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

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

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一般指本詞條

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是中國地質學會發起的地質類獎項,旨在獎勵45歲以下在地質科學領域裡做出創造性的科學成就或在地質勘查及地質教育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地質工作者。

2002年創立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分為野外地質工作者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和教師獎。

根據中國地質學會官網顯示,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不超過15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
  • 發起單位:中國地質學會
  • 創立時間:2002年
  • 評獎周期:兩年評選一次
獎項歷史,獎項設定,組織流程,評選組織,申報條件,評選考核,獎勵情況,文化傳統,社會評價,

獎項歷史

2002年,創立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分為野外地質工作者獎、地質科技研究者獎和教師獎。
2010年5月18日,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基金管理委員會二屆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孫樞、任紀舜、邱中建等23位委員及代表出席,孟憲來副主任主持會議。經過無記名投票,產生了第五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獎項設定

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每兩年評選一次,逢雙年進行頒獎。每次獎勵黃汲清青年野外地質工作者獎原則上不超過8人、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研究者獎原則上不超過5人、黃汲清青年地質教師獎原則上不超過2人,總人數不超過15人。

組織流程

評選組織

  • 組織
一、建立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對基金的管理工作
基金管理委員會設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委員若干人(黃汲清先生直系親屬的代表1人擔任委員)。聘請秘書長和副秘書長負責日常工作。委員會每4年改選1次,每屆更換三分之一委員。
基金管理委員會掛靠在中國地質學會。
二、基金管理委員會職責
1、制定和修改基金章程;
2、制定和修改獎勵條例;
3、審議工作計畫和監督實施;
4、審批獲獎人員名單;
5、審核年度預算和決算;
6、聘任正、副秘書長;
7、頒獎;
8、籌集基金;
9、其他與本基金有關事宜。
  • 基金來源
一、國內外友好團體、個人的捐贈。
二、國內外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贊助。
三、其他符合中國法律和國際公約有關規定的捐贈。
  • 基金的使用、管理和監督
一、基金的本金存入銀行,購買國庫券和國家發行的其他債券,只以其利息等增值部分用於獎勵。如採用其他方式增值必須經管理委員會討論,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同意後方可實施。
二、基金管理工作所需費用由基金利息支付。
三、基金管理工作由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會監督。
  • 附則
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基金管理委員會下設基金管理辦公室,成員為正、副秘書長及工作人員。

申報條件

第一條該獎項的申請人必須熱愛祖國、積極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熱愛地質工作、具有“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科學精神,有高尚的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在本職工作中業績顯著。
年齡在45周歲(含45周歲)以下並具下述條件之一者,根據工作性質可被推薦為黃汲清青年野外地質工作者獎、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研究者獎和黃汲清青年地質教師獎候選人。
1.黃汲清青年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1)長期從事野外地質、礦產勘查(包括礦山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勘查技術等),並有突出貢獻,或出色完成重大地質、礦產勘查任務,並有顯著經濟、社會效益者。
(2)通過野外地質工作對國家和地區經濟建設提出建議,並經實踐證明具有重大社會、經濟效益者。
2.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1)具有穩定的學術研究方向,在地質科學技術的某學科、某領域有重要的創見或發現,為豐富、發展和提高其學科或領域做出突出貢獻者。
(2)通過科學研究,對地質調查、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地質環境治理及地質災害防治等提出重要建議和意見,並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者。
(3)在地質科技實驗工作中,有發明創造;在改造、研製、儀器設備方面,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或提出某種新的技術、方法和理論,已經初步驗證者。
3.黃汲清青年地質教師獎
(1)長期從事地質教育工作,教學工作量飽滿,學生滿意程度高;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培養出多名高質量的研究生。
(2)積極參加地質科學研究,了解地質學前沿與發展趨勢;能及時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充實和編寫新的教程,準確傳授地質科學理論與方法並指導野外實踐;在專業學科教學方面有突出貢獻,獲得教學獎或優秀教材獎。

評選考核

  • 推薦
通過下列渠道之一推薦候選人。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學會及中國地質學會所屬各專業委員會、研究分會組織初評推薦;
2.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單位組織初評後推薦;
3.3名以上(含3名)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推薦;
4.有關國際學術團體推薦。
  • 評審
1.基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按照獎勵條例對申請人的資格進行審定;
2.基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進行初評,通過名額控制在15名以內;通過初評候選人員將在中國地質學會網站和候選人員工作單位進行公示,公示期一個月。
3.基金管理委員會對通過初評人員進行終評。
無論初評和終評,均必須有法定評審人2/3到會,獲得到會人數的2/3票通過者方為有效。
  • 頒獎
對獲獎者授予證書、獎章和獎金,並通報其所在單位和全行業。
  • 附則
該獎候選人所報成績(果)須以候選人為主要貢獻者並以在國內工作中獲得的成績(果)為主(包括中外合作項目)。
已獲中國其他獎項者,仍可為該獎候選人。
為維護該獎的嚴肅性和科學性,該獎強調獲獎者須德才兼備。如發現弄虛作假現象,將撤消其獲獎資格,並追回獎金、獎章和證書,並通報所在單位和全行業。

獎勵情況

  • 評獎結果
屆次年份獲獎者獲獎者工作單位
第一屆
2002年
黃潤秋
成都理工大學
高抒
南京大學
唐建明
新星西南分公司第二物探大隊
邱燕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楊振宇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吳永平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劉傳虎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王宜林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丁仲禮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第二屆
2004年
蔣少涌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彭平安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郭正堂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金小赤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武強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水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
陳志勇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調查院
李金高
西藏地勘局
李丕龍
勝利石油管理局
余秋生
寧夏地質工程勘察院
孫龍德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劉敬黨
遼寧省化工地質勘查院
劉樹根
成都理工大學
鄧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王京彬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第三屆
2006年
張立飛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朱筱敏
中國石油大學資源與信息學院
竇立榮
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
劉福來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李獻華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修連存
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侯增謙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郭俊華
武警黃金第十二支隊一中隊
韓芳林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
王永詩
勝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質科學研究院
張義傑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鄭有業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調院、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熊盛青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周海民
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
韓潤生
昆明理工大學、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第四屆
2008年
廖立兵
賴紹聰
楊小平
劉家軍
鄭和榮
劉成林
樊衛東
譚克龍
盛根來
丁式江
匡立春
陳安平
李景宏
第五屆
2010年
田軍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邱桂強
勝利油田地質科學研究院
化建新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吳明安
安徽省地質調查院
彭雲彪
核工業二O八大隊
馮志強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孟祥連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
金鳳鳴
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
張招崇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肖文交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施俊法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王登紅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鄭建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李天斌
成都理工大學
隋旺華
中國礦業大學
第六屆
2012年
王瑞廷
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地勘院
張翔
甘肅省地礦局第二地質礦產勘查院
張忠民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勘探中心
楊麗芝
山東省地質調查院
陳昌彥
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周立宏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
林子華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福建地質勘查院
霍進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張永雙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李劍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
周建波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高俊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黃仁春
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研究院
謝樹成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陳聖波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技術學院
屆次年份獎勵類型獲獎者獲獎者工作單位
第七屆
2014年
科研獎
周傳明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曾令森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楊立強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李建忠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邱楠生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蘭恆星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野外獎
計文化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
張金樹
西藏自治區地質調查院
王書來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王海濱
福建地質勘查院地質分院
雲露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周心懷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
韋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田地質局
楊曉波
遼寧省地質礦產調查院
教師獎
王德明
北京大學
第八屆
2016年
地質科技研究者獎
裴向軍
成都理工大學
王紅岩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
張拴宏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劉全有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王強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野外地質工作者獎
代傑瑞
山東省地質調查院
徐長貴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支東明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張艷飛
遼寧省化工地質勘查院
王艷忠
武警黃金第一總隊
毛啟貴
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
張啟躍
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
教師獎
吳懷春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武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文化傳統

  • 獎項宗旨
黃汲清的家屬遵照他生前的願望,將先生獲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中的50萬元港幣捐贈給中國地質學會作為發起資金。中國地質學會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了極大支持,並發動相關單位捐資,為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基金的設立奠定了基礎。主要用於對傑出青年地質工作者的獎勵,鼓勵廣大青年地質工作者獻身地質事業,促進中國地質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加速國家現代化建設。

社會評價

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已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聲望,並在地質界成為最有影響的青年最高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評)
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基金管理委員會成立7年來,為我國地質學界舉才薦才、帶動地質科技人才成長和繁榮我國的地質勘查事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上一屆基金管理委員會在基金使用和監管、評獎頒獎、章程修改和編輯出版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細緻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的影響越來越大。已獲得這個獎項的52位地質科學工作者在地質勘查、教學科研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2008年11月26日,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基金管理委員會換屆會議暨第四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終評會議徐紹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