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蠑螈目,小鯢科。分布在四川(南川)、貴州(綏陽)、湖北(利川)、湖南(桑植)等。成鯢以水棲為主。主要捕食毛翅目等水生昆蟲幼蟲及金龜子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斑擬小鯢
- 拉丁學名:Pseudohynobius flavomaculatus
- 別稱:娃娃魚,小娃娃魚
- 二名法:Yellow-spotted Salamander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兩棲綱
- 目:蠑螈目
- 科:小鯢科
- 屬:擬小鯢屬
- 分布區域:四川(南川)、貴州(綏陽)、湖北(利川)、湖南(桑植)等
- 保護級別:易危(VU),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物學資料,種群分布,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全長158毫米—189毫米,雌鯢138毫米—180毫米。頭較扁平呈卵圓形,頭長大於頭寬;無唇褶,犁骨齒列較長呈ˇ形,每側有齒12—17枚,有前頜鹵。皮膚光滑,有肋溝11—12條;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遇或略重疊,指4,趾5。繁殖季節雄性頭體及四肢背面有白刺。尾與頭體長几相等或略短,尾鰭褶較明顯。背面紫褐色,有不規則的黃斑,腹面色淺。
雄鯢全長158~189 mm,雌鯢全長138~180 mm,雄、雌鯢尾長分別為頭體長的88%和79%左右。頭較扁平呈卵圓形,頭長大於頭寬; 吻端鈍圓,無唇褶; 有前頜囟, 犁骨齒列呈 “” 形, 每側有齒 12~17枚。軀幹近圓柱狀而背腹略扁; 尾鰭褶低平,末端多鈍圓。皮膚光滑,眼後至頸褶有一條細縱溝,頭頂中部有 “∨” 形隆起; 背中央脊溝較顯著; 肋溝11~12條; 頭體腹面光滑,頸褶明顯。前肢較後肢略細,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遇或略重疊; 掌、跖部無黑色角質層,前足4個指,後足5個趾。背面紫褐色,有不規則的黃色斑或棕黃色斑,斑塊的大小、多少和形狀變異較大,一般頭部的斑較小,背部的大,尾後段的斑較少或無; 體腹面為淺紫褐色。繁殖季節雄性頭體及四肢背面有白刺; 肛孔呈“↑” 形,其前緣有一個淺色乳突。卵的直徑5.5 mm,動物極淺灰色,植物極淺黃色。幼鯢背面淺棕黃色,上唇具唇褶; 有3對羽狀外鰓; 尾背鰭褶起於體背中部。
生活習性
棲息地在海拔1700米—1845米的高山區。山上灌叢和雜草繁茂,水源豐富。成鯢營陸地生活,常棲於箭竹和灌叢根部的苔蘚下貨土洞中。繁殖季節在4月中旬,產卵在泉水洞內霍小溪邊有樹根的泥窩內,雌鯢產出卵鞘袋1對,共有卵33—49粒,每條有卵16—26粒;幼體需1.5—2年才能完成變態。成鯢以昆蟲等小動物為食,在水內捕食蝦類等。
生物學資料
該鯢生活于海拔1 158~2 165 m的山區,山上灌叢和雜草繁茂,水源豐富。成鯢營陸地生活,白天常棲於箭竹和灌叢根部的苔蘚下或土洞中。成鯢夜間覓食蝦類,昆蟲及其幼蟲等小動物。繁殖季節在4月中旬,此期雌、雄成鯢到流溪內交配,卵產在泉水洞內或小溪邊有樹根的泥窩內。雌鯢產出卵袋一對,卵袋長140~270 mm,直徑10~14 mm,呈螺旋狀; 卵粒交錯排列在袋內,每條袋內有卵16~26粒,一尾雌鯢產卵33~49粒。幼體需1.5~2年才能完成變態。
種群分布
分布在四川(南川)、貴州(綏陽)、湖北(利川)、湖南(桑植)等。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