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古鎮孟門
- 國家:中國
- 性質:古鎮
- 又名:晉西第一門戶
簡介,歷史,
簡介
柳林縣的孟門,其地望在呂梁山西側,屬黃河支流三川河流域。自古以來就是黃河秦晉峽谷上的重要渡口和兵家必爭之地,是傳說中的大禹治水第一門,又有“晉西第一門戶”、“黃河明珠”、“五龍聖飛之地”等的美譽。孟門關曾一度與晉東著名的娘子關齊名,有“東有娘子關,西有孟門關”之說。
商業城鎮的發展,是明清時期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此類市鎮除大量分布在東南沿海、長江流域、運河沿岸外,在北方地區特別是黃河沿岸渡口也形成一批地域性商業中心城鎮,孟門也逐漸由軍事重鎮轉變為商貿重鎮。儘管後來的孟門在行政建制上不過是一個鎮,但其經濟地位和商貿規模已超過一般的府州縣城。
據考,戰國時期的孟門乃趙國邊邑——藺,是當時全國性的大都市。趙在當時是戰國七雄之一,商品經濟發達,貨幣形制複雜,其種類多,有變化。縱觀整個戰國時期,趙國境內所流通行用的貨幣形態,大致上可分為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刀幣、圜錢幾大類別。地名為“藺”字的貨幣,就有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尖首刀,直刀、圜錢六種,這說明了藺地在當時的社會經濟和商品貿易十分發達和繁榮。
漢在此置藺縣,隸西河郡,在今山西呂梁市西柳林境內孟門鎮。戰國時藺地是秦國東進攻趙必爭的戰略要地,曾展遭強秦之攻擊,甚至一度被秦所占領,但大部分時間仍屬趙所有,足見戰國時領近國家的城池疆域時彼時此。《史記·趙世家》載:趙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秦攻我藺”。趙肅侯“線二十二年(前328年),張儀相秦。趙疵與秦戰,敗,秦殺疵河西,取我藺、離石”。趙武靈王“十三年(前313年),秦拔我藺,虜將軍趙莊”。從這些史料記載中得知,秦、趙曾在藺地進行過多次戰爭,藺地最後入秦的時間大致是在趙惠文王十七年(前282年),當時秦將白起率軍先是攻取了趙國的藺、祁兩城,次年又奪取了與藺地相鄰的離石,對此《史記·周本紀》中有明確記述:周赧王“三十四年(前281年),蘇厲謂周君曰:秦破韓、魏、撲師武,北取趙藺、離石者,皆白起也”。
歷史
據記載,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曾在此設定胡縣和定胡郡,唐貞觀二年(628年)改定胡縣為孟門縣。元至元三年(1266年)廢孟門縣設孟門關。明清時期,孟門鎮為黃河沿岸的一個商貿大鎮,貿易繁榮,行業齊全。東來的有布匹百貨,西去的有皮貨油鹽,本地產的紡織品和定胡酒遠銷黃河河套地區。過去蒙古族的貴族階層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就是“死後不穿定胡衣,會死不瞑目;婚喪嫁娶不喝定胡酒,覺得事宴辦得不圓滿。”鎮內的當鋪院是孟門鎮上歷史較長的高姓住宅兼營典當業的大院,至今保存基本完好。高家同時還兼營雜貨和酒坊。寶和院原為最大的、經營時間較長的一處騾馬店,當時鎮上還有“常興全”(鹽店)、“忠和義”。歷時久遠而規模較大的酒坊有“瑞”字號的“瑞興久”、“瑞升長”,“茂”字號的“興茂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