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峭公祠,坐落在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鎮坎頭村上井自然村,為後唐工部侍郎黃峭的享祠。黃峭有21股子孫後裔分處各地,他們為紀念開基大始祖黃峭而在其故里建此享祠。祠坐東北向西南,四合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氏峭公祠
- 地理位置:福建省邵武市
- 占地面積:260平方米
- 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
簡 介,歷史沿革,建築價值,
簡 介
黃氏峭公祠為四合院式天井院,坐東北,朝西南,磚木構,硬山頂,三山式斗磚封火馬牆,穿斗式構架,單進殿,面開五間,為18.7米,進深共28.1米,主體建築完整,具有明顯的清代建築風格,古樸且具地方特色。
歷史沿革
和平,又稱禾坪,唐代稱晝錦里,為邵武市的一個大集鎮。其坎頭村的上井自然村有一座聞名海外的祠堂—黃氏峭公祠。
黃峭,雙名黃峭山,諱岳,字仁靜,號青崗,生於唐鹹通十二年(871),卒於後周廣順三年(953),享年八十二歲。早在唐朝中葉,黃峭的曾祖黃膺為避戰亂,始發於河南光州固始,千里迢迢來福建浦城,其孫黃錫成了和平黃氏的開基祖。黃峭即為黃錫之子,年輕時任過千夫長,千戶侯,唐昭宗時任工部侍郎。他正真善良,為官清廉,興學重儒,於家鄉和平鎮辦“和平書院”,此舉當時得到各鄉的仿效,傳為佳話,黃峭共娶三位夫人,即上官氏、吳氏及鄭氏,各生七子。黃峭自幼激勵他們自強自立,有所作為,在其八十歲壽辰時,遣子十八(留三人孝敬各自生母),帶著家譜,出外自謀生路,創立家家業,並贈詩一首“信馬登程往異方,任尋勝地振綱堂,足離此境非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早暮莫忘親囑咐,春秋須薦祖蒸嘗,漫雲寶貴由天定,三七男兒當自強”。(即《遣子詩》)黃峭的兒輩果不負父親的重望,在異地發憤圖強,興旺發達,卓有成就,子孫遍及海內外,成為一支旺族。《遣子詩》代代相傳,成了黃峭後裔的《認祖詩》。
黃氏峭公祠迄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祠為磚木結構,坐東北,朝西南,有正廳、天井、廊道和下廊,左右各有一廂房,雕樑畫棟,穿斗式梁架,正廳供有黃峭及三夫人、二十一子牌位。
據和平《黃氏宗譜》卷一《新建峭公祠序》,峭公祠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進行一次修繕,又於民國十年(1921)重修。後由於諸多因素,祠堂破爛不堪,並挪為他用。一個世紀以來,峭公祠歷盡滄桑,由於年久失修而破敗不堪。改革開放後,不斷有大量的各地黃峭後裔前來尋根認祖、祭祠掃墓。1994年,由市有關部門和當地黃氏後裔發動,成立了“黃氏峭公祠修繕籌委會”,開展聯絡各地黃氏後裔籌集資金工作。1995年動工,翌年夏主體建築修繕告竣。1997年,列為邵武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天的峭公祠在保留原來的建築風格上,修葺一新。
近年來,閩、粵、贛、浙、桂、瓊、黔、滇、川及台港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黃氏後裔,長途跋涉,來到和平鎮尋根認祖,祭拜祖宗。峭公祠事實上已成為聯絡海內外黃氏的紐帶和橋樑,也對振興邵武有著積極的意義。
現存有清光緒版《禾坪黃氏大成宗譜》三卷。
建築價值
黃峭作為晚唐五代的一位歷史人物,創辦書院,造福桑梓,培育人才,教育子孫不靠祖蔭、自強自立、開拓創業的精神,至今猶具有現實意義,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祠作為歷史名人的紀念建築,具有歷史文物價值。今其後裔遍布海內外,人口達千萬之眾,其祠對吸引海內外後裔前來尋根認祖,促進各地後裔的聯誼活動,增強民族凝聚力,都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聯絡海內外黃氏後裔的紐帶和橋樑,其潛在的價值遠非僅是一處歷史文物價值可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