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禪宗祖師

黃梅禪宗祖師傳說(黃梅縣):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曾長期活躍在黃梅地區,有關他們的故事在這裡廣為流傳。 僧璨,出生於公元510年,汴州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人,一說徐州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梅禪宗祖師
  • 所屬地區:湖北·黃崗·黃梅縣
  • 遺產編號:Ⅰ-8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基本信息,詳細介紹,相關歷史,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

黃梅禪宗祖師
所屬地區:湖北·黃崗·黃梅縣
文化遺產名稱:黃梅禪宗祖師傳說
遺產編號:Ⅰ-8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黃梅縣
遺產級別:省

詳細介紹

四十多歲時,僧璨全身瘡疾。在河南光福寺,僧璨拜謁二祖慧可,說:“弟子身纏風恙,求和尚為我懺罪。”慧可說:“把你的罪對我說說,我來為你懺悔。”僧璨想了片刻:“我實在說不出我的罪過究竟在什麼地方。”慧可說:“我已為你懺過罪了。你最好要皈依佛法,出家僧住。”僧璨說:“今日見到和尚,已知自己是一個僧人了,但還不知何謂佛法。”慧可說:“是心即是佛,是心即是法,法佛本無二,僧寶也是這個道理。”僧璨徹悟,對慧可說:“今日始知人的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在於其心,佛法也是如此。”慧可聞言,心中十分器重,當即為他剃髮,連說:“是吾寶也!”取名僧璨。從此以後,僧璨的瘡疾漸愈。兩年後,慧可對僧璨說:“往昔菩提達摩自竺乾東來,以正法眼藏並信衣密付於我,我今授受於你,你要好好護持,無令斷絕。”慧可將衣法交僧璨後,又對僧璨說:“你受衣法後,宜處深山,不可行化,因有國難。”僧璨說:“師既已預知,願師明示。”慧可說:“不是我能預知,而是達摩祖師的《般若多羅懸記》中的‘心中雖吉外頭凶’這句偈語就要應驗。我校算了一下年代,這場災難正好應在你的身上。你要謹思前輩祖師的誨訓,千萬不要罹此世難。”果然幾年以後,武帝宇文邕滅佛,僧璨遵從師囑,隻身南徙隱於舒州皖公山(今安徽省天柱山風景名勝區),往來於司空山(今安徽省岳西縣境)與皖公山之間,居住無常,隱姓埋名,行化山野,前後10餘年,竟無人知曉。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年),才正式駐錫山谷寺,公開傳經布法,教化四眾。他在隱居天柱山期間,常在這座崖下面壁,因此,這座崖被稱為“達摩崖”。崖上的大石上刻有“解縛”兩個大字,就是當年四祖道信求三祖僧璨給他“解縛”的地方。隋開皇十二年(592年),13歲的沙彌道信來山谷寺拜謁三祖僧璨,當時僧璨正在洞裡參禪。道信說:“求大和尚為我解縛。”三祖問他:“誰縛你了?”道信回答:“沒有人縛我。”三祖說:“我已經給你解了縛。”道信聞言大悟。從此,在三祖身邊侍奉九載。601年,三祖傳衣法給道信,成為中國禪宗四祖。

相關歷史

中國佛教禪宗,由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傳入。達摩居嵩山少林,謂之祖師。神光在達摩洞前求師大法,斷臂立雪,達摩傳之衣法,取名慧可,為禪宗二祖。僧璨、道信是禪宗的三祖、四祖,四祖道場在黃梅。禪宗五祖弘忍居黃梅東山,教眾雲集,史稱“東山法門”。慧能來自廣東,密受弘忍衣法南歸,為禪宗六祖,開創“頓悟”宗風。從此,禪宗興盛於世,遍布全國,遠及海外。我們從禪宗發展史上可以看出,僧璨承上啟下,受命於危難之際,為傳承禪宗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還創新了禪宗“以心相傳,不立文字”的規制,以其畢生心得終成《信心銘》,奠定了中國禪宗的理論基礎。僧璨在這裡開山建寺,傳承衣法,著述《信心銘》,因此,三祖寺的地位和影響也非常顯著。在我們皖西南這一帶,天柱山、司空山、黃梅東山,構成了禪宗“金三角”地帶。三祖寺是最具影響的禪宗聖地,受到歷代帝王的封賜,是海內外信眾的朝聖之地。[1]<SCRIPT

物質文化遺產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湖北省黃梅縣申報的“禪宗祖師傳說”,入選民間文學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