僕長途,抵達墓地,已筋疲力竭,所穿衣服,盡為汗濕,伏在墓側,昏然入睡,待家人喚醒,荒郊風猛,頓覺寒慄,歸後病作,步履維艱。今聞先生言,洞見病源矣。友人告余,此病非就教先生不可。黃漢如由此每日推治,至秋而愈。又如“筋絡受損兩臂傷”,講的是給康有為治病的情形。某年,息影杭州的康有為以兩臂不能伸縮為苦,恰巧黃漢如在杭州行醫,遂請至別墅為其治療。黃漢如診察後,告以臂痛純由局部筋絡受傷所致,並非體虧。如注射補血劑,或服其他藥品,均非所宜。康有為驚其診斷之神,自榻上一躍而起雲,先生謂余筋絡受傷,斯言誠是。去年冬,余反手令僕人卸大衣時,不覺用力過猛,致有此病。經黃漢如迭次推治,逐漸痊癒。康有為說:“余讀先生所著《推拿科說明書》,知先生之推拿,所學古時一指禪之正宗。”康有為午睡多朝北窗,每日必游山一次,更喜大啖。黃漢如戒之曰:“北窗之下不宜臥息,游山固佳事,然我公年事已邁,下山不覺其苦,上山則咻咻然喘,不免傷神,應少跋涉。至於大量之食,更非高齡人所宜,幸聽吾言,力戒多食。“可是,康有為對黃漢如”力戒多食“的規勸沒有引起重視,三年後,即1927年3月21日,竟以多食海味而暴逝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