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堤是春秋中期形成,位於河南省和山東省內河交界,是河南省、山東省境內河道兩岸修築的束范河水的堤防。黃河下游堤防工程,遠在春秋中期已初步形成,到了戰國時期已具有相當規模。明代堤防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防守技術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把堤防分為遙堤、縷堤、格堤、月堤4類,按照各堤的特點,因地制宜地修建。現行黃河大堤河南蘭考縣東壩頭和封丘縣鵝灣以上是在明清時代的老堤基礎上加修起來的,有500多年的歷史;以下是1855年黃河銅瓦廂決口改道以後,在民埝基礎上陸續修築的,也有130多年的歷史。
黃河大堤右岸臨黃堤計長624.248km,左岸臨黃堤計長746.979k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大堤
- 黃河下游:華北平原形成高聳的“懸河”
- 堤防總長:2291km
- 夏季洪峰流量:15300立方米/秒
- 地理位置:河南省、山東省境內
- 所屬國家:中國
- 建設時間:春秋中期
建設歷程
技術套用
重要意義
束水攻沙
蓄清刷渾
淤灘固堤
後來,這一認識在實踐中又有發展。他指出,在宿遷以南只有遙堤、沒有縷堤和格堤同樣可以達到淤留岸高的目的。他說,“宿遷以南,有遙無縷,水上沙淤,地勢平滿。民有可耕之田,官無歲修之費,此其明效也”②[註:潘季馴《總理河漕奏疏·條議河防未盡事宜書四仕卷5》]。因此,於萬曆十九年(1591年)向朝廷正式建議:“放水淤平內地(遙縷二堤之間灘地),以圖堅久,”把淤灘固堤作為利用泥沙、治理黃河的一條重要措施。具體辦法是,先檢查遙堤是否堅固,做到萬無一失,然後根據地形地勢選擇縷堤的適當位置開口,放水內灌。水進則沙隨而入,沙淤則灘隨之增高。他構想,“二、三年間,地高於河,即有漲漫之水,豈能乘高攻實乎?縷堤有無,不足較矣。”據此,潘季馴得出結論:“與其以人培堤,孰若用河自培之為易哉!至於人夫樁料,歲省尤為不貲,誠為上策”①[註:《總理河漕奏疏·條議河防未盡事宜疏》四任卷五]。這一措施,符合黃河“大水挾大沙”、“大水淤灘”的客觀規律,對減少主槽淤積,鞏固堤防,作用顯著。清代人進一步實踐,一度形成放淤固堤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