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村(上海市松江區泖港鎮黃橋村)

黃橋村(上海市松江區泖港鎮黃橋村)

泖港鎮黃橋村地處同三高速西側,南靠葉新公路,北枕黃浦江上游橫潦涇,西至黃橋港。區域面積3.2平方公里,全村總人口2100人,總戶數571戶。因地理位置在園泄涇、斜塘江和橫潦涇交界處,即黃浦江的源頭,故黃橋素來享有浦江第一村的美譽。黃橋村先後榮獲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生態農業村等榮譽稱號。2007年以來,黃橋村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展現農村田園風光和江南水鄉風韻,呈現水清岸綠、村容整潔、鳥語花香,黛瓦白牆、環境舒適的的新氣象。營造生態、亮麗、美化的人居環境和溫馨、和諧、美麗的家園。

2017年11月,黃橋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橋村
  • 區域面積:3.2平方公里
  • 全村總人口:2100人
  • 總戶數:571戶
黃橋概況,地理位置,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主要榮譽,國家級榮譽,市級榮譽,區級榮譽,現代農業,蔬菜基地,家庭農場,村莊改造,楹聯沙龍,生態旅遊,地圖信息,

黃橋概況

泖港鎮黃橋村地處同三高速西側,南靠葉新公路,北枕黃浦江上游橫潦涇,西至黃橋港,區域面積3.2平方公里。 黃橋村位於松江區泖港鎮中心地區,因地理位置在園泄涇、斜塘江和橫潦涇(黃浦江上游)的交界處,即黃浦江的源頭,故黃橋素來享有浦江第一村的美譽。
黃橋村黃橋村
2012年黃橋村耕地3184.80畝,糧田1773.00畝,常年菜田721.00畝,林地606.00畝,魚塘84.80畝。2011年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92.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66.00元。
黃橋村企業有4家,以個體經營為主,以電器控制箱、板金、塑膠製品為主要產品。黃橋村主要以農業為主,產業主要有蔬菜,水稻種,水產養殖、涵養林。有50公頃綠葉蔬菜基地,200畝青扁豆基地,299畝水產養殖面積和460畝涵養林。

地理位置

黃橋村位於松江區泖港鎮中西部,由原黃橋、陸莊兩村於1999年4月合併而成。東靠G1501高速公路,南及葉新公路,西至黃橋河,北枕黃浦江。滬杭高速鐵路縱穿村東部。東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北距松江區中心10公里。因地理位置在園泄涇、斜塘江和橫潦涇交界處,即黃浦江的源頭,故黃橋素來享有浦江第一村的美譽。

歷史沿革

公元1726年前黃橋村隸屬松江縣轄區,古屬華亭縣。清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析華亭部分地區置婁縣,泖港地區以橫潦涇河為界,河之東為華亭縣,河之西為婁縣。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又析婁縣部分地區置金山縣。當時,泖港地區包括仙山鄉北部,修竹鄉南部(即毛家渡以南),集賢鄉西部(即鄉界涇以西),屬金山縣管轄。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撤消府一級政權,泖港仍屬金山縣,命名北鄉。1966年10月,泖港公社(鄉)劃歸松江縣。
黃橋村在解放初期至七十年代後期是一個最為繁榮時期的小集鎮,在八十年代初期,開始慢慢的衰退下來,黃橋村原屬五四大隊,自1977年9月8日,在泖港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的行政區域試點調整中,將原五四大隊分為黃橋、陸莊、團結三個大隊,劃分區域為老五四大隊11、12、13、14、15、16隊歸屬黃橋村。

行政區劃

黃橋村原是五四大隊之一,於1978年11月份分成黃橋大隊、五四大隊、團結大隊三個大隊,又於1999年4月區域規劃調整,黃橋村與陸莊村合併,取名稱黃橋村。2001年泖港鎮、五厙鎮合併為泖港鎮,黃橋村成為泖港地區中心村。黃橋村由自然村黃泥涇村、楊家湯村、三家村、陸莊村、范浜村、陸家村、王家厙、黃橋村、施家樓村、湯家浜村等組成。
黃橋村黃橋村
2012年全村總人口2231人。其中:本村戶數580戶,本村人口2081人,農保人口576人,鎮保人口434人,城保人口858人;外來人口150人。其他人口213人。

主要榮譽

黃橋村大力繼承和發展古老的民俗文化,並與生態旅遊相結合,接連開創了滬上“楹聯第一村”、申城第一眼溫泉、浦江第一村、首個火龍果種植村等多個第一,同時榮獲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生態農業村等諸多榮譽,更是連續10次被評為最乾淨的村莊、最生態的鄉鎮,黃橋村正在打造成為一個最牛的“寫意村莊”。
黃橋村獲得的主要榮譽:

國家級榮譽

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村
2010年全國特色村(綠色村莊)
2014年全國生態文化村
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市級榮譽

2003年度市級衛生村;
2006~2009年度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
2007~2009年度市健康村;
2007~2009年度市整潔村;
2008~2009年度上海市文明村;
2009年度市平安小區
2009年度市整潔示範村
2008~2009年度上海市民主法制村
2010年 市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範化示範村
2010年上海市美好家園示範村
2010年上海市文明村
2010年上海市三級聯創“五好”黨組織
2010年上海市生態農業村。
2010年上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1年上海市楹聯村
2011年上海市十大我喜愛的鄉村
2011年上海市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

區級榮譽

2004年度區文明村
2004年度區殘疾人協會創建達標村
2006~2009年度區平安小區
2006~2007年度區美好家園示範村
2008年度區五好黨支部
2008年度區社區健康自我管理先進小組
2008~2009年度區優秀學習型社區
2008~2009年度黃橋村黨總支書記張永強被評為松江區優秀黨務工作者。

現代農業

綠色、有機、有特色是黃橋村探索農業發展的新模式,村內有一個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的加工配送中心,其農產品、水果等都使用有機肥料或生物化肥,並進行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測試以保證無毒無公害。在這裡可以自由選擇、放心地購買農產品。如果你還想在這裡當一回農夫,那么在黃橋村的浦江源農莊內還有一個現實版的開心菜園,可以在認種的菜地里耕種,收摘親手種出的新鮮、安全的綠色蔬菜,切實感受田園生活的樂趣,同時還可以讓孩子了解一些農業知識。黃橋村還有上海首個火龍果種植基地,你可以在這裡購買到新鮮、營養的熱帶台灣水果。
浦江源農莊浦江源農莊
來到黃橋村,連片的麥子、水稻在風的鼓動下翩翩起舞,遊客可以充分享受遠離喧囂、恬靜怡然的田園風光;還可以站在山丘之巔俯看三江匯流之景,感受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磅礴氣勢;或者泡一泡那取自地下270米中生代錢塘江古河道的礦井溫泉,既養身,又美容;再住一住採用地熱、風力、太陽能等新興節能技術將舊農舍改建成全木結構而打造的“會呼吸的房子”;又或者可以體會一下在河塘邊吹著微風、看著美景垂釣的悠閒與放鬆。

蔬菜基地

黃橋村蔬菜基地,占地面積750畝,建於2005年,共投入資金3500萬元。經過三年的努力,基地已列為上海市標準化蔬菜示範基地,又是上海市無公害的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種植品種主要是以綠葉菜為主兼種一些茄果類的品種,常年有本鎮80多個農戶參與種植,勞動報酬在1000元上下。畝產值最高是番茄,畝產值可達萬元以上。又爭取項目,投入200萬元,建立了蔬菜安全監管檢測中心,2007年共檢測蔬菜樣品36000隻,無發現農藥超標,為市民提供放心菜,同時又建立了產地監管中心,用電子觸控螢幕監管種植。現在只要你走進監管室,從觸控螢幕對接,可以看到菜地的每個角落和種植品種。如果你想看到23號棚,你就知道該棚種的是什麼品種、什麼時間定植、用肥用藥數量和日期、預見收穫期等,可以一目了然。
市委書記俞正聲來松調研市委書記俞正聲來松調研
為了抓好銷售,又投入150萬元,建立農產品保險庫。成立了上海松江泖淨農產品行銷公司。建立包裝整理車間,近階段行銷二旺。有的產品已直銷大學城,有的產品進入超市,已設計高檔次的禮品盒,以滿足各消費階層的需求。行銷公司的成立,為農戶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奠定基礎,為農業增收、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基礎。

家庭農場

黃橋村現有家庭農場4戶(夏根雲130畝、徐雅根170畝、吳道林115畝、張小弟198畝),計613畝,泖港種子場394畝,泖新農場480畝,總計1487畝,主要是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2008年水稻平均畝產1200斤,小麥750斤。
張小弟家庭農場:張小弟,
1965年9月生,泖港鎮范家村人,曾經做過駕駛員、泥瓦工。2005年來到黃橋村承包土地,2007年組建了糧食家庭農場,現承包面積199畝。七年多來,他加強生產管理,精心鑽研農業科技,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實現自己的夢想,多次被評為優秀家庭農場戶。
張小弟的泖興農機合作社張小弟的泖興農機合作社
張小弟本就農民出身,會開拖拉機,又懂農機具維修,種莊稼自然不在話下,是松江機農一體家庭農場之一。為了減少生產成本和減輕勞動強度,他通過有關農技方面書籍資料查看和不斷地探索“實驗”,憑著自己對農業機械的熟悉,在實際生產中不斷地對農業機械加以利用和創新,先後探索發明出水稻田平整機、做岸機和水稻直播機改進等一系列小創新、小發明,通過對農機具革新大大地減少勞動力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經營家庭農場的成本,近幾年降本達到15%以上,同時空餘時間還能幫助其他家庭農場耕作收割,既提高機械耕作效益,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體現了機農結合的高效益。2012年張小弟家庭農場二麥畝產375公斤、水稻畝產580公斤,再加上政府各類補貼,全年種植總收入49.75萬元,總淨收入18.65萬元、畝淨收入937元,比全區平均每畝多收入62元,農機作業淨收入2.5萬元左右,家庭全年淨收入約21.15萬元。
張小弟家庭農場張小弟家庭農場

村莊改造

2007年4月,黃橋村開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努力改善農村面貌。通過開展“五治三通四建三化”工程(五治:集中治理殘牆危房、治柴草亂垛、治垃圾亂倒、治污水亂潑、治畜禽亂跑;三通:通水泥路、通有線電視、通寬頻網;四建:建文化活動中心、建標準衛生室、建平安小區、建鄉村放心超市;三化:綠化、亮化、美化),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孫政才來松考察“三農”工作孫政才來松考察“三農”工作
在新農村建設中,黃橋村共拆除違章建築2989平方,添置村民垃圾筒571隻,配置廢物箱4隻,添置240升垃圾筒72隻,手推車18輛,新(改)建垃圾房4座,新(改)建廁所3座,新建洗衣板571塊,自來水管網改造571戶,電網移位改造6公里。道路硬化7公里、牆面白化10萬多平方、河道石駁岸建設13公里、宅前宅後文明溝、衛生溝建設13公里多等硬體設施,使黃橋村的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面貌得到煥然一新。
整合資源,完善為民、便民、利民服務功能。
黃橋村村民住宅黃橋村村民住宅
加快“三室一店一站”建設,即綜合文體活動室、村民事務代理室、中心衛生室、便民超市商店、為農綜合服務站的建設,使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項社會公共服務。
加強領導,確保新農村建設的長效管理。
成立了長效管理領導小組。由村主任任組長,行政主任人副組長,其它三位村幹部任組員。全面負責檢查長效管理日常工作,做到職位明確,分工有序,並制訂長效管理措施,落實管理網路,組織檢查隊伍,切實做好各項長效管理工作,確保村容村貌整潔衛生。
抓好教育,提高村民整體素質。
開展星級“溫馨家園”創建活動。抓黨員幹部的思想素質提升,提高全體村民的整體素質,在廣大村民中樹立先進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風尚。使村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要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相匹配。同時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養成敬老愛幼、整潔衛生的好習慣。促進新農村建設長效管理健康發展。
完善制度,健全工作機制。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整潔村長效管理一起抓、一起管。重點要抓好“三項制度”即責任對接制度、工作例會制度、職能分工制度。突出工作重點,落實整治措施。重點抓好“查、清、整、建、管”5個字。即整治和清除宅前宅後堆物與河道漂浮垃圾;雞、鴨、鵝的圈養;違章、危棚搭建,保持村貌整潔衛生。加強村容村貌長效和常態管理,注重創建新農村、整潔村長效機制,制訂保潔員責任制,村民組長考核和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等。對保潔員使用聘用契約制,每年一簽,每月一考核,每日一檢查的管理制度,使新農村建設工作真正做到做精做細,高標準、高質量符合新農村建設標準。給村民一個整潔、亮麗、美化的人居環境和溫馨、和諧、美麗的家園。

楹聯沙龍

楹聯歸屬於詩詞,是最精粹的文學形式。楹聯為我國所獨有,與唐詩、京崑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中國文化三絕。因為楹聯根植於人民,“天下無事不能聯”,深受百姓所喜愛。黃橋村除了在現代農業和生態旅遊上樹立特色以外,黃橋村還大力挖掘傳統民俗文化,打造出特色文化村落品牌,在2007年成立了黃橋楹聯沙龍。它將傳承古老民俗與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相結合,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先後開展了“迎奧運抒豪情”楹聯展、“五五普法進農村”法制聯展、“廉政文化進農村”楹聯展等一系列活動,以楹聯文化促進法制、宣傳建設,推動了村裡的鄉風文明。
黃橋楹聯沙龍黃橋楹聯沙龍

生態旅遊

黃橋村重點發展特色規模農業、生態休閒農業旅遊服務業。黃橋村是一個典型的江南農村,稻田金浪翻湧,溪水清澈見底,站在村邊的山丘頂上,便可俯瞰園泄涇、斜塘江和橫潦涇(黃浦江上游)三江匯流的美景,浦江源溫泉農莊的溫泉自地下270米錢塘江古河道中噴涌而出,吸引了城裡人來泡溫泉、當農夫。
上海浦江源溫泉農莊位於黃橋村內,北臨黃浦江,西靠黃橋公路,東近G1501高速公路,周邊主要有“同三”高速公路,滬杭高速公路、320國道及滬青平高速公路,到達上海浦東機場、虹橋機場極為方便。農莊距上海市中心約50公里,從上海市區自駕車40分鐘即可到達。農莊的熱帶雨林溫泉大棚占地2600平方米,映入眼帘的不僅是美麗的熱帶景觀,更可以下水體驗礦泉水對人體的益處,激發人體的活力,擁有健康的人生。澄淨的礦泉在熱帶雨林中環流,在奇石與熱帶植物的環抱下形成了12個獨立的小池,可供遊客進行溫泉體驗。溫泉池設定有水循環過濾淨化系統、循環再加熱系統、河水水源熱泵供熱製冷系統,實現了健康節能的環保理念。礦泉開採自地下第四層含水層,該含水層水量充沛、穩定,並含有鍶、偏矽酸、鈣、鈉、鎂、鉀、矽、鐵等多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
浦江源溫泉農莊擁有400餘畝黃浦江生態林水源涵養林,是上海目前空氣中含有負離子最多的地方。人造林中有上海各屆市民踴躍種植、精心呵護的近十萬株各類植物。更有農莊最新引進,採用現代最新科學栽培技術種植的2千餘株古樹:其中各類名貴品種桂花樹400餘株,每到金秋,花香襲人、空氣都變甜了;還有大香樟、老槐樹,構成了樹的迷宮,當我們劃著名小舟在樹林裡穿行的時候,您一定會感激樹林給我們帶來這么美好的享受!我們還請來了一顆直徑2.2米的香樟爺爺樹,也成功抽枝成活。不久,巨樹環抱我們的接待中心,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們農莊的“風水樹”。

地圖信息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黃橋公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