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黃帝陰符經》又稱《
陰符經》。
李筌分為“神仙抱一之道”、“富國安民之法”、“強兵戰勝之術”,全書以隱喻論述養生,愚者不察,謂兵法權謀等說或謂蘇秦之“太公陰符之謀”皆離旨甚遠。如《純陽演正孚佑帝君既濟真經》,通篇全部以軍事術語寫成,不知者初見會認定是一篇
兵書。
《黃帝陰符經》與《混元陽符經》相配,論涉養生要旨、氣功、八卦、天文曆法等方面。關於成書有人說黃帝,有人說是戰國時的蘇秦,近代學者多認為其成書於南北朝。作為一部高度精煉的道教經書,《黃帝陰符經》正如其他許多具有理性精神之道教學者所撰之作品一樣,不是簡單因襲易學義理派的言辭,而是運用其義理思維,以《易》通《老》,演述“神仙抱一之道”、“富國安人之法”、“強兵戰勝之術”,全書以隱喻論述養生,愚者不查謂兵法權謀等說或謂蘇秦之“太公陰符之謀”皆離旨甚遠。如道教《純陽演正孚佑帝君既濟真經》,通篇全部以軍事術語寫成,不知者初見會認定是一篇兵書。因此李筌、張果老、
朱熹等人曾先後為《陰符經》作注。朱熹雖然認為其偽但認為“非深於道者不能作”。
《陰符經》舊題黃帝撰,所以也叫做《黃帝陰符經》。因而有題稱
伊尹、
太公、
范蠡、
鬼谷子、
張良、
諸葛亮等註解。這一說,最不合理。宋黃庭堅說:“《陰符經》出於唐李筌。熟讀其文,知非黃帝書也”,“又妄托子房、孔明諸賢訓注,尤可笑。惜不經柳子厚一掊擊也”①。好事者說黃帝撰經,並且假託太公、張良等作注,這些都是顯明的依託古人說法,不可置信。自唐李筌為《陰符經》作注,以後累朝均不乏好事者步其後塵,迨至晚清,《陰符經》註解本已不下百餘種,今僅存於明《
正統道藏》的便有二十四種。註解雖多,但眾說紛紜,見解蕪雜。
作者
《陰符經》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共有四種說法:第一種觀點認為是黃帝所撰,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等注。第二種觀點認為是北魏寇謙之所作,其根據是因為杜光庭《神仙感遇傳》謂此書是“上清道士寇謙之藏諸名山”。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唐代中期的李荃所作,持這種觀點的有宋代的黃庭堅、朱熹等。第四種觀點認為是南北朝時一位“深於道者”所作。
朱熹在《
陰符經考異序》引:“
邵子曰:《陰符經》七國時書也。伊川
程子曰:《陰符經》何時書 ?非商末則周末。“但是朱熹並不同意他們的說法,宋朱熹《陰符經考異》中說:
"《
陰符經》三百言,李筌得於石室中,雲寇謙之所藏,出於黃帝。河南邵氏以為戰國時書,程子以為非商末即周末。世數久遠,不得而詳言。以文字氣象言之,必非古書,然非深於道者不能作也。 ……或曰此書即筌之所為,得於石室者偽也。其詞支而晦,故人各得以其所見為說耳。筌本非深於道者也。是果然欲?吾不得而知也。"
《道藏》中收錄的《黃帝陰符經疏序》詞上有差異,即言“魏真君”而不言的記載與此基本相同,只是在個別字“大魏真君”。《陰符經》全稱《黃帝陰符經》,古以為出自黃帝之手,此當屬託名。不過,其說卻自有來歷。宋代以來學者,始對此書之作者及產生年代提出質疑,但意見頗不一致。宋人黃庭堅《
山谷題跋》及朱熹《
陰符經考異》以為此書是李筌假託黃帝名自造;清人姚際恆、全祖望等學者認為此書乃魏寇謙之偽托;今人余嘉錫及王明先生均對此有考辨。
余氏《
四庫提要辨證》指出:“昔晉哀帝興寧二年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嶽魏夫人下降,授弟子楊羲以《上清真經》,使作隸字寫出,以傳句容許謐並第(弟)三息許翔,事見《真誥·運題象》。於時所出道經甚多,《
黃庭經》即出於是時,……其後杜京產將諸經書往剡南,吾疑《陰符經》即為此輩所作。以其有強兵戰勝之術,故京產弟子孫恩遂因之以作亂。”杜京產為魏晉時人,余氏以為此書為魏晉人杜京產所作。王明先生認為:《陰符經》的一個重要思想“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不見於古籍,最早出自《列子·天瑞篇》。
王氏引述了《列子》書多條行文來證實《陰符經》之思想來源出自《列子》,又據一些學者關於《列子》屬“偽書”的觀點,認定《陰符經》當出南北朝時道門中人或當時隱者之手。雖然《陰符經》之思想來源出自《列子》是無疑的,但近年來許多學者對《列子》一書之年代重新進行考證,如許抗生先生所作《列子考辨》,根據先秦與兩漢不少典籍引用《列子》文句的事實,認為《列子》當屬戰國時代之作品,但在許多地方經過後人增改。⑧《列子》為早期黃老道家典籍。如此一來,則《陰符經》之出世年代是否屬於南北朝則尚待進一步研究。
註解及雜著
《黃帝陰符經》在宋鄭樵《
通志》上所載書目共有39種之多,明《
正統道藏》所收的成書也不下20種,後之學者縱然把這些註解都閱遍了,恐怕仍舊不能明白《黃帝陰符經》是怎么一回事。《戰國策》言:蘇秦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讀之”;而《史記·蘇秦傳》則言: “得周書陰符,伏而讀之”。西漢國家藏書目錄《漢書·藝文志》道家類曾有著錄曰:“《
太公》237篇,《謀》81篇,《言》71篇,《兵》85篇。”班固注“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清沈欽韓說:《謀》者即太公之《陰謀》,《言》者即太公之《
金匱》,《兵》者即《太公兵法》,蘇秦曾得《太公謀》八十一篇,從中悟出縱橫術。至於《道藏》中現存之《黃帝陰符經》,很容易看出它是專門修煉家言,與兵家無涉,凡以兵家的權謀術數作注者皆文不對題,其間亦有不談兵而泛論國家政治及人事得失者,都與《黃帝陰符經》的宗旨相去甚遠。宋儒朱熹雖不識《黃帝陰符經》作用,但也有幾句好評的。
《黃帝陰符經》原文有300餘字的,也有400餘字的,何種版本為可靠?已無從斷定。所幸其中要緊的話在各種版本上都一致保存,大體尚無妨礙。惟註解總嫌蕪雜,閱之徒亂人意。有些地方,經文並不難懂,如果看了註解以後,再和經文兩相對照,就覺得滿紙都是荊棘。不知它在那裡說什麼話?即如經文“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本意是說正派人得到這個法子,能夠使自己身體堅固;邪派人得到這個法子,反而輕易促短自己的壽命。有些版本把“固躬”改作“固窮”,或許因為《論語》有“君子固窮”之說,遂妄改之,但不思與上文“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三句怎樣可以連在一起?“盜機”的作用和“固窮”的品格究竟有什麼相干?又如經文“天人合發。’’一句,本是修煉家的專門術語,注家不得其解,把它改作“天人合德”,一字之差,竟至點金成鐵。而且“天人合發”的“發”字是根據上文“
天發殺機、人發殺機”兩句而來,若把“發”字改為“德”字,試問有何根據?又如“天發殺機,龍蛇起陸”,原文只有兩句,後來各種版本把兩句改成四句,而改法又不相同:(1)“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2)“天發殺機,龍蛇起陸,地發殺機,星辰隕伏”。(3)“天發殺機,星辰隕伏;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他們所添改的四句都不及原來的兩句好,反而覺得累贅。原文是“天”與“人”相對待,不需要把“地”排列進去;他們把“天、地、人”三才並列,遂失卻原文的意旨。原文“龍蛇起陸”是隱語,不是真有這件事,而他們當真地認為龍蛇在地下潛藏不住,都跑到地面上來了,因此就憑自己的理想,加入“地發殺機”一句;又因‘‘天發殺機’’沒有下文,變成孤立的句子,於是再用“星辰隕伏”或“移星易宿,,以補足原文語氣,讀者更莫名其妙。又如經文‘‘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而李筌的注本上則多了兩個‘‘不’’字,作“天下莫不能見,莫不能知”,這是顯然的錯誤,但李筌並未加以校正,而且將錯就錯的曲為之說,原來是很容易懂的話,競弄得非常難懂,所以後人讀《黃帝陰符經》,最好不要看各家註解。
內容
關於《陰符經》又稱《黃帝陰符經》。經文很短,共有400餘字;但據一般說,從“觀天之道”起,至“我以時物文理哲”為止,是它的原文,僅300餘字,所以《悟真篇》云:“陰符寶字逾三百。”自“我以時物文理哲”以下100餘字,說是後人增補,但這一段文字,是宋代以來即已經有了的,如朱熹在注《陰符經》時,即非常讚賞其中的“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幾句話,他說:“四句說得極妙”。又說:“浸字下得最好”。也有人說:這一段最早見於柳公權書《
陰符》(《宣和書譜》有唐柳公權書《陰符經》),如《黃帝陰符經註解》引高氏《緯略》說:“蔡端明云:柳書《陰符經》之最精者,善藏筆鋒”。那么,應當更早了。至於它究竟是多少字?因為各家傳本不同,我們也不能肯定。
它的內容,各家看法並不一致,懸殊很大。有的認為它是談道家修養方法的書,但其中又有談“道”和談“丹”之分;有的認為它是縱橫家的書,所談都是權謀術數;也有人認為它是兵家的書。比較來說,以第一種看法為多,因為在《陰符經》上篇中是很清楚地說出“知之修煉是謂聖人”。可見它的宗旨所在,是說道家的修養方法,主要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並認為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也就是掌握了長生久視的自主之權。宋代的學者,像周敦頤、程頤、程顥、朱熹他們都很喜歡《陰符經》,對這一部書十分推重。但當時也有一些學者則不同意他們的看法,如黃震說:“經以符言.既異矣;符以陰言,尤異矣”。又說它“言用兵而不能明其所以用兵,言修煉而不能明其所以修煉,言鬼神而不能明其所以鬼神,蓋異端之士掇拾異說而本無所定見者,此其所以為陰符歟!”
成書背景
《陰符經》傳說是軒轅黃帝所寫,但實質上不可能,有人說處於先秦,最早給它寫注的李筌說是寇謙之所傳並藏之於名山,這些都是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是北朝的人所寫,而且最初與道教無關。事實在唐代,《陰符經》沒有受到主流道教的關注,雖然李筌之後,張果也曾經作注,柳公權有《陰符經》的書法作品,但直到唐末五代杜光庭注《陰符經》,這部經才算正式被道教吸納,因為它不是由道教內的人寫的,那么被道教接受就需要一個過程。但是之後,內丹學和宋明理學都比較看重這部經,甚至認為這部經可以跟《老子》相比,所以後來《陰符經》地位比較高。
版本
《廣漢魏叢書》本
原文
原文:“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譯文:“看上天運行的軌跡,做上天賦予的使命,(萬事萬物的奧妙)就盡了。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看見的人會昌盛。五行在心中體會,施行合天的行動。這樣,宇宙雖大,仍在一掌之中(天地都來一掌中),千變萬化,不出一身之外(人身為一小天地)。”
原文:“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譯文:“上天之性是人的根本,人心卻是詐偽。所以要以上天之道來定人心。”
原文:“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譯文:“上天若出現五行相剋,就會使星宿移位;大地若出現五行相剋,就會使龍蛇飛騰;人體內若出現五行相剋,就能使小天地顛倒。倘若人能順應自然而同時發生五行相剋,就能使各種變化穩定下來。”
原文:“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譯文:“人性雖有巧有拙,卻可以隱藏起來。九竅是否沾惹外邪,關鍵在於耳、目、口三竅之動靜。三竅動則猶如木頭著火,災禍發生必被攻克;如x有奸邪,時間一到必致潰亡。懂得如此修煉,稱為聖人。”
原文:“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譯文:“生死循環,道的理論。”
原文:“ 天地,萬物之道;萬物,人之道;人,萬物之道。三道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 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道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譯文:“萬物順應天地之規律而自然生長;人利用萬物而富足;萬物依靠人而昌盛。只要天地、萬物與人之間各得其宜,那么它們就會安定下來。所以說:休養要遵循時令,身體才會得到調理;行動要把握時機,萬物才會變得安定。人們只懂得“盜”的神妙莫測而以為神(世人只知偷盜不被查覺,謂之‘神’),卻不知“盜”不神妙莫測才是最神妙莫測的(卻不知順天地、萬物之規律而公開盜之,方為‘神’)。要知道,太陽與月亮各有規律,大與小都有定規,只有懂得這些道理,才會有大功產生,才會有神明護佑。這些“盜”的機巧是天下之人所不能見、所不能知的。有悟性的人得到它,就會躬行(能順應自然);無悟性的人得到它,卻會喪命(因違法偷盜)。”
原文:“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譯文:“眼盲者善長聽,耳聾者善長看。(因此,如果能)斷絕或助利其一(或眼或耳),就會增強十倍之能力;如果能每天斷絕耳、目、口(勿聽、勿視、勿言),就會增強萬倍之能力。心因萬物而躁生,因萬物而寂滅,關鍵在於眼。(要知道,)上天不施恩德(無聲無言),(因)而能產生大恩德;(而)響雷暴風(指外物)只會使萬物發生騷動。”
原文:“至樂性余,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
譯文:“至樂在於知足,至靜在於無私。上天因無恩而至私,故能大恩而至公(施惠於萬物)。統攝的法式在於調和其氣。”
原文:“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譯文:“生為死之根源,死為生之根源。利因害而生,害亦因利而生。”
原文:“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期聖,我以不奇期聖。故曰: 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譯文:“愚昧之人常以懂得天地之準則為智慧,我卻以遵循時令、洞悉外物為聰明;俗人以欺詐為智慧,我卻不以欺詐為聰明;俗人以奇異為智慧,我卻不以奇異為聰明。所以說:(以欺詐與奇異行事,)如水入火,自取滅亡。”
原文:“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譯文:“自然之道為靜,所以能生天地萬物。天地的運行遵循自然,所以能使陰陽相勝。陰陽相勝相生,則變化和諧。”
原文:“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譯文:“所以,聖人懂得自然之道不可違背,因而制訂了各種法則。然而,至靜之道是樂律和曆法所不能契合的。於是就有了奇妙的《易》,它產生了各種象徵,是以八種卦象為本,並貫以六十甲子,來演化種種玄機的。這樣一來,陰陽循環相生也就能很清楚地蘊涵於各種象徵之中了。”(最後這幾段是宋明理學家或內丹家所加,意在尊孔易(周易)貶老道(歸藏))
歷代評價
唐 李筌《黃帝陰符經疏序》:“少室山達觀子李筌,好神仙之道,常歷名山,博採方術。至嵩山虎口岩石壁中,得陰符本,絹素書,朱漆軸,以絳繒緘之,封云:“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謙之藏諸名山,用傳同好。”其本糜爛,應手灰滅。筌略抄記,雖誦在口,竟不能曉其義理。因入秦,至驪山下,逢一老母,髽髻當頂,余發倒垂,敝衣扶杖路旁。見遺火燒樹,自語曰:“火生於木,禍發必克。” 筌驚而問之曰:“此是《黃帝陰符》上文,母何得而言?” 母曰:“吾受此符三元六甲周甲子矣。謹按《太一遁甲經》云: ‘一元六十歲行一甲子;三元行一百八十歲,三甲子為一周;六周積算,一千八十歲。’年少從何而知?” 筌稽首再拜,具告得處。母笑曰:“年少顴頰貫於生門,命輪齊於月角,血腦未減,心影不偏,性賢而好法,神勇而樂智,是吾弟子也。然五十六年當有大厄。”因出丹書符,冠杖端,刺筌口,令跪而吞之,曰:“天地相保。” 乃坐樹下,說《陰符》玄義。言竟,誡筌曰:“《黃帝陰符》三百言,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術。參演其三,混而為一,聖賢智愚,各量其分,得而學之矣。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國安民之法,下有強兵戰勝之術。聖人學之得其道,賢人學之得其法,智人學之得其術,小人學之受其殃。識分不同也。皆內出於天機,外合於人事,若巨海之朝百穀,止水之含萬象。其機張,包宇宙,括九夷,不足以為大;其機彌,隱微塵,納芥子,不足以為小。觀其精微,《黃庭》八景不足以為學;察其至要,經傳子史不足以為文;任其巧智,孫吳韓白不足以為奇。是以動植之性,成敗之數,死生之理,無非機者,一名《黃帝天機之書》。九竅四肢不具,慳貪、愚痴、風癇、狂誑者,並不得聞。如傳同好,必清齋三日,不擇卑幼,但有本者為師,不得以富貴為重、貧賤為輕,違者奪二十紀。
《河圖》、《洛書》云:‘黃帝曰:聖人生,天帝賜算三萬六千七百二十紀,主一歲。若有過,司命輒奪算,算盡奪紀,紀盡則身死;有功德,司命輒與算,算得與紀,紀得則身不死,長生矣。’每年七月七日寫一卷,藏諸名山岩石間,得算一千二百。本命日誦七遍,令人多智慧,益心機,去邪魅,銷災害,出三屍,下九蟲。所以聖人藏之金匱,不妄傳也。” 母語畢,日已晡矣。曰:“吾有麥飯,相與為食。”因袖中出一瓠,令筌取水。筌往谷中盛水,其瓠忽重,可百餘斤,力不能制,便沉於泉,隨覓不得,久而卻來,已失母所在,唯留麥飯一升。筌悲泣號訴,至夕不復見。筌乃食麥飯而歸,漸覺不飢,至令能數日不食,亦能一日數食,氣力自倍。筌所注《陰符》,並依驪山母所說,非筌自能。後來同好,敬爾天機,無妄傳也。”
宋蹇昌辰《
陰符經解》序:“……黃帝始祖,道家者流。欲廣真風,得玄女三百餘言,復系以一百餘字,綜合萬化之機,權統群靈之妙,藏微隱妙,賅天括地,其經簡,其意深,理歸於自得者也。”
宋任照《黃帝陰符經註解》序:“陰者暗也,符者合也。故天道顯而彰乎大理,人道通乎妙而不知,是以黃帝修《陰符經》以明道,與人道有暗合大理之妙,故謂之陰符焉。”
宋袁淑真《黃帝陰符經集解》序:“黃帝智窮恍惚,思極杳冥,辨天人合變之機,演陰陽動靜之妙。經云:‘知之修煉,謂之聖人。’所以黃帝得之以登雲天,信其明矣。黃帝闡弘道義,務救世人,誠恐後來昧於修習,乃集其要三百餘言,洞啟真源,傳示於世。”
宋
黃庭堅:“《陰符經》出於唐李筌。熟讀其文,知非黃帝書也”,“又妄托子房、孔明諸賢訓注,尤可笑。惜不經柳子厚一掊擊也”①。
宋伊川程子《陰符經考異》:“《陰符經》何時書 ?非商末則周末。
”宋邵子(邵雍)《
陰符經考異》:“《陰符經》七國時書也。”
宋朱熹《
陰符經考異》:"《陰符經》三百言,李筌得於石室中,雲寇謙之所藏,出於黃帝。河南邵氏以為戰國時書,程子以為非商末即周末。世數久遠,不得而詳言。以文字氣象言之,必非古書,然非深於道者不能作也。 ……或曰此書即筌之所為,得於石室者偽也。其詞支而晦,故人各得以其所見為說耳。筌本非深於道者也。是果然欲?吾不得而知也。"
宋黃震《黃氏日鈔》:“經以符言.既異矣;符以陰言,尤異矣”,“言用兵而不能明其所以用兵,言修煉而不能明其所以修煉,言鬼神而不能明其所以鬼神,蓋異端之士掇拾異說而本無所定見者,此其所以為陰符歟!”
宋晁公武《
郡齋讀書志 ·陰符經一卷》:右唐少室山布衣李筌云:《陰符經》者,黃帝之書。或曰受之於廣成子或曰受之玄女。或曰黃帝與風后玉女論陰陽六甲,退而自著其書。
孟綽然《黃帝陰符經注》序:“《陰符經》三百字,言簡而意詳,文深而事備,天地生殺之機,陰陽造化之理,妙用真功,包涵總括盡在其中也。昔軒轅黃帝,萬機之暇,淵默沖虛,獲遇真經,就崆峒山而問天真皇人廣成子先生,得其真趣,勤而行之。一旦鼎湖,乘火龍而登天。斯文遂傳於後世也。”
王道淵《黃帝陰符經夾頌解注》序: “陰符之所以作也,昔黃帝慕道心切,故往崆峒山拜廣成子而問至道,授以返還長生之訣,復於峨眉山又拜天真皇人。”
明胡應麟《筆叢·四部正偽》:……楊用修直云:筌作非也。或以唐永徽初褚遂良嘗寫一百本,今墨跡尚存。夫曰:遂良書則既盛行當世,筌何得托於軒轅?意世無傳本,遂良奉敕錄於秘書,人不恆靚也。余按《國策》,蘇秦於諸侯不遂,因讀陰符至刺股,則此書自戰國以前有之,而《漢書藝文志》不載,蓋毀於兵火。故《隋志》有《太公陰符鈐錄》一卷,又《周書陰符》九卷,未知孰是,當居一於斯。或疑季子所攻必權術,而《陰符》兼養生。夫《陰符》實兵家之祖,非養生可概也。此書固匪黃帝,亦匪太公,其為蘇子所讀則瞭然。
清姚際恆《古今偽書考 ·陰符經》:此書言虛無之道,言修煉之術,以 “氣”作“炁”,乃道家書,必寇謙之所作而筌得之耳。其雲得於石壁中,則妄也。……或謂即筌所為,亦非也,褚遂良書之以傳於世。
清黃雲眉《古今偽書考補證 ·陰符經》:……此亂世之書也,奈何欲上污古聖也哉! 《史記》:“蘇秦得《周書陰符》而讀之。” 《
索隱》引《
戰國策》謂:“《
太公陰符》之謀。”則《陰符》或即《
太公兵法》?然《風后握奇經》傳有呂尚增字本,此《陰符經》義殊不類,而以為出於黃帝,殆所謂無稽之言也。(《此君園文集》卷二十五)眉按: ……楊慎謂:“《陰符經》蓋出後漢末。唐人文章引用者,惟吳武陵《上韓舍人行軍書》有“禽之制在氣”一語;梁肅《受命寶賦》有“天人合發,區宇樂推”一語;馮用之《權論》、《
機論》兩引用之。此外絕無及之者。”(《升庵全集》卷四十六)可知唐人見此書者極少,而慎猶疑為漢末人作,何也。
清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道家類·陰符經解一卷》: “案《隋書 ·經籍志》,有《太公陰符鈐錄》,又《周書陰符》九卷,皆不雲黃帝。《
集仙傳》始稱唐李筌於虎口岩石室得此書。題曰:“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道士寇謙之藏之名山,用傳同好。”已糜爛。筌抄讀數千篇,竟不露其意,後於驪山遇老母,乃傳授微旨,為之作注。其說怪誕不足信。胡應麟《筆叢》,乃謂蘇秦所讀即此書,故其書非偽,而托於黃帝,則李筌之偽。考《戰國策》載,蘇秦發篋得《太公陰符》具有明文。又歷代史志,皆以《周書陰符》著錄兵家,而《黃帝陰符》入道家,亦足為判然兩書之證。應麟假借牽合,殊為未確。嘉錫案: ……昔晉哀帝興寧二年,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嶽魏夫人下降,授弟子楊羲以上清真經,使作隸寫出,以傳句容許謐並第三息許擁,事見《真誥·運題象》,於時所出道經甚多,《黃庭經》即出於是時。……其後杜京產將諸經書往剡南,吾疑《陰符經》即為此輩所作。以其有強兵戰勝之術,故京產弟子孫恩,遂因之以作亂。”
清梁啓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 ·陰符經》:“……清眺際恆曰:“必寇謙之所作,而筌得之耳。”……王謨“《陰符》是太公書兵法,以為黃帝書固謬。余則謂其文簡潔,不似唐人文字,姚、王所言甚是。特亦未必太公或寇謙之所作,置之戰國末,與《
繫辭》、《
老子》同時可耳。蓋其思想與二書相近也。”
清楊文會《陰符經發隱》曰:“隱微難見,故名為陰;妙合大道,名之為符。經者,萬古之常法也,後人撰述如緯。”略補註:黃者中央之色,帝者晦明之先,中以統五行,帝以先萬物,調合萬有,誠乎中庸也。
歷代名流學者,根據著作與歷史條件,內容與風格,站在學術研究立場上分析此書,認為有成於周初、春秋戰國或漢晉等朝代的黃老學派之手,判斷各異。