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史前時代》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流域史前時代
- 作者:戴向明
-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710901
- 開本:16 開
- 裝幀:圓脊精裝
《黃河流域史前時代》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黃河流域史前時代》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作者以往發表的21篇考古學論文,主要集中於黃河流域,特別是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聚落與社會方面的研究。共分三個單元:第一單元“文化的演變”有7篇論文,主要涉及黃河中游考古學文化的分期、年代、譜系關係等方面。第二單元“社會的...
黃河史前文化為在黃河中、下游繁榮的古代文明。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經龍山文化、發展為夏、商、周的青銅器文化。簡介 黃河流域是中國史前文化彩色陶器的故鄉,在其長達三四千年的彩陶工藝史中,先後形成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馬家窯文化三個彩陶發展中心。半坡類型的彩陶顯示出中國彩陶的本土性傳統;在以花辦狀花紋為...
《黃河流域史前·夏商考古》是2018年12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天麟。內容簡介 本書為單篇論文的合集,主要以不同時期、地區與文化類型進行章節排序。全書包括《關於磁縣下潘汪仰韶文化的討論》《晉南廟底溝二期文化初探》《廟底溝第二期文化及其相關問題》等20篇文章。目錄 關於磁縣下潘汪仰韶文化...
《黃河流域史前聚落與城址研究》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新斌。內容簡介 《黃河流域史前聚落與城址研究》適合歷史、考古、文博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科研工作者和業餘愛好者閱讀。黃河流域作為史前文化較為發達的地區,是研究上古時期社會複雜化的首選,而聚落在社會複雜化進程中具有表象意義,其發展過程...
陶器作為古代文明的重要載體和史前物質文化的具體體現,反映出黃河流域史前社會的發展狀況,同時也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進程的外在表現。代表著史前先進生產力的陶器製作精美、造型古樸,成為件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輝。為切實推動“東夷文化溯源工程”的開展,全面展現新石器時代山東乃至整個黃河流域輝煌燦爛...
《黃河中游史前農田管理研究:以植物穩定同位素為視角》是一本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欣。內容簡介 本書梳理了史前農田管理研究現狀及意義,系統闡釋了穩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原理,並藉助案例研究嘗試揭示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農田管理策略,為探討早期農田管理技術的發展、區域特點以及與社會複雜...
一、傳說時期 史前的黃河今無考,僅知包括太行山在內的邯鄲地帶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地球物理變化(見沈括《夢溪筆談》)。談黃河只能從傳說時期說起。《邱縣誌》(張敏主編,方誌出版社出版,2001年)戴楊風奎先生文章說,《通鑑綱目》記有“帝堯六十一載(公元前2297年),洪水”,《中國歷史科教書》把邱縣境列為堯時洪水...
喇家遺址,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喇家村,考古發現該聚落遺址毀於4000年前的地震和洪災,是已發現的中國唯一一處大型災難遺址,該遺址仍有母親守護孩子、返身救助親人的遺骸遺存,因此被稱為“東方龐貝”。喇家遺址是黃河上游地區史前時期以齊家文化為主的大型聚落遺址。遺址發現於1981年,1999年至...
黃河流域發現的史前時代城址,僅就其分布地域而言,可以分作三群。河套城址群便是其中之一。見於報導明確屬於史前時代的城址,約15座。主要分布於內蒙古境內陰山山脈以南的丘陵地帶。集中分布在黃河河套地區的包頭大青山南麓;準格爾與清水河之間的南下黃河兩岸和涼城岱海周圍三個地區。這批史前城址均為石城聚落,面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